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明末草头王 > 第六十八章人心

第六十八章人心

推荐阅读: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太古神尊裂天空骑绝色毒医王妃邪王嗜宠:鬼医狂妃叩问仙道我在凡人科学修仙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女总裁的全能兵王九星神龙诀


        刘老爷被刘易说服了,点了点头。
他承认自己儿子说的对,是他糊涂了,没有昭武军的话,刘家算个屁啊!
“既然战事停止了,那毛纺工坊也就该继续投入了,这其中的利润很大。”
“有了这些,我刘家不会再缺钱!”
刘老爷说道,说起毛纺,刘老爷心中就是一片火热。
这可是一个丝毫不差于棉纺的大市场啊,更重要的是,羊毛的成本还很低,可以说几乎没有。
万恶的封建资本家刘老爷动心了!
“父亲,这些年北方的天灾或许不会断,粮食肯定会大幅度减产。”
“我听说福建一代有人从海外运来了新的农作物,唤做番薯,玉蜀黍,土豆,父亲在江南时候留意着些。”
“这些农作物都比较适合北方的天气气候,还抗旱高产,父亲多搜罗些种子回来!”
刘易开口说道。
其实这个时候,玉米土豆等物已经从新大陆传到大明了,不过是在南方。
那为什么直到满清那水份很大,全靠红薯堆起来的“红薯(康乾)盛世”,才大面积种植呢?
除去刚开始作物有些水土不服之外!
只能说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日本朋友东野圭吾说的不错,世间不可直视之物,除去太阳外,还有人心!
玉米土豆红薯确实高产,能养活不少人!
但是,这和那些掌握话语权的土豪士绅有什么关系呢?要是这些作物真的推广开了,大规模种植的话,岂不是能够养活更多的人了?
那些泥腿子只要饿不死,宁愿卖儿卖女,也不会卖掉田地,这样一来,他们还怎么趁机兼并土地?!
只有饿死的人多了,他们才能趁机占据更多的土地,扩大家产啊!
没有地方地主士绅的推广,新的作物想要推广开来,根本不可能!
普通的穷苦百姓可接触不到这些新的作物!
即使是接触到了,也不敢贸然尝试,万一失败了,一家人是要饿死的。
再说了,现在天灾最频发的河南,大片大片的良田都被用来种植棉花,供应江南的手工业需求了。
要是这些棉花地种上了玉米土豆,江南和本地的那些地主士绅还怎么赚钱养活他们的第十八房小妾?
要知道,粮食的附加价值远没有棉花高!
这要怎么推广?
即使是朝廷,也根本没办法下手!
一个与民争利的大帽子扣下来,皇帝也顶不住!
……
原平县刘家大宅,今日的刘家大宅到处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一盏盏红灯笼挂了起来,窗棂上贴满了喜字。
今日,是刘易接李婉秋过门的日子,虽然只是纳妾,但刘家还是操办的十分热烈。
整个原平县有头有脸的人物,昭武军的诸多高层,甚至是代州知府安茂同也在邀请的行列之中。
今日的原平县十分的热闹!
刘家大宅后院,李婉秋的闺房内。
她的面前正端坐着一个衣着华丽的妇人,妇人面容姣好,浓妆艳抹,但依旧难以掩盖她眼角淡淡的鱼尾纹。
此人正是代州通判李东海的妻子,也就是李婉秋的婶婶。
妇人抱着李婉秋,两人埋头痛哭。
“呜呜呜……”
“我苦命的侄女啊,婶婶以为你已经到了江南,没曾想你竟然落入了贼手,还被强占了身子。”
“当真是命苦啊!”
李婉秋也是小声啜泣。
她是在刘家接到朝廷的招安旨意之后,才和他的族叔联系上的,在此之前消息一只中断,李东海一家以为李婉秋已经安全到了江南。
“婶婶不必伤心,侄女现在过的也不错,不曾缺了吃穿!”
李婉秋柔柔弱弱的说道。
“郎君对我也是极好的,但凡我开口的,他都没有不允的!”
“唉,那是个贼子!虽说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其依旧是个粗鄙武夫啊!我家婉秋本来该嫁一个状元郎,相夫教子,举案齐眉,光耀我李家门楣的。”
