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命12

推荐阅读: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丹武双绝国潮1980九星神龙诀养鬼为祸修罗剑神九域剑帝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第二日, 孙承宗如约而至。柳娘见了他, 与他深谈过后, 把京畿防卫放心的交给了这位古稀老人。

    太子从头到尾围观了这场谈话, 却依然不解, 问道:“大姐姐就这么相信孙将军吗?”

    “你问的是什么, 是不相信他的能力, 还是不相信他的忠心?”柳娘反问一句,不等太子说话,自问自答道:“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我从来信相信老将军的智慧和经验。至于忠心,你注意到没有,刚觐见的时候, 孙将军对你行君臣之礼, 对我却敷衍了事。等到最后谈完,倒也一视同仁。刚出了乾清宫大门, 孙将军就感叹‘陛下天命之主, 太子殿下雏凤清于老凤声, 因而有公主殿下。’明知道宫内遍布耳目, 这话明显是说给我听的, 孙将军既然站在大义一方, 当然会尽忠。”

    说白了,孙承宗也许对自己这个公主辅政有想法,但现在情况危急, 皇帝、太子都不能挑担子, 孙承宗就不反对自己暂时掌政。

    有孙承宗在,不担心京城大军兵临臣下。现在锦宁前线有祖大寿,四川有洪承畴,浙江有钱龙锡,京城有孙承宗,诸位大将镇守四方,天下一时还乱不起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老话果然没错。

    就在孙承宗接任京畿防卫第三天,京郊农民打着“开门迎闯王”的旗号反了。如今第一代闯王高迎祥已经死了,李自成继承了闯王名号,却没有闯出名声。李自成如今被洪承畴打得丢盔弃甲,躲在蜀中的山中无以为继。又恰逢蜀王叛乱,柳娘不得不猜测,蜀王与李自成有什么关系?无人可以引导,京畿百姓怎么就想开门迎闯王了?

    柳娘的改革在京城周边监控最严,在山西、在浙江都有成效,没道理在京畿不起作用。宗室和地主退出的大量土地分给了农民,番薯四个月就可以收获,完全能够填饱肚皮。柳娘以为农民是最实在的,吃饱肚皮就不会跟着造反。但她忘了,实在的另外一面就是愚蠢可欺。随便什么人一煽动,百姓盲目从众,就忘了是谁给他们的土地、良种。

    论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柳娘在乾清宫书房叹息,现在什么感慨伤怀都可押后再说,最重要的是平乱。

    就发生在京畿周围,影响太坏。

    孙承宗一身轻甲站在大殿上,拱手道:“太子殿下,如今京畿守备军不可轻出,实在调不出人手镇压暴民。”

    “孙将军手中真的抽不出人来吗?素闻将军会练兵,带出来的都是以一挡百的百战之师,京郊叛乱乃是普通乱民,只需千人就可剿灭。”太子着急道,这可是直接威胁他们的生命,比什么蜀王叛乱、东林党人造反都直观多了。

    “禀殿下,实在抽调不出。老臣无能,还请殿下再遣他将。”孙承宗还是不应。

    太子有些失望,看了看柳娘,柳娘曾经对孙承宗赞誉非常,太子还以为这一位如同小说演义中无所不能的“郭子仪”呢。太子被柳娘叮嘱过不能肆意插手军政,孙承宗不应,太子也不勉强,只道:“孤明白,还请老将军严守京城门户,孤与父皇安危就教给您老了。”

    孙承宗和太子商议政务的时候,柳娘一句话也不说,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全力向孙承宗表达自己不愿干政,只是迫于无奈的意愿。可他们谁都知道最后还是柳娘杀伐决断,拍板定案。

    单单一个态度,就博得孙承宗许多好感。孙承宗谦虚不敢,和太子寒暄几句才退下。

    “大姐姐,能不能用锦衣卫?”太子问道。

    “你还嫌锦衣卫在朝中名声太好了吗?”柳娘如今给锦衣卫洗白最重要的渠道就是下层百姓,读书人群体想来厌恶特务机构,是不可能为他们说好话翻案的。锦衣卫从来针对的是官员、士绅,若是再掺和到镇压百姓上,真实是刷石灰都洗不白。

    城外的有形的叛乱好压下去,城内去突然谣言四起,说蜀王已经和浙江东林党人接头,沿长江而下,连成一片,南方大片城池落入他们手中。关外大清铁骑也绕过了锦宁防线,直逼京师,京中皇室要成瓮中之鳖了。

    谣言有鼻子有眼,连具体战报和江南传来的檄文都有。一群百姓围在茶楼、街角交换着小道消息,被锦衣卫或者官府驱赶,瞬间跑的人影儿都没有。信息却在城中广泛传播,总有人信誓旦旦的说“我二大爷的小舅子的表弟在浙江做船工,他亲口说的。”或者“锦衣卫来抓人不就是不打自招吗?若是假的这么兴师动众做什么?”

