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恐怖悬疑 > 推棺 > 第341章 御书阁中又生事

第341章 御书阁中又生事

推荐阅读:武神主宰他比我懂宝可梦全属性武道死亡作业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国潮1980我的公公叫康熙人间苦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明尊


                既有孙志孺夫妇出面调停,戴秉也终于选择了息事宁人,当然了,孙志孺又不是仗势欺人的,便是邀请了戴秉来支持诗会,这才消停了下来。能够支持诗会,这是莫大的荣耀,虽说只是坛的民间活动,但这虎丘诗会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孙志孺给足了面子,戴秉这边自然好说话了。不过李秘此时却疑虑重重,因为需要验证总督莫横栾儿子的血型,他才决定用制造显微镜,早先也是想请项穆和石崇圣帮忙而已。至于孙志孺这个人,乃是石崇圣举荐出来,而后才前往虎丘拜访,如此才产生了交集。这也意味着,若是孙志孺早有所谋,那么石崇圣必然也有份参与,要么便只是孙志孺见到李秘之后,才开始了暗调查李秘。若是后者也罢了,李秘自然会警惕行事,若是前者的话,也说石崇圣一直是不怀好意的,李秘也不知道会留下甚么隐患。当然了,李秘还是愿意相信石崇圣的,他也不可能只凭着孙志孺的一句话,判断出孙志孺到底是何居心人,更不可能如此便武断地认为孙志孺是群英会的人。李秘也不好不卖这个面子,既然孙志孺夫妇都已经出面了,他们也不好再离开,只好老老实实跟着参加了虎丘诗会。早先这些客们自是不太乐意的,因为李秘等人如何看来,都不像是肚里有墨水的人。尤其副理问之类的分明只是低阶流官,又不是进士出身,自是受不得太多的敬意。可孙志孺道出隐秘,声称李秘是那首《对酒》的作者,意义可不同了。在坛之,到底还是要拿出作品来说话的,不少人混迹坛,参加各种各样的会雅集,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自家写的东西无法受人传唱,再如何也混不出个名堂来。而这首横空出世的《对酒》诗却获得了极好的声誉和极大的传唱度,这是李秘的成绩了。大明朝可不如唐宋,科举制度成熟之后,朝廷也是重章而轻诗词,主要还是考验八股,诗词在科举占的分量非常非常少。科举考试已经成为了人士子登堂入室的唯一捷径,所以并没有太多出众的诗词大家。那些个诗词了得的,通常在朝堂也不会有太大的建树,如唐伯虎之类的人物,便是如此了。也正是因为大环境如此,所以难得出现一首传世佳作,才会流传得如此火热。再者,大明朝后期虽然出现了不少农民起义之类的内乱,但并没有太大的战争,世道还算太平,官场腐朽,权贵浪荡,社会风气萎靡不振,风自然也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而李秘这首《对酒》却写出了沙场豪情,更是难能可贵,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继戚继光写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之后,唯一能入眼的杰作!李秘也是没想到,自己当初为了应对王士肃而抄来的一手诗,今日能够成为缓解窘迫的引子,也是低估了大明坛这些个人们的情怀。无论如何说,有了《对酒》,人们对李秘的态度也不同了起来,不过李秘和甄宓等人到底有些格格不入,也没人敢来叨扰。李秘也见识了传说的虎丘诗会的魅力,人的修齐治平,他们只做到了前半,后半却是连提都懒得提。修身齐家还行,治国平天下却是笑话一般,没有忧国忧民的大情怀,只知道风花雪月的唱和,对国家前途没有任何的危机感,这才是人们的毛病。虽然诗会很豪放,场面也很热闹,甚至激动人心,但李秘几个到底是没有共鸣的。他们跟赵广陵说是来混吃混喝,其实也不过是玩笑话,住在总督府里,还有甚么山珍海味是吃不到的?诗会不好玩,吃喝也没兴趣,李秘几个便觉着百不聊赖,与戴秉争论不休,差点大打出手,还欠了孙志孺一个大人情,却是这么个结果,如何看都是吃力不讨好的蠢事,众人心情也说不任何愉悦。于是他们干脆便溜了出来,横竖也只是出来看热闹,结果不尽如人意,索性玩自己的去了。虎丘山里头还是有不少风景的,不过眼下小雪纷飞,李秘等人又不是伤春悲秋的人,冒雪看风景还不如捂被子睡大头觉。本想着回总督府去的,只是眼下天色已宴,冬日里天又黑得早,估摸着还没下山天黑了,也是不便,几个人便与其他人一样,留在了虎丘。