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推荐阅读: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太古神尊裂天空骑绝色毒医王妃邪王嗜宠:鬼医狂妃叩问仙道我在凡人科学修仙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从京城此去河南一路出奇的顺利。

    弘时已经被挪至开封府衙,弘历还有公务在身, 随时可能出差, 就暂住总督府上, 静仪夫妇的住处则是一处名为“锦园”的园子。

    雍正六年, 四爷设立河南总督一职, 又称河东总督, 管辖河南、山东一带, 由田文镜担任。

    自康熙年间以来, 黄河水多次决堤泛滥,河南受灾率节节攀升, 难民安置一直是个大问题。

    田文镜这个河东总督还算是个办实事的官员,常平仓、义仓、社仓一入了冬便陆续开始开仓放粮, 还有乡绅发挥人道主义自发捐赠粮食和棉衣, 救助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如果这时候统治者不站出来, 就会有很多奇怪的教派出来,聚揽人心。尤其清朝时候,统治者是满人,这种情况更是多见。

    静仪到达开封后, 第一件事就是叫着随行的两位太医给弘时医治。

    弘时是在去巡查一处难民安置点的时候染上的时疫。当日跟着他进去的几个护卫都染上了,情况并不乐观。可能弘时天生想得少, 心态也不错, 相比当日跟随着的护卫们而言, 弘时竟是几人里头状态最好的一个。

    四爷都说了, 静仪才是太医们的直接领导人,对静仪负责,受静仪的监督。所以他们不光肩负着救治三阿哥的任务,还肩负着保障公主健康平安的职责,故而对着静仪格外小心。

    于是,静仪得到了来自医者团队的极致关怀——太医院自制的预防时疫洗手水,各种强身健体的药膳、食物清单,还有各种装着预防药物的瓶瓶罐罐。

    胡太医知道静仪不喜欢喝中草药,还特意制了丸药送给静仪,贴心十分。

    弘时那边照例是不能探视的,侍卫和太医可以进弘时那处院子,可静仪就连院子都进不去。

    弘历还有差事在,一到就开封就脚不沾地地跟着田文镜去忙了。倒是傅文,和弘历专业不同,这些事情一概插不上手,再加上前段时间的确忙碌,对于开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生活感到欣慰。

    静仪除了给四爷写信报平安外,日常工作就是早上问太医弘时情况,午间问太医弘时情况,晚间问太医弘时情况,除了三次问话外,余下的时间全凭自己支配。

    弘时的病情忽好忽坏,静仪的心情也跟着太医的汇报时起时落。

    静仪给四爷写信保平安后,也曾想过另给李氏书信一封,但是想着弘时这几日危险期还没过,不知道说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

    静仪带了很多医书过来,傅文记得,公主殿下以往时候出门都是看话本居多,而今转了性子,抱着大部头的医书苦读,不由打趣道:“三阿哥这一病,你倒是比以前更勤勉了。”

    静仪微微叹了口气:“不是勤勉,而是心里头着实有些慌,虽说无知者无畏,但我却总觉得多看多学,多知道一些,才能不那么慌了。”

    傅文倒是没有静仪这么悲观:“慌什么,三阿哥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

    傅文觉着,从弘时的经历来看,这是一个属性约为“傻人有傻福”的人。端看这次,那么多人都染上了时疫,几个护卫都是天天跑外头的,身体素质按说会比弘时要好一些,但这些人里就他状态最好,病情也最稳定。

    傅文相信,弘时过了这一劫后,未来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

    静仪摇头,一种情绪梗在心里,不知该怎么表达出来。

    “我三哥是个挺天真的人,其实天真不是件坏事,但是他在这个位置上……我总担心他不好。只要他不那么犯傻,能平平安安的,我和额娘其他什么都不求的。”

    她总会担心弘时没有明天。

    傅文抬手抹去静仪脸颊的泪水,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不会有事的,别担心。”

    静仪不好意思地捂了下脸:“我没事儿,就是今天清晨时候,太医那两句话重了点儿,有些吓着了。不说这么了,咱们说点旁的。四哥跟着田文镜忙前忙后的,我帮不上忙,就想着找点事情做,去城郊弄几间粥棚。”

    这年代到了冬日里吃不饱的大有人在。静仪以前在宫里就想过要弄粥棚的事情,但是到底那时候还是未出阁的姑娘,制约太多,一直没得实现。而今既有钱又有自己的产业,还有支配财富权限和自由,又身处这个环境里,自是要有一番动作的。