    一时之间城中人心惶惶,人人都在思考退路。

    “大姐姐,怎么办?城中谣言流传太快太广,再不清理就要生变啊!”太子急得直抓后脑勺。

    “放心,东厂和锦衣卫已经查出幕后指使了,今晚就能收网。”柳娘对京师掌控森严,一时之间出了这样反常的事情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很快建立好的应急机制就启动起来,查到幕后主使并不难。

    难的是人员太多太杂,分辨不易。怕大量误伤百姓,引来平民恐慌,柳娘把宫中得用的人都派了出去,然而,这也许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亥时,更鼓已响。柳娘和太子还在乾清宫推演政策,研究守城方略。坤宁宫来人请他们去吃夜宵,这些日子周皇后心疼他们两个操劳国事,总为他们准备夜宵。

    柳娘完全没有防备,带着太子安心走入这个圈套。

    到了坤宁宫中,周皇后斜靠在贵妃榻上,身上搭着一床薄毯子,正在小憩。只有长平笑颜盈盈的坐在桌边,见他们俩来了,笑着迎上来道:“大姐姐、太子哥哥来了,母后等不及先小睡片刻,夜宵在桌上,母后说不用等她,你们先用。”

    “让母后等着,倒是我们不孝了。”太子叹了一句,声音压得低低的,怕吵醒周皇后。

    柳娘却没理她,长平前几日才发了通邪火,柳娘想给她个教训,让她冷静冷静。

    两人坐在桌前,慢条斯理的准备用膳。长平似乎也知道自己不讨人喜欢,安静的坐在离他们较远的桌角边。刚坐下,太子顺嘴问了一句:“炯儿呢?”

    “他先睡了,大姐姐和太子哥哥忙得太晚了,母后说不用等他,你们先用。”

    柳娘悚然而惊,立刻警觉,身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是突然之间如闻雷击,眼前的一切都好像慢镜头,每一个细节都异常清晰,眼前的青花瓷小碗看的异常清楚。电光火石之间,柳娘打落太子的粥碗,大喝一声,“退!”

    柳娘扯着太子的衣袖,拉得他一个踉跄倒在地上,刚刚他们坐的位置,无端出现一支小箭。柳娘回身,掀翻桌子作为屏障,拉着太子躲了进去。实木餐桌太过沉重,柳娘一掀,就压着长平的左脚。长平惊声尖叫,声震云霄。

    太子下意识就要去拉长平,柳娘一个耳光刮过去,“你疯了,她是内应!”

    瞬间太子也反应过来了,怪不得内殿没有宫人,以前他们来的时候不喜欢宫人伺候,但坤宁宫大宫女太康总是要过来请安的。还有周皇后每日都会等着他们回来,怎么今天突然先睡了。

    “不知母后……”太子红了眼眶,也不知道他们刚才以为睡着的母后是昏迷了,还是……遇难了。

    刺客没给他们说话的时间,箭支不管用,从柱子旁的布幔中奔出两个宫女打扮的刺客,朝着两人扑过来。

    柳娘把太子往刺客反方向一推,喝道:“高启潜在门外!”自己反身冲了上去,和刺客斗在一起。

    柳娘反身抽出靴子内的匕首,自从浙江造反的消息传来之后,她就一直在身上备着武器。幸好宫中管理严格,藏匿不易,刺客数量不多。若非今日她把大量人手调出去,也不会被他们找到漏洞。

    柳娘几辈子的经验和自律,杀人这两个刺客还利落。只是柳娘没想到这两个刺客不是最后的人,在柱子后的布幔中还藏着一个。

    明明冲出来的刺客之一身上帮着袖箭,可一支黑黝黝的箭支却依旧从柱子后射了出来,直扑太子后心。

    “小心!”柳娘这才知道原来人在危机之时真的说不出什么高明的言语,她以往还嫌弃电视剧里主角在关键时刻都只会喊一句无用的小心,这时才明白嗓子能发声已经是心理素质强悍了。

    柳娘发狠,拼着大腿被划一刀,反手解决的两个刺客。正要去救援太子,却眼睁睁的看着黑色箭支没入爱子太子后心。

    躲在布幔后的刺客一击得中,即可奔逃,踹烂窗户跳了出去。

    柳娘却管不得了,几步跳到太子身前,察看他的伤势。只见太子双目紧闭神情痛苦,柳娘以为自己十几年的努力都要翻盘重来了。柳娘跪坐在地,颤抖着手在怀里掏药瓶。

    “咳咳……”这时候倒在地上的太子却突然咳了起来,蓦得吐出一口淤血,虚弱道:“多亏大姐姐逼我穿上金丝甲。”

    柳娘虚脱得跪在地上,手中的药瓶都拿不住,缓缓滚落一旁。

    这时候世界才重新变得有声起来,柳娘发现自己的大腿正在渗血,把厚厚的冬装都浸透了。旁边长平还在哭泣尖叫,哭喊着救命。

    说时迟那时快,言语总是累赘,事实上从柳娘掀桌到刺客突袭只在一瞬间。

    警察总是来得最迟的定律在此时也适用。等最危险的时候过去了,高启潜和太康才急冲冲跑进来。

    高启潜跪地道:“太子殿下饶命,公主点小饶命。”

    刚刚从窗外跳出去的刺客尸体也被拖了进来,“刺客已被击杀!”

