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值得借鉴

推荐阅读:从八百开始崛起黜龙反派就很无敌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我真的是反派啊港综世界的警察女总裁的全能兵王史上最强炼气期遮天记左舷


                “大清给‘科尔沁’本部立了右翼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左翼旗、左翼前旗,足以说明‘科尔沁’本部在整个科尔沁人所占的地位,”哲哲似乎沉浸在回忆之,“除此之外,还有郭尔罗斯旗,是华夏的骑兵正在攻打的嫩江(脑温江)的下游。”李自成一愣,“不是说四部吗,那扎赉特、杜尔伯特部呢?”“扎赉特在嫩江的游,杜尔伯特部还在更北的苦寒之地,”哲哲道:“因为太过严寒,所以,牧草不够旺盛,人口更少,大清暂时没有立旗……”“更北?”李自成展开行军地图,让哲哲找到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的大致位置,不觉皱起眉头,扎赉特部应该在后世的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的交界处,而杜尔伯特部还要偏北,明显属于黑龙江省。同为科尔沁,为何要划分在三省?他思索片刻,忽地明白了:满清将科尔沁各部划分为不同的旗,又分属不同的省份,是为了分化各部的力量,让他们很难联合起来。难怪后世的吉林省,向西北延伸至郭尔罗斯旗……满清的做法,值得借鉴!哲哲见李自成沉思不语,遂道:“皇……”李自成笑道:“朕在听着呢,你继续!”“其实,郭尔罗斯、扎赉特、杜尔伯特三部,与科尔沁本部分离的时间久了,奴婢也不太清楚他们的现状……”“那说说科尔沁本部,”李自成道:“先说说左翼旗,孝端太后应该非常熟悉吧?”“奴婢便是出身于左翼旗,”哲哲淡笑:“其实,本部各旗的亲缘,那时非常近,所以,奴婢知道一些。”“……”“大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莽古斯与其弟明安、洪果尔、族兄翁果岱参与讨伐女真人,结果战败被俘,但天命汗以德报怨,释放了他们兄弟,从此以后,科尔沁本部便归顺了大清。”李自成知道,哲哲说起这段历史,定然与当下的情形有关,遂点点头,让她继续说下去。“这兄弟四人,便是科尔沁本部五旗的最新始祖!”“……”哲哲淡淡一笑,道:“莽古斯便是先父,先父有三子:宰桑、敖勒布、索诺木;先父过世后,爵位由奴婢的长兄宰桑继承,宰桑是孝庄太后的父亲,皇应该熟悉孝庄太后吧?”李自成自然熟悉孝庄太后,前世今生,他都熟悉,还曾同帐、同宫、同宿,不过,现在已经赏赐洪承畴了。他对孝庄太后的生父宰桑并没有多少兴趣,倒是对孝端太后、孝庄太后二人感兴趣,不知道这姑侄二人共同侍候皇太极的时候,是不是科尔沁人独霸满清的后宫?哲哲继续道:“奴婢的长兄宰桑去世后,由宰桑的长子吴克善继承了爵位,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立左翼旗,吴克善被大清敕封为‘卓里克图亲王’,世袭罔替,领左翼旗扎萨克!”“现在的左翼旗,吴克善是当家人?”“皇说得是!”“吴克善其人,一向对满清如何?”“崇德帝对吴克善极力拉拢,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四公主雅图曾嫁给了吴克善的之子弼尔塔哈尔,雅图是固伦公主,生母是孝庄太后,可见崇德帝对他的信任,”哲哲淡然一笑,“可惜,吴克善对大清似乎没有完全臣服的意思,有几次惹崇德帝生气,这门婚事也差点被取消……”原来是一头养不熟的白眼狼?李自成心道,既然吴克善是这样的人,如果他归顺华夏,将来可得着汉清部的人多盯着他,最好让他去京师担任一个闲职!哪怕爵位、俸禄高些,千万不能让他留在科尔沁捣乱……“孝端太后,如果你回到左翼旗,吴克善会不会为难你?”“这个倒不会,”哲哲看了李自成一眼,感激地一笑,“奴婢毕竟是他姑姑,再说,左翼旗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那好!”李自成道:“如果吴克善敢对孝端太后不敬,朕便是饶过所有的人,也会将他挫骨扬灰!”哲哲难得地“扑哧”一笑,“皇还想听听其它各旗的事吗?”李自成这才发觉自己失态,忙道:“孝端太后继续说,朕听着呢!”“明安的后人,并没有成为各旗的扎萨克,”哲哲道:“但洪果尔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被大清敕封为札萨克多罗宾图郡王,掌管左翼前旗,洪果尔已经去世,其子额森今年刚刚袭封了扎萨克多罗冰图郡王。”“……”“要说实力,自然是翁果岱一族最大,自翁果岱开始,便是科尔沁部的族长、大汗,翁果岱之子奥巴,依然是科尔沁的族长,不过,科尔沁各部已经立旗,分属大清,族长的地位,下降了不少,基本不会参与其它各旗的事务。”