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捷报

推荐阅读: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丹武双绝国潮1980九星神龙诀养鬼为祸修罗剑神九域剑帝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大名府。

    府城外的行营之中,作为赵匡胤的结义兄弟之一的李继勋远眺北方,眉头深皱。

    这一次辽军南下,赵匡胤直接派出了自己这个老哥哥率军北上驰援赵德昭,想要阻挡一下辽军的锋芒。

    说实话,对于这个任务,不光是其他人了,就连李继勋自己都觉得不是个什么好差事。

    这一次辽国南下的大军远超了当初辽太宗当年南下时的规模,达到了三十万之众。

    于民间的流言蜚语之中,更是将之夸大到了百万之数。

    而李继勋率领的援军呢?

    只有五万不到。

    北面的赵德昭就更别提了,据说只有不到万余人的部下。

    靠这么些人,怎么可能与辽国的大军相抗衡?

    这倒并不是说赵匡胤不肯给李继勋更多的人手,其中关键就在于当初耶律贤派人送来的那封信。

    那封带着迷惑性质的信件,确实让宋国内部许多人对于辽国抱以了虚无的期望。

    要知道中原实在是战乱了太久了,好不容易蜀地平定,带来了大量财富,让大家过上了几天的安生日子。

    人心思定的情况下,赵匡胤想要强力推行备战,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再加上大量的通事局探子四处散播流言,上下串联,将宋国朝堂上的鸽派势力都给勾连到了一起。

    在这些人的齐心协力之下,赵匡胤的提前备战工作进展情况不是一般的缓慢。

    不是新兵招募不到,就是粮草征调转运延期,又或者是军械装备无法补充。

    毕竟想要做好一件事是很困难的,而想要搞砸一件事那就不要太简单了。

    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雨点般冒出来,哪怕是以赵匡胤的卓越能力,也是应对的身心俱疲。

    否则的话,他就不会把李继勋给派出去支援了。

    而是他自己再一次的御驾亲征。

    要知道在辽军真正南下之后,这些一直阻碍着赵匡胤的绊脚石们并没有说是很自觉的躲到了一旁。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a href="http://www.yeguoyuedu.com" target="_blank">www.yeguoyuedu.com</a>

    又或者说是开始转变态度,开始全心全意的帮助赵匡胤进行备战工作。

    反而是有很多人开始破罐子破摔的,变本加厉的破坏赵匡胤的备战。

    为此,武德司已经在开封府里掀起了一股腥风血雨,抓捕斩杀了一大批人。

    可即便如此,也没能止住这一股妖风邪气,甚至于,还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所以,赵匡胤在这种时候根本不敢离开开封府。

    不然,天知道这帮人还会做出些什么事来?

    说不定,他们就要重演当年摆开皇帝仪仗,恭迎辽太宗耶律德光的旧事了。

    在自己这些兄弟里面,也只有李继勋这个老哥哥能让赵匡胤放心的托付了。

    所以,赵匡胤找上了李继勋,恳切的要求他替自己率军北上驰援。

    而李继勋虽然知道这一次北上凶多吉少,他也没有推辞。

    这个倒并不是说他和赵匡胤的关系真的好到了什么地步。

    李继勋很清楚,自从他将自己的兵权交出以后,他和他家族的荣华富贵也就算是彻底的和赵匡胤,和大宋捆绑到了一起。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必须要舍命搏上一搏。

    故而,李继勋就这么临危受命,率领大军北上了。

    只不过,李继勋虽然答应了北上支援赵德昭,但是他对于赵德昭的死守策略却并不认同。

    在他看来,辽军大军南下,仅凭河间府,或者说任何一座城池都是不可能阻挡的了的。

    固守的话,只会让自己陷入死地。

    李继勋的策略是,现在正值大河水沛期,己方完全可以放弃前方的部分城池,将辽军放到河网相对密集的大河下游。

    这样一来,辽军的补给线拉的长了,便可以有机会进行破坏。

    而且,他们也可以利用辽人不善水的缺点,以水网来引诱分割敌人,各个击破。

    这一番老成的谋略,得到了赵匡胤的高度赞扬,坦言李继勋不愧是经年老将,将军队交给他,自己就可以放心了。

    在李继勋率军出发的当天,这一份战略计划就被八百里加急送到了赵德昭手中。

    然后,就石沉大海了。

    赵德昭没有任何回复,依旧是一根钉子一般,杵在河间府不动弹。

    这让李继勋十分不满。

    怎么说我也是你爹的义兄,你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你爹让我去支援你,可你就此认为我就得照着你的意图去做事,带着大军跟你去和辽军死磕?

    你未免也太天真了吧?

    随即,李继勋便将这一切报告给了赵匡胤。

    意思很简单:

    这是你儿子自己要找死,可不能怪我。

    不出李继勋所料,赵匡胤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李继勋继续按照自己的意图行动便是。

    至于赵德昭那边,赵匡胤表示自己会派人去问。

    然而,一直到现在,李继勋的大军都已经抵达了大名府,赵德昭那边依旧没有丝毫的回应。

    反倒是开封府那边前些日子派出了一队飞骑经过,他们似乎是送了什么人北上。

    连带着,还有一份来自赵匡胤的手书。

    手书上,赵匡胤急切的表示要李继勋立刻北上,尽快赶往河间府。

    然而,李继勋并没有遵从这个命令的打算。

    在他的计划里,大名府便是接下来的防守计划的中心,他决定就在这里展开防守工作,不再继续北上。

    至于赵匡胤的命令,他也只当作是一位担心儿子的父亲的恳求罢了。

    但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难道说为了一个不相与谋的竖子,就要把我这几万大军给搭进去吗?

    而且说实话,李继勋对于赵德昭,其实并不怎么喜欢。

    一方面,作为武勋一系,他天然的就更加亲近赵德芳那一边,毕竟赵德芳的母族就是武勋。

    哪怕王家现在已经没落,可各种旁枝末节的关系,还是能续上的。

    另一方面,当初在蜀地,赵德昭可以说是得罪了一大批武将们,使得本就在武将派系里毫无根基的他更难立足了。

    以至于赵匡胤想要帮他在武将里站稳脚跟,都得重新把李处耘这个边缘人物给拉起来。

    李继勋有不少的亲朋好友,可都是恨得赵德昭牙痒痒的。

    要不是赵德昭这几年来确实功勋卓着,他们无法撼动的话,他们又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赵德昭坐大?

    所以说,现在赵德昭就这么待在河间府不挪窝的举动,李继勋其实可以说是乐见其成的。

    若是赵德昭战败了,那他之前所经营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赵德芳便有了机会。

    要是赵德昭就此战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到时候,李继勋是肯定要去赵德昭的衣冠冢上好好哭一番的。

    也就是在李继勋谋划着自己的河网防线的时候,一队背着令旗的飞骑自大名府外经过。

    飞骑在驿站直接换了一匹马,口中大喊着:

    “捷报!捷报!燕王殿下前日大破辽军,辽国皇帝败走,俘杀无算!”

    飞骑接连将这段话重复了三遍之后,就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远去了。

    从传令兵口中得知这一切的李继勋,如同一根木头一般,呆立了许久。

    许久。(记住本站网址:<a href="www.663d.com</a>" target="_blank">https://www.663d.com/">www.663d.com</a>)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5/35837/224344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5/35837/224344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