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经典短篇 > 明朝女人 > 番外2(倒V)

番外2(倒V)

推荐阅读:修罗武神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我在凡人科学修仙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币不一样的日本战国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空之壁垒2大博学者的二次元最强雄狮封神之清平游记

    “吴嫂子, 你怎么还在这人磨蹭啊, 这人说来就来了啊, 还不赶紧去找好位置!”一旁有人和吴赵氏打招呼, 吴赵氏闺名月娘, 是和凤镇上最大绸缎铺的老板娘。吴赵氏一生最自豪的就是自己从一个村野丫头变成了城里人, 自己的儿子也能读书认字, 说不定孙子就能考状元,改换门庭!最重要的是她在这个家里说话算数,因为家里的铺子是她的嫁妆!

    吴赵氏温婉一笑, 看似谦虚低调道:“我就不去了,这人挤人的有什么趣味儿,大人物来就来了, 看看也不长一块肉。这铺子里的缎子布匹还是要翻出来晒一晒才行。”

    实则吴赵氏已经决定门窗大开, 把最好的缎子放在外面,让过路的人都看看。若不是官差不允许在街上摆摊, 她一定把缎子摆道街面上, 万一能让路过的贵人看上, 那就是活招牌啊!

    “还是吴嫂子有见识, 得, 我先去了, 你慢忙啊!”寒暄的人快步走了,吴赵氏也不摆弄自己的缎子了,爬上阁楼倚在栏杆上往外看。为什么吴赵氏不愿意去人挤人?因为她家铺子就在临街, 有小二层, 完全看的清楚。

    吴赵氏的丈夫作为当地乡绅有幸列在小镇迎接人员里,敬陪末座。吴赵氏上来的时候,她几个儿女媳妇和孙子孙女已经整齐得靠在栏杆上,伸着脖子往外看了。

    “小心些,小心些,别摔下去了。”吴赵氏小心抱起小孙,对大儿媳道:“宝儿个子矮,你就抱着他看,这么倚在栏杆上,万一摔下去怎么办?”

    “娘说的是,我抱着吧。”

    “成了,成了,别和我抢了,一家子都躲在这儿看热闹,没人帮我去下面收拾。”吴赵氏抱怨道。

    “娘,刚刚官差来说了,街上的铺子都不开门,只有选定的几家开门。您看着人山人海的,把铺子都挡完了,就是让开,也没人来买啊。”大儿子笑道。

    吴赵氏心里不满的嘀咕了几句,早知道就不那么费心费力的搬来搬去了,真是浪费!

    “就你知道,还不下去关门,伙计都爱偷懒,万一让人顺走咱家缎子可怎么办?那可是杭州来的金贵东西!”

    大儿子耸肩,就知道被迁怒了,下去打理不迟。接到大哥求救信号的小妹拉着吴赵氏的袖子道:“娘,您知道是哪位贵人要来吗?怎么这么多人啊。”

    “你个不长心的,说了几回都记不住,是伯夫人回乡祭祖来啦!那可是真正的贵夫人,要不说咱们镇的名字取得好呢,和凤镇和凤镇,就是出凤凰啊!”

    “伯夫人姓伯吗?”

    “不知道,听说是姓曹还是姓王,反正是位了不起的夫人,儿子里有将军还有状元,文武双全,厉害得不得了。你以后嫁人要是能有她一半儿,娘做梦都要笑醒!听说这次伯夫人回乡祭祖,要大修祖坟呢,也不知到底是哪家的,不过肯定是平民百姓。现在平头百姓不仅能到宫里做娘娘,还能做夫人呢!”吴赵氏羡慕得不行,暗自猜想谁家女儿这么厉害,居然做了伯夫人,以前也没听说啊。

    不一会儿,一队衙役先过来清场,让围观的人退开些,别挡着路。这就预示着正主就要来了啊,一家子忍不住踮起脚伸着脖子往外看。

    最先过来的是一队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官,身上的铠甲闪闪发亮,腰里还挂着大刀呢,威风得不得了。然后就是仪仗队了,举牌的、提壶的、捧香的,不一而足,然后是八人抬的官轿,一位贵夫人端坐期间,缓缓向行人挥手。