李自成心道,果然如此,满清是用这种方式来分化科尔沁人,削弱统一的力量。“崇德元年,大清给科尔沁立下右翼旗、右翼前后于右翼后旗,奥巴和他的两个兄弟布塔齐、喇嘛什希,除了担任各旗的扎萨克,还被敕封为‘土谢图亲王’、‘多罗图郡王’和‘镇国公’,都是世袭罔替!”“这翁果岱一脉,尽然被划分为三旗?”李自成暗笑,这样分下去,牧场不会增加,但每个部落分到的牧场越来越小,实力也不断减小,难怪数百年之后,蒙古人都无法反抗满清的统治!哲哲点点头,“奥巴、布塔齐已经过世,爵位分别由长子巴达礼、拜斯噶勒继承,”哲哲忽地笑道:“科尔沁各旗,以右翼旗人口最多,实力最大,不知皇是否记得,娟儿原先是许了巴达礼的世子巴雅斯呼朗……”“嗯?”李自成当日听说八公主已经许了巴雅斯呼朗,倒没在意他的身份,再说,他当日也没打算娶回八公主,和谈只是幌子,实际是为布局赢得时间,现在听到这样的事,不能不引起重视,“孝端太后,巴达礼与巴雅斯呼朗,是否为了娟儿的事而耿耿于怀?”“应该不会,”哲哲好想拍拍李自成的膀子安慰安慰他,“巴达礼是否归顺华夏,乃是看重利益和实力,谁会在乎一个女人?再说了,大清已经灭国,娟儿固伦公主的身份,已经不存在了……”“哈哈,原来草原的人,也是看重女人的身份?”哲哲笑道:“可不是吗,奴婢如果不是大清的孝端太后,皇会让奴婢出使科尔沁?”“今日的孝端太后,令朕刮目相看,”李自成笑道:“一眼看透人心,看透人性!”哲哲淡笑,“皇,翁果岱一脉,虽然实力最强,但左翼旗,是与大清关系最和睦的……可惜,大清没了……”“嗯?”“皇,奴婢不是怀念大清……”“你毕竟是大清的皇后,怀念大清也是人之常情,”李自成道:“你刚才说啥,左翼旗并非实力最强,为何与大清关系最为和睦?”哲哲羞羞地一笑,脸露出一丝璀璨的笑容,“和亲!”“和亲?像朕与娟儿这样?”“是双方相互和亲,全方位的和亲,”哲哲道:“皇或许不知道,先父去世之后,娘改嫁了三哥索诺木,后来生下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多尔衮和多铎……”李自成这才想起,草原有继承的风俗,真正的“夫死从子”,算不得羞人的事,不过,这样的风俗,仅仅限于草原,以后华夏的化进入草原,这些风俗一定要改过来。“还有皇知道的,奴婢和孝庄太后,还有孝庄太后的姐姐海兰珠,都是嫁给了崇德帝,”哲哲的脸,显出一丝小女儿的娇羞,“大清也没有亏待科尔沁,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奴婢的三公主,曾嫁给了长兄宰桑之孙塔特,孝庄太后的四公主雅图,也是嫁给了吴克善之子弼尔塔哈尔……如果不是皇搅局,娟儿应该是嫁给巴雅斯呼朗的,这还是公主,大清王公的郡主们,嫁到科尔沁部的,更是数不胜数……”李自成被哲哲弄糊涂了,公主出嫁,怎能差着辈分?不过,想到她们是满人,也释然了,“孝端太后的意思,是让朕用和亲的方式,收服科尔沁各部的扎萨克们?”“和亲的确能让双方相互信任,”哲哲道:“奴婢只是说了事实,如何定夺,皇自己思索。”李自成暗思索,如果让华夏的公主嫁到科尔沁,天寒地冻、行程数千里、面对一群未开化亲朋,公主们的母妃还不将自己吃了?华夏不是满清,用不着送公主和亲!自己是华夏的皇帝,如果连自己的女儿都保护不了,还如何保护华夏的百姓?央之国的历史,曾经有过不少和亲的例子,是“牺牲女人换取一段时间的安宁”,还是“用一时的疼痛赢得时间”,那时见仁见智的事。不过,华夏不需要。华夏是用西宁步枪和山地跑说话的。央之国的历史,没有一次是因为和亲的缘故,最终同化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国与国之间,最终是要依靠武力说话的。哲哲见李自成没有和亲的意思,便道:“皇,还有事吗?”李自成看了哲哲一眼,“孝端太后先回去休息,等明日收拾好了,朕着人送你风风光光地回左翼旗。”“奴婢多谢皇!”哲哲的脸,又现出那种谦和而淡雅的笑,“皇让奴婢回家,不担心奴婢一去不返吗……”“孝端太后错了,华夏的北京,才是孝端太后的家,”李自成笑道:“孝端太后一定回回来的。”“皇如此肯定?”李自成点点头,“其一,娟儿在朕的身边;其二,孝端太后便是留在娟儿身边,将来可以来去自由,何必在一棵树吊死?其三,现在军事优势在华夏的一方,傻子才会留在科尔沁部不回来,惹恼了朕,将科尔沁人屠了,孝端太后还不被族人骂死?”哲哲定定地看了李自成一眼,叹口气道:“皇崇德帝还要睿智、心狠,难怪多尔衮不是对手,将大清弄没了……”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5/35633/222433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5/35633/222433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