    “先说怎么回事儿。”柳娘一边拨掉太子身后的箭支,一边下命令。箭支没有穿透金丝甲,只是力道太大,冲得太子内脏受伤才有那一口淤血。

    “救我!救我!”一旁被实木餐桌压着的长平凄厉哭喊。

    太子原本半躺在柳娘怀中,两人都狼狈的坐在地上,太子拉了拉柳娘的衣袖,柳娘会意,道:“先清理坤宁宫,招太医,看看母后怎么样,给太子诊脉,救长平,验一验宵夜。”

    “先给大姐姐裹伤。”太子补充道。

    命令接连而下,宫人內侍迅速动了起来。

    大队人马冲入内殿,四处清理保证无漏网之鱼。太子被高启潜扶到完好的椅子上坐着,太康先扯了衣袖当绳子,绑住柳娘大腿伤口上方,压迫止血。宫女们去扶长平,却发现实木大餐桌实在太重了,三个宫女合力都抬不起来,也不知柳娘当时是怎样的潜能爆发,瞬间掀翻了桌子。

    后来还是孔武有力的內侍抬起桌子,几个宫女才把长平救下。在长平的袖子里,宫女们发现了匕首。不言而喻,长平是知道这场刺杀的,或者她就是谋划者。

    太医的到来验证了这一点,夜宵里有毒。

    太医院的太医几乎都来了,皇帝在坤宁宫养病,太医对这里很熟悉。一批人给太子诊脉,一批人给柳娘裹伤,另一批人给周皇后看诊。

    此时太平也知道事情严重性,不敢仗着自己公主身份吆五喝六,腾得眼冒金星、冷汗滚滚也不敢再叫一声痛。

    一旁的太子看不下去,吩咐太医去给她看看。

    柳娘却突然想起来,问道:“炯儿呢?”

    “是啊,炯儿呢?快去找!再去田贵妃宫中看看,小四和小五呢!”太子也反应过来了,若是刺客要刺杀皇族,他们几个孩子才是最危险的。

    田贵妃的盛宏因皇帝倒下而终结,但她还育有两子,虽然田贵妃识趣缩在宫中闭门不出,但柳娘掌权后未在物质上亏待他们母子三人。

    有內侍应声而去,坤宁宫中气氛又紧张起来了。

    不一会儿就有人抱着朱慈炯过来了,道:“三殿下在偏殿睡着了。”

    “快让太医看看,是睡着了,还是昏迷了。”柳娘着急道。

    朱慈炯这边还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为周皇后诊治的太医就回禀道:“启禀两位殿下,皇后娘娘乃是误食迷药昏睡,并无大碍。待臣开一副醒神汤,即可醒来。”

    “快去抓药!”

    不一会儿朱慈炯的诊治结果也出来了,和周皇后一样。

    “四殿下和五殿下安好,多谢殿下垂问,贵妃娘娘已经带着两位殿下安寝。娘娘吩咐奴才向太子殿下、公主殿下问好。”田贵妃宫中掌事大宫女前来禀告,柳娘和太子也没留她说话,只道:“也向贵妃娘娘问好。”

    不一会儿,药熬好了,周皇后和朱慈炯服药,片刻之后就清醒过来了。

    看着这满殿的狼藉,看着受伤的儿女,周皇后吓得直掉眼泪,太康在一旁小声讲解事发全过程。

    一片混乱之中,长平还在小声抽泣。

    她的脚被沉重的实木桌子砸断了,太医为她诊治,却无从下手,疼得直哭。

    柳娘一拍桌子,道:“先止疼!”

    太医也不是傻子,能混宫廷的都有眼色,太医也明白长平公主牵扯谋逆,还不知顾了今日有没有这个人。麻溜下了狠药,不顾日后后遗症,暂时给长平公主止疼。

    柳娘确定内殿安全之后,挥退了伺候的诸人,殿内除了他们母子五人,伺候的只有高启潜和太康。

    长平缩在地上,抱着自己的断腿痛哭,柳娘一杯残茶泼过去了,迎面泼她满头满脸,怒道:“你还有脸哭,说!”

    周皇后坐在上后,见柳娘行为粗暴想说什么,喏喏动了动嘴唇,却什么也没说。她明白,若是长平参与谋逆,刺杀太子、柳娘,长平极有可能保不住性命。都是自己的孩子,周皇后决心等事情弄清楚之后,再决定为谁求情。

    喜欢明朝女人请大家收藏:明朝女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526/229123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526/229123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