    静仪这次出门特地带了两万两银票,地方上又有“冰敬”频频来送,锦园里一切开销都由园子主人支付,静仪倒是越过越富,拿出这些钱来盖个粥棚再好不过了。

    反正她是公主,不必避嫌什么,也不会对四爷这个皇帝有威胁。弘历几个皇子就不敢这么大张旗鼓地盖粥棚了,有聚揽人心的嫌疑,八爷就是例子。

    公主手头能有事情做是好事,省得日日伤春悲秋,动不动就有眼泪流。傅文自是说好,正好他这几日没什么事,这事儿就由他来跑跑。

    这日伤心的倒是不止静仪一人。

    府衙之内,弘时也在难过。

    自打知道妹妹大老远的从京城来了河南,就为着给他好好医治,弘时心里头就不自在得很。

    他就是太不争气,出一趟门还能病成这幅样子,连带着额娘为他操心,妹妹为他受累,真是太不应该了。

    弘时捧着药碗长吁短叹之间,常乐走了进来。

    常乐是个聪明人,端看三阿哥这幅神态,就知道他又在自责了。

    常乐一共跟过两个阿哥,一个是胤禩,一个是弘时。

    这二人虽说都是皇阿哥,但完全是两个极端。

    八爷当年被康熙厌弃之时,也曾经病过一段时间,八爷利用这场大病,试探了阿哥们之间的友谊,获得了康熙和社会各界很大的同情,最终成功翻身复起。

    弘时也是生了一场大病,还是为着公事病的。可他给京中去信时候,为着怕京里亲人们担心,总会往好里头说自己的病情,从没想过要利用这场病博取万岁的好感和同情。

    要不是田文镜及时给了万岁去信,万岁可能至今都不知道三阿哥病成了这幅样子。

    虽说八爷满腹经纶,手腕卓绝,还善于笼络人心;弘时只是个老实孩子,有时甚至都不懂如何去争取自己的该得的东西,但常乐还是会更喜欢弘时这样的主子。

    常乐听太医们说,万岁原本是请四阿哥来照看三阿哥的,谁想公主半路请缨,万岁也拗不过公主,最后还是叫公主带着太医前来。

    难怪人人都说公主好,其实真是个很不错性情中人,难怪三阿哥那么疼她。

    常乐照例先问了几句弘时的身体,而后切入正题:“公主和驸马正合计着要建几处粥棚,奴才以为,阿哥也该当有所表示。阿哥还在病着,不如就备了银子交予公主,请公主代阿哥一并施粥。”

    眼看天气渐冷,施粥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这事若是不做,显得他们阿哥冷酷无情,显然是不行的。可若是明着做,又终归不好,身为皇长子,某些时候总要避嫌的。

    依着常乐看,公主不是个贪功的,而且对三阿哥是真的好,所以如果阿哥出钱交给公主,公主入京以后一定会告诉皇上阿哥的功绩。这样既做了好人,又没有逾越,这事儿这么做就是最妥帖的。

    弘时听了这话总算高兴起来:“妹妹素来对我是最好的,能帮到她真是再好不过了。”

    常乐抚额。

    他最近没少在弘时身上下功夫,弘时的思维习惯和辨别能力较之以往时候都有很大提高,虽说比以前好了许多,但是依然没说到点子上。

    弘时阿哥果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几位阿哥出门都随身带着银票,在弘时特意送来一万两银票之后,弘历又追加了一万两。

    弘历坐在会客厅内,翘着二郎腿,喝着静仪这边泡好的杨河春绿,同妹妹闲聊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在,傅文人呢?来了客人也不出来迎着。”

    静仪没好气地看了弘历一眼:“四哥你也太拿自己当外人了,你是客人么?我上你家里多少回了,十回里头你有两回在家里迎我都没有吧?”

    弘历被静仪这么一说,捧着茶盏悲从中来:“唉,我不过是说了傅文一句,你就对着我念了这么多句,可见姑娘嫁人后胳膊肘总是向外拐的。”

    自打她嫁人后,几个哥哥怨念都不小,静仪可以理解。

    她不再同弘历继续方才的话题,而是叫揽月盛了一碗清粥过来,亲手捧着交给弘历:“既是你出了钱的,总要让你看到点成果。粥棚里头的粥大抵都是这样,我比旁家粥棚里的粥多加了约有三成的米,喝起来饱腹感会更强一些,你尝尝看。”

    静仪原以为他不过是尝上几口,谁知弘历竟捧着粥碗将一碗粥都喝完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前读书时候,这两句是没少反复背的。咱们以前总站在上头,很少真正面对。而今身临其境,才觉屈原先生大才,所言极是。”

    静仪想起后世乾隆总被传言奢侈,不由多加了两句:“不管外头人看咱们怎么不容易,说到底,跟旁人比起来,也已经是很容易了。愿四哥哥能时时记着民生不易。”

    弘时恢复能力还是蛮强的,傅文的粥棚还没建好的,弘时就好得七七八八了。

    静仪终于得以有了心情给额娘写信。除了报平安外,就是说了弘时病情大大好转的事情。

    额娘十二月里还有活动,希望这信能够早一些寄到京中,叫额娘能高高兴兴地参加贵妃册封礼。

    喜欢公主的心事(清穿)请大家收藏:公主的心事(清穿)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346/228427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346/228427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