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守寡14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秀王病重, 王府如临大敌, 良医所的医官们日也不疼守候照料。发现情况危机, 不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 柳娘一边张榜请民间名医会诊, 一边向高淑妃求救。

    大明人都是含蓄内敛的, 不像柳娘直白, 看信的人透过这张信纸,几乎能听到柳娘狂喊救命的声音。

    也许是人死百业消,看着往日素来恭敬的弟弟, 因自己几句无心的训斥病得起不来床,皇帝心有愧疚,吩咐太医院派人诊治, 又在内宫提高高淑妃的待遇, 作为补偿抚慰。

    柳娘也有医术底子,医官说的柳娘信不过, 她自己亲手诊脉, 情况确实不乐观。可柳娘没有放弃, 她当年不也病得下不来床, 只要一口气不绝, 照样挺过来了。

    秀王乃是宫中精心养育长大, 下人们这怕那怕,秀王未曾经历过辛苦,没有抵抗能力, 一旦病倒, 病情来势汹汹。更关键的是秀王没有那股精神气,只有一口松,才能战胜病魔,暨所谓意志力!

    医官们为了秀王的身体,开始时不敢下狠药,怕损伤贵体无法交代;等到病情严重,又不敢下狠药,怕一不小心救不回来,背上更大的麻烦。秀王上次大病的根子还没消,这次的病更是雪上加霜。

    秀王这些日子和婢女厮混胡闹,日夜颠倒,饮食不规律,加之他身体素质不好,病倒还在预料之中。

    柳娘认为他最大的病因是郁结于心,是世人的丑陋打击了他、皇帝的训斥吓住了他。医官们确认为秀王乃是行房过多,肾虚气虚,损伤精血。中医认为一滴精十滴血,素来提倡节制养身。医官们为秀王开了大量补血补气的药物,秀王的脸色被催得红润起来,一段时将过后,却又飞快灰败下去,出现昏睡症状。

    王府配备的医官没用,民间无人敢来揭榜。柳娘又派人送了亲笔信函给周王,请他推荐良医。

    皇帝、高淑妃、周王……还有整个秀王府的人都盼着秀王能够赶紧好起来。

    在秀王难得清醒的时候,柳娘会把长寿抱到他床边。

    “长寿,快和父王说话,说父王快快好起来。”柳娘抱着孩子逗弄,长寿已经一岁多了,按虚岁可算三岁,能够流利的吐字。

    “父王,快快好,快快好~”长寿穿着大花肚兜,胖胖的胳膊犹如藕节,他抱着手作揖,可爱极了。

    “长寿乖,长寿乖,日后要听母妃的话,父王怕是看不到你长大了。”秀王对自己的身体有数。

    “王爷切勿发此悲声,妾身娘俩还指望着您呢!昨日妾身教长寿描红,长寿还说大名难写,笔画太多,等着父王教他呢。这是王爷为他取的名字,可不能不管。”

    “我知道,我知道,长寿和秀王府就交给你了。”秀王轻拍柳娘的手臂,不知道他知道了什么。

    后来,慢慢的秀王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九月十二日的早上,雄鸡唱白,柳娘去探秀王的呼吸,在她没发现的时候,秀王静静停止了呼吸。

    “王爷,王爷,我答应你,我答应你,你起来啊,你起来啊!”柳娘扑在秀王温热的身体上,即便秀王已经死了,柳娘也承担不起不知他死亡时间的罪名,做出一副秀王刚刚交待遗言的模样,痛哭不已。

    柳娘一声悲啼惊醒了整个秀王府,睡在侧殿的太医马上过来诊脉,长史和内官也跪地哭成一团。

    “王爷薨了,请王妃节哀。”太医诊脉确定后,向王妃道恼,也跪了下去。

    整个府邸一片素白,秀王府早有准备。长史安排着当地官员和士绅拜祭,福嬷嬷安排内院管事服丧。

    柳娘换了素服在灵前致哀,小小的长寿也披麻戴孝送自己的父亲最后一程。

    灵堂内香火缭绕,长寿进门一会儿就哭肿了眼睛。长寿是整个秀王府的希望,柳娘如何能让他有损伤。小芬抱走长寿,柳娘马上放声大哭:“我的儿啊,娘知道你孝顺,你父王已经去了,你若是有个好歹,让娘怎么活啊!”