    大儿媳忍不住赞道:“真是位好心肠夫人,听相公说夫人知道家乡人沿街欢迎她老人家,特意舍了暖轿,换了凉轿,就为了和乡里乡亲打招呼呢。”暖轿四面封死,只留轿帘,外面看不出什么的。凉轿用显纱做面,能瞧个通透不说,还有丫鬟打起帘子,伯夫人正和外面人挥手呢,看到哪里哪里就轰然一片。

    吴赵氏羡慕得看了一眼,道:“女眷家的轿子,还是不张扬的好。”伯夫人端庄典雅又漂亮,排场也足,儿女双全,孝顺有加,事事都顺,吴赵氏只能挑一挑“张扬”的毛病了。

    两个儿媳妇儿对视一眼,在对方眼里看到相同的含义,笑而不语。别说伯夫人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不用避讳。若自己有这么风光的一天,衣锦还乡,别说凉轿了,恨不得走一步退三步,好好让人瞻仰自己的光辉。

    先时轿子离得远,吴赵氏一家站在楼上也就瞧个大概,等轿子近了,吴赵氏仔仔细细盯着看,越看越举得这人怎么这么眼熟,活像,活像……自己几十年前走丢的妹妹!

    吴赵氏难以置信的伸着脖子往外瞧,放下小孙子,双手抓住栏杆,整个身子都探出去了,越看越觉得像。毕竟柳娘这些年保养的好,这么浅笑端坐,脸上一丝皱纹也无,活脱脱小时候模样张开了。

    “娘,怎么了?”大儿媳拉着吴赵氏问道,深怕她掉下去。

    吴赵氏顾不得回答,甩开大儿媳的手,快步朝楼下跑去。可惜轿子还是慢慢走远,街上人山人海的,又有官兵维持秩序,挤都挤不进去。

    吴赵氏四处张望,看着街上有名的包打听在人群中说什么,快步凑过去听的起劲。

    “这位夫人可是圣上褒奖过的,大名鼎鼎啊!听说是那赵家村的,赵家村就是出人才啊,咱们溧水以前的青天老父母刘大人在赵家村不是还有别院吗?真真是灵气十足的地界儿啊!我外甥媳妇儿就是赵家村的,等这街上的热闹完了,明天我还去赵家村看一看呢!”包打听说得起劲,吴赵氏挤进人群中,忍不住问道:“你知道那为夫人姓什么吗?”

    “姓曹!”包打听挺起胸膛道,“曹夫人可是伯爵夫人,两个儿子在西北当将军,两个儿子在京城做大官,咱们县里的汇南北知道不?全国开了那么多家分店,那就是曹夫人的产业!”

    “嚯,这儿厉害!”“汇南北啊,那么多东西,每天那么多人,还在全国都开了分店,那该是多大的产业啊!”围观的人纷纷赞叹起来。

    “我就是赵家村出来的,村里可没有姓曹的啊,你这消息准不准?”吴赵氏问道。

    “肯定准……嗯,说不定是随夫姓呢。吴家嫂子你可真是的,打听这么仔细干什么。就算你是赵家村的,难不成还想攀亲戚不成。别白费功夫啦,我早就打听清楚了,曹夫人只有一个祖父埋在赵家村,再无亲朋啦。”围观的人再次哈哈大笑起来。吴赵氏顾不得反驳他们,心事重重的回了自己铺子。

    等到晚上丈夫喝得醉醺醺回来,吴赵氏忍不住问了他许多问题。吴老板在这和凤镇勉强算个人物,可在人家超品夫人面前算什么,又是二品大员的儿子护送回乡的。底下一个小管事招呼他们就已经够给面子了,若不是占着地利,这样的高门大户门都不够资格摸。吴老板被问得不耐烦了,正要发火,却听老妻道:“像是我妹妹。”

    “什么?”吴老板酒一下子就醒了。

    “真的,柳娘还和小时候一模一样。她最有本事了,我嫁妆里这铺子还是她送的,当年她才几岁啊就有这能耐,若说是她,我是信的!”

    听老妻一说吴老板也想起来了,他本是幼子,分家出来就靠着老妻的陪嫁铺子立业。老妻也没瞒他,他自然知道。当初妻妹走丢,他也出力找过的。

    “你打听出来伯夫人姓什么没有?”