妇人声音中满是哀怨的说道。
“一个粗鄙武夫,岂能配得上我家国色天香的侄女!”
“婶婶且宽心吧,今日是我的大日子,不要再哭了!”
李婉秋倒是洒脱,反而安慰起了妇人。
……
正堂中,刘家父子和安茂同已经代州通判李东海都在。
每人面前一只茶杯,茶杯中馨香四溢。
李东海满脸的苦笑。
“唉,我这侄女是个苦命的,我家兄长在京城被陷害入狱,她千里迢迢来投奔我这个叔叔,却不曾想被代王世子看上。”
“无奈出奔,往江南去,却又被青冈山上的山贼劫了,当真是命苦啊!”
“叔父放心,我会好好对婉秋的!”
刘易脸上挂着浅笑说道,态度谦和有礼。
李东海脸上的苦涩越发明显,但还不等他说什么,刘老爷便十分热情的招呼道。
“亲家不必介怀,今日是两个孩子的大日子,岂可闷闷不乐?”
“今日你我便以茶代酒,满饮此杯!”
刘老爷举起茶杯,遥遥对着李东海招呼道。
他也没想到,自己儿子抢回来的一个女子,竟然就是代州通判的侄女,当真是世事无常啊!
两人喝完茶,安茂同开口询问道。
“不知刘兄准备何时去南京上任?”
“三日之后便走!”
刘老爷开口说道。
“到时候原平的事情就靠犬子做主了,麻烦安大人照看一二!”
安茂同笑着说道。
“好说好说!”
“刘千户何时去洪督军中报道?”
安茂同又看着刘易询问道。
刘易笑了笑说道。
“等候洪督传唤!”
他这话说的很敷衍,摆明了不想去洪承畴账下。
要是洪承畴不派人催促,估计他都不准备去!
原因很简单,一是为了保存实力,二则是因为他觉得洪承畴很恶心。
崇祯皇帝对洪承畴是当真不薄,无比的信重,各种殊荣没少过,松锦战败的消息传来,以为他战死殉国,还在北京为其立庙,写诗祭奠。
可结果呢?
他投降了建奴!
投降建奴也就算了,还特么全心全意为建奴做事!
建奴能够成功入主中原,他的功劳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刘易就想问一问,你洪承畴这样做,对得起崇祯皇帝吗?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要是现在的三边总督是孙承宗,刘易绝对二话不说带人就去了,即使是杨嗣昌说不定他刘易也就去了。
但洪承畴……
刘易怕自己忍不住提前弄死这个老王八蛋!
安茂同见此,也不点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
至于说刘易究竟何时去洪承畴帐下听用,关他安茂同何事?
……
三日后,刘老爷和赵氏带着一种随从护卫,浩浩荡荡的往南京而去。
准备走马上任南京礼部,整个原平县全部交给了刘易负责。
赵东,刘管事等人刘老爷一个也没有带走,全部留在了原平,帮助刘易处理各种事务。
整个原平县,全部交到了刘易手上。
刘易对此表现的很是平静,有条不紊的处理各种事务。
大多数都是按照之前刘老爷的安排继续进行,只有少些刘易进行了一些改变。
就比如说田地租种的问题!
现在根据昭武军统计出来的数字,整个原平县拥有田地十三万一千亩。
其中上田两万亩,中田七万亩,剩下的全部都是位于山中的边角下田,或许耕种没问题,但太麻烦了。
这些田地,除去一万余亩是原平百姓所有之外,剩下的全部都归昭武军军政府所有。
这里面,除去刘家原来就有的一部分之外,都是从原平县的诸多地主士绅手中抄家所得的。
从这组数据就可以看出,整个原平县财富有多集中,土地兼并有多严重!
富者阡陌连野,贫者无立锥之地,几乎已经变成了现实!
    喜欢明末草头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末草头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3/33977/204534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3/33977/204534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