    内院丫鬟管事马上附和,小世子纯孝、小世子哀毁……日后每天柳娘只让长寿在人最多的时候露脸,反正整个汝宁府能让秀王府接待的也没几个。

    周王、唐王一系也派人吊唁,皇帝也遣了钦差灵前致礼。

    停灵九九八十一天,王府内外哭声震山动岳,灵幡飘飞,香火不断。停灵期间办了盛大的水陆道场,日夜诵经念佛的声音从不停歇,吊唁致哀之人往来不绝。

    在这纷乱之中,柳娘想的却不是秀王的身后事,作为郡王,他的葬礼自有宗人府操心。别说他还有儿子,就是日后绝嗣了,只要大明不亡,总有他的一份祭祀香火。柳娘担忧的是长寿,他们的儿子朱佑檏。

    孩子刚刚满了两岁,虚岁勉强算四岁,可依旧是垂髫小儿,如何能保证秀王的爵位传到他身上呢。

    柳娘之前没有在意,以为秀王如此年轻,他们还有许多时间,现在却突然想起的上辈子的事情。汝宁府就藩的乃是崇王朱见泽,那秀王呢?他是早逝无子除爵了,还是被人占了封地?崇王乃是周太后幼子,皇位上坐的是他同父同母的哥哥。汝宁是个好地方,若是崇王看上了这个地方,只有遗孀王妃和幼子的秀王府能保住王府爵位和封地吗?

    柳娘不确定,按理说秀王有嫡子,他的封国自然能传承下来,可世上的事情不是按理办的。

    柳娘痛定思痛,分别给四个人写信。

    第一个是高淑妃,她唯一的儿子青年早夭,她的悲痛不不比任何人少。可人都是要往眼前看的,要让秀王死得瞑目,朱佑檏的爵位必须砸瓷实了。高淑妃乃是目前在世的唯二太妃,在宫中素有体面,与皇帝关系不差,有她帮忙,内宫就算有人了。

    对高淑妃,柳娘不必多说什么,只说自己伤心欲绝,恨不得追随秀王于底下。可阴司阎王难见、小鬼难缠,就怕秀王在地下受苦。只有保住朱佑檏的爵位,才能保证秀王的血脉传承下去,人间地下一样享受荣耀。柳娘悲痛欲绝道,“听闻宗室曾有幼子夭折,媳辗转反侧夜不敢眠,不怕天灾,只惧人祸。”

    如此哭诉,高淑妃又于心何忍,自然会为亲身孙儿奔走。还有隆庆公主,她依旧养于宫中,也能帮腔。

    第二个是周王。大明藩王众多,周王一系素有威望。而周王本人更是仁善慈和,愿意为宗室主持公道。有他老人家说一句,朱佑檏的爵位更有希望。对于周王,柳娘只需老实把秀王府的现状讲明白,再伏请他老人家做主就好。周王阅历丰富,自然明白柳娘的担心和忧惧。

    第三位是万安。此人无才无德,能让一位藩王妃低头求救,只因他有一个受宠的姐姐万贵妃。上次秀王遭到训斥,柳娘分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王府没有上下打点,这次正好一并做了,省得小鬼难缠。

    柳娘派尚云亲自进京护送珍宝无数,秘密送给万安。不求万贵妃在宫中求情,只盼她不捣乱。

    第四位,也是最重要的——皇帝。柳娘忘了是哪一世听过某位大家对成化皇帝的评价。他只是一个一心想过小日子的人,只盼所有事情都有先例,按部就班才好。只要无事打扰他的生活,他能日日逍遥,不嫌寂寞。看成化一朝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外号就知道,在他心中,盼着垂拱而治,逍遥而行。不管他当上皇帝多少年,他还是当年那个懵懂中几次废立,幼年时孤独无依的孩子。

    也许秀王身上有和成化皇帝重合的地方。柳娘以遗孀的身份写奏折,简述秀王的一生,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秀王平淡一生的愿望,若能为皇兄分忧一二,就觉此生无憾了。奈何天不人愿,一片善心被刁民辜负,有感于世人丑陋肮脏,才悲愤而亡。有意把皇帝从秀王的死中择出来,些许愧疚能让人加倍补偿,太沉重的愧疚让人不想面对。

    上书皇帝是柳娘做惯了的事情,她擅长以情动人。有秀王往日的安分守己打底,只盼皇帝和宗人府不要为难。

    做完了能做的一切,柳娘静静的等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坏的结果就是以幼子为名缩减封地,宗室不会同意秀王除爵,有子却除爵,开此先例,老朱家再无宁日。减少封地也没关系,曾经一无所有的贫家女也能闯出自己一片天,天无绝人之路。

    新年之前,皇帝终于下了决定,皇帝亲笔书写了“祭祀怀秀王碑”。礼部和宗人府也传来旨意,秀王的谥号被定为“瑞安恭荣”。瑞为吉兆,安为定性,恭赞其态度,荣体现他的出身,在藩王谥号中,是难得的美号。

    与秀王谥号一起下来的,还有封朱佑檏为第二代秀王的圣旨,宗人府协同办理各项事务。

    谢天谢地,柳娘以为最好的情况就是先封世子,等十五岁之后再请封王爵,没想到一步到位了。也许是她的四条路都走通了,都发挥了作用。

    尘埃落定柳娘才敢想,大明襁褓封王也不是没有先例,只要出身够硬。朱佑檏是秀王唯一的儿子,又是原配嫡妻所出,自然有这个资格。

    喜欢明朝女人请大家收藏:明朝女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526/229122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526/229122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