    “听说娘家姓王,夫家姓曹,好像是。”

    “这就没错了!”吴赵氏一拍巴掌,肯定道:“当年我爹娘到衙门报案,县令老爷亲自过问的,就说柳娘已经过继给王先生做孙女了,户籍都不属于咱家。肯定是她,她当年不是走丢了,是有意出走的,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久远的回忆突然在这一刻鲜明起来,吴赵氏觉得她的妹妹自小就与众不同,有如今的成就打底,小时候的一颦一笑都是不凡的证明。

    若真是那人,他们该沾多大的光啊!

    吴家夫妻怀揣着热炭般的心,火急火燎回了赵家村。亲自远距离围观了伯夫人给祖父上坟,又在刘老县令家的别院借宿。吴赵氏已经确定那就是她的妹妹——赵柳娘!

    吴赵氏没和大哥、二哥说,当年柳娘就和两个哥哥关系不好,吴赵氏拉着丈夫一起到别院门口求见。

    经过几十年的光阴,这别院又扩大了不小,而今整个山都算在别院的产业内,院子也扩成了三进的大院落,还是几乎不够庞大的队伍暂住休息。

    柳娘□□出来的人不存在狗眼看人低的情况,吴赵氏期期艾艾把自家身份和与柳娘的关系说了,门房自然去请示,没等多久就把五家夫妻请进去了。

    吴赵氏到厅堂一看,果然是自己家妹子,她该三十多了吧,看着还像二八少女,看那头上的宝石金簪,看身上穿着的料子。自家就是做绸缎生意的,这么好的锦缎,她只在县里的大铺子见过一次,是人家的镇店之宝。

    “柳娘,我是月娘啊,你姐姐!你这些年去哪里了?家里找你找得好苦啊。”吴赵氏张嘴就哭,想拉着柳娘表示亲近却不敢下手,如今两人别说姐妹,说是祖母孙女都有人信。柳娘高高在上、彩绣辉煌,天差地别,吴赵氏几乎不敢认。

    “坐吧,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柳娘温和笑道,她看着月娘也欢喜。

    “好,好,这是你姐夫,待我好。我如今也是孙子孙女俱全的人了,好,好。”吴赵氏忍不住看了一眼柳娘的装扮,单她手中的帕子,就足够自己一年的开销。“当然和你比不得,你如今都是诰命夫人了。”

    两人的身份已经天差地别,当年柳娘离开的时候对整个赵家都绝望了,包括月娘。如今重逢,并无抱头痛哭的欲/望。

    两人不咸不淡的说了些话,柳娘听着月娘自认隐蔽的哭穷求助,心中叹息。她回乡是为了移走王先生的骨灰,赵家的事早就打听清楚了。月娘过得很好,完全不需要求助于自己,而今这些哭诉,回忆旧情让柳娘深感疲惫。记忆里那个温柔善良,犹如天边名月的月娘去哪儿了?就算月娘曾让自己失望,她也是那个帮助过她的大姐姐。

    柳娘看不出两人还有交谈的必要,冷淡打发了他们。后来不知赵大牛赵二牛哥俩怎么知道了柳娘的身份,不顾她已经过继的事实,跑到别院大吵大闹,他们大约以为血缘是牢不可破的羁绊,有恃无恐。

    还没和柳娘认亲,就仗着自己是伯爵夫人的兄嫂,将军大人的舅舅舅妈耀武扬威,收人礼金,胡乱许诺。

    柳娘不用出面,管家一句话,直接让两家进了大牢。自此门口为之一清,再没人来攀关系。

    吴赵氏在家里念佛,多亏她没去。她这个妹妹从下脾气就孤拐,既然回乡就是叶落归根的意思,却又如此得罪乡里乡亲,也不怕将来坟茔无人照料?吴赵氏想不通妹妹的举动,却不敢轻举妄动,只水磨功夫慢慢磨,希望柳娘能正式承认自己的身份,到时家中不知能得多大好处。

    吴赵氏一直满怀希望的等待,直到伯爵夫人回乡祭祖完成,离开和凤镇,都没接到柳娘的邀请。

    吴赵氏忍不住和大哥大嫂说了一句同样的话:“真是没良心,我们都是一家人啊!在外面出息了,怎么不知道拉拔家里人呢!”

    喜欢明朝女人请大家收藏:明朝女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526/229122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526/229122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