山野地方,住处条件也不好,虽然孙志孺这边已经尽量安排,但与会人员这么多,又分出个三六九等来,想要全部安置妥当,也不是甚么容易的事情。李秘和甄宓几个被分到了断梁殿这边来,住的都是茅房草庐,在人看来是情怀,在他们看来是遭罪。几个人也是打定了主意,明天一早下山,无端端来这里受罪,往后也别跟着赵广陵凑甚么热闹了。横竖也只是一夜,众人也忍受下来,在山期期艾艾地等着,那些个人们也是彻夜狂欢,喝得烂醉如泥,平日里清冷的虎丘山,也是热闹到不行,三更过后,才渐渐安静了下来。李秘夜里睡得较少,加心里疑虑孙志孺之事,也没如何睡,临近天亮之时,才迷迷糊糊地眯了一会儿。然而到了天亮,一声尖叫唤醒了整座虎丘山!李秘本睡得浅,外头脚步凌乱,他也及披了件衣服,拄着拐杖,走出来看看情况。出了门之后,发现甄宓已经走到院子里来,外头小雪已经停了,但早晨还是格外寒冷。“出了什么事?”“不知道,只是闹哄哄的,去看看?”“嗯,去看看。”甄宓过来搀扶着李秘,两人便不紧不慢地往御书阁的方向去了。至于为何要去御书阁,那是因为他们走得慢,不少人都往那个方向去,他们自然也知道了。御书阁乃是虎丘诗会最后的环节,也是千人石初赛的胜利者们进行精英赛的地点。这虎丘诗会一共进行三天,昨天只是初赛,毕竟人太多,而且最热闹的也是第一天。到了第二天,初步筛选出来的人们,便入住御书阁附近,准备第二日的复赛。李秘心里也没多想,他又不是柯南,走到哪里,哪里要死人。在他看来,或许不过是人们争风吃醋,打破了脑壳子之类的事情,又或者有人生病了还是如何,毕竟虎丘山这么多人,又喝了这么多酒,若是太太平平,反倒有些不正常。只是到了御书阁这边来,李秘才发现情况不对劲,因为戴秉已经领着南京方面的礼部官员们,早早赶了过来!戴秉与李秘毕竟有隙,见得李秘过来,也只是冷哼一声,连个好脸色都没有。李秘自然也不会在乎这些,倒是孙志孺有些激动,见得李秘过来,远远便迎了来,朝李秘道。“李贤弟你可算是来了!”李秘也开始有些不安,难免问道:“这一大早的,发生了甚么事?”孙志孺的脸色也有些难看,指着半掩着的房门,朝李秘道:“李贤弟自己进去看看便知道了……”李秘与孙志孺是早结识了的,他又帮着制造显微镜,到底是交情不浅,只是李秘猜测孙志孺曾暗调查自己后,对孙志孺到底是不再信任了。此时看着那门缝,李秘总觉得有些不舒服,仿佛那门后便是漆黑的深夜一般,想了想,李秘便朝孙志孺道。“我还是不进去了,小弟过来是想辞行的,一会儿要下山去了,这里有甚么事的话,不是还有戴侍郎做主么。”李秘如此一说,便朝孙志孺拱了拱手,实在是不想趟浑水。戴秉闻言,脸色也是难看,李秘的语气分明是在嘲讽他!但此时戴秉却没有反唇相讥,而是朝李秘道:“这事情可不归我管,本官只是主持诗会,你是理问所的理问,这事儿该你来管!”戴秉如此一说,李秘当即便知道,这房间里头只怕是真的出了甚么不好的事,十有**是出了人命案子了。不过李秘今次可是来玩的,又不是来办差的,有凶案该找吴县的人来处理,李秘可不想胡乱插手。“戴侍郎这话可不对了,我理问所的职责是何,侍郎大人该是清楚的,有甚么事要么找主人家,要么报官,找我又是为了哪般。”李秘如此一说,戴秉也冷哼一声,朝李秘道:“你家理问毛秋池死在这房里,你这个副理问不进去看看,难道还求着别人进去?自己措置还是报官,不都是你家的事么。”“毛秋池死在里面了?”李秘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案子却是发生在了毛秋池的身!这毛秋池乃是理问所的长官,是李秘的顶头司,早先还处处防备和刁难李秘,后来知晓李秘志不在理问所,这才安心下来,支持李秘的工作。到了后来,李秘还在总督处说了好话,毛秋池还得了不少嘉奖,对李秘更是客客气气。虽然只是个七品理问,但毛秋池却是正经进士出身,今番过来虎丘诗会,也与李秘打过招呼,只是李秘与戴秉发生冲突之时,这个毛秋池到底是没有出面为李秘说话,这一点也是让人有些心寒的。只是李秘并不在意这些,理问这样的小官,又岂敢与戴秉这样的四品大员争论,毛秋池明哲保身,也是人之常情。既然是理问所的理问出了事,李秘还真不能不管,思来想去,也只好走到前头来,轻轻推开了房门。李秘心里也暗道晦气,心说自己还真是邪乎,走到哪里都能碰到案子,这虎丘诗会都是斯人,一个个也没个球的力气,还能出甚么案子?然而走进房间来,李秘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5/35975/251269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5/35975/251269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