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妃20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柳娘坐月子也会洗澡, 这大约是独树一帜的, 从第一次被阿孟她们跪在地上死谏, 到现在习以为常。柳娘生过三个孩子, 身体还这么好, 阿孟等人也接受了月子可以洗澡, 只要保证不受寒的理论。

    柳娘打理好仪容, 不一会儿,燕王就带着朱允熥进来了。

    朱允熥梳着总角,头发上缠的是金丝坠珍珠的发绳, 怯生生的看着柳娘。

    柳娘走到他身边,笑着拉过他的手,问道:“允熥还记得婶婶吗?”这次进京, 她还没见过朱允熥。太子在朱雄英夭折之后, 把他看得更紧,现在也有丧事容易冲克小孩子的说法, 柳娘一直忍着没去见他。

    “婶婶。”朱允熥乖巧喊人, 但看他懵懂的眼神就知道他分明不记得了。

    “允熥别怕, 我不仅是你的婶婶, 还是你姨妈, 你小时候婶婶喂你乳汁, 你腰上带的玉佩也是婶婶送给你的。不记得没关系,以后你随婶婶去北平,有弟弟陪你玩儿, 有更多好吃的好玩儿的等着你。”柳娘抚摸他的小脸蛋。

    “允熥听婶婶的。”朱允熥生活在宫中, 即便年纪小也精通礼仪,进退有度。

    小孩子刚到陌生的地方都会害怕,柳娘见他有些紧张,先让人带他下去歇息了。

    燕王却高头大马的坐在上首,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柳娘房中温度高,他早已脱了袍,也不看柳娘,自顾自高昂着头。

    柳娘轻笑,亲自端了茶来奉给他:“燕王殿下高明,妾身自愧不如~~~”

    “哼!”燕王接过茶满饮,笑道:“这回知道本王的厉害了?直愣愣横冲直撞有什么用,本王出马半点儿唇舌没费,还是太子主动送他到北平的!”

    “知道,知道,佩服,佩服。”柳娘学着戏台上的小生给他行礼,道:“家里的大事儿不都仰仗王爷嘛!王爷英明神武、手段高明!王爷进退得宜,有古贤人风范!王爷……”

    “得得得,打住!别以为灌迷魂汤就能逃过惩罚去~”燕王轻点她的鼻子,他们说好,若是燕王能不惹皇帝、太子生气接朱允熥到北平,柳娘就任他处置——在床上。

    燕王看孩子都生过三个柳娘羞红脸,得意的哈哈大笑,完全没有占人便宜的自觉。这事儿若不是柳娘挑破,又唱了黑脸,他跑去□□脸哪儿有这么容易?况且这事儿,还只能燕王这亲兄弟、亲儿子去说才合适,柳娘怎么说都不管用。

    “办成这事儿,我心中就踏实了,他日见着姐姐,总算能和她交待了。”柳娘轻叹。

    “放心,太子妃必谢你。”燕王搂着柳娘,十分肯定道。燕王心想,他却和王妃不同,王妃一举一动皆出自姐妹情义,自己算计的却是日后。而今太子长子庶出,太子继位之后,储君之位定有另一番纷争。父皇已经定了继承之法朱允熥的胜算比谁都大,若是日后皇帝由他教导长大,燕王府在帝国北疆将屹立不倒!

    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我们能做的,不过朝着自己预估的未来不断积蓄力量,不断努力。

    此次离开京城,柳娘有两大收获,一是朱允熥这个太子嫡子随他们走,二是徐达被遣往北平戍守。

    皇帝一直没有放弃彻底剿灭北元势力,让黄金家族的血淹没在大漠风沙之中。徐达是仅存的老将,由他坐镇边防,教导而今还欠缺经验的燕王,是皇帝对国家边防最大的重视。

    这段日子几乎是柳娘最快活的日子,父亲、哥哥、丈夫、儿女、侄儿,所有的亲人都围在身边。燕王如饥似渴的跟着徐达学习军略,有大明开国第一武将教导,机会难得。朱允熥也很快适应了北平的身后,也许他真的和皇宫犯冲,到了北平,在柳娘的调理下,很快就被朱高炽他们同化,壮得像头小牛犊!

    “婶~娘,看,快看我打了什么?兔子!黑的!纯黑的!给娘做围脖!”远处朱允熥骑着矮脚马飞驰过来。到了北平之后,朱允熥才知道什么是快活日子。他对母亲所有的幻想都能在婶娘身上找到,可惜那只是他是婶娘。所以朱允熥无师自通学会了变化音调,总是喊“婶~娘”,调子拖得长长的,婶字很轻,娘字又重又长,听起来,可不就和“娘”一样吗?柳娘纠正不过来,后来他就干脆自暴自弃直接喊娘了。

    “哟,准头不错,小□□挺顺手的是吧。等你再高一点儿,婶娘送你一汗血匹宝马、一把百炼精钢宝刀!”柳娘笑着赞他。

    “真的啊!谢谢娘!我要乌云生下的小马驹,我从小养,养大才和我亲……哎呦!”话还没说完脑袋上就被敲了个毛栗子。

    “喊什么呢!说过多少次了,叫我婶娘,若不愿意,叫姨妈也成,让人听见成什么样子!”柳娘嗔怪。

    “这有什么,皇祖父还收养过侄儿做养子,姓氏都改了,等到成年再改回去。在我心里婶娘就和亲娘一样,让我叫一声娘怎么啦?”朱允熥满脸不高兴,“阿炽有娘、阿煦有娘,永安姐姐、永平妹妹有娘,连小不点儿阿燧都有娘,就我没有!”

    “你娘在天上看着你呢,我是你娘的妹妹,是她托付照顾你的。你娘是这世上最漂亮、最温柔、最贤惠的女人,等你百年后在天上见了她,就知道她比我好。”

    “哼!说来说去不就不想让我叫娘吗?我偏叫!”朱允熥把兔子往地上一掷,甩袖就走。

    柳娘一个健步拉住,叹道:“怕了你!叫吧,叫吧,在北平喊两声无所谓,若是到了京城再叫,你皇祖父该下旨问罪了。”

    “嘿嘿,娘放心吧,我保证!”

    “明年你们就该去京城上学了,到了那儿可要好好守规矩,称呼上也要注意,到时候只有你们两兄弟在京城,万事小心为上。”柳娘一想到送孩子千里迢迢上京城就忍不住担心。

    “我不想去京城,能不去吗?”朱允熥低头嘀咕。

    “你呀,当初来离开京城的时候,一个人躲在马车里哭,问我‘是不是皇祖父和父亲不要我了’,劝了无数好话,说等你到年纪就入京上学才哄住,可怜巴巴的样子还历历在目。现在又不想离开北平了,等到了京城,见识了那儿的繁华之后,说不定就忘记北平啦!”

    “娘胡说,我才不会忘了北平!”朱允熥让柳娘说的不好意思低下头,那时候是他还小,不懂事,现在他已经是大人了!父亲有了新太子妃,也有了无数新儿子,应该不记得他了吧。听说皇长孙朱允炆纯孝仁善,最得太子欢心。他的太子父亲,是不是忘了还有个儿子在北平?

    多亏柳娘不知道他的内心活动,不然肯定嗤之以鼻,大人,只能骑矮脚马的大人吗?

    “好啊!又在这人躲懒,难道是知道赢不了我,先找娘撒娇来了?”朱高炽同样骑着矮脚马疾驰过来。

    “我会输?我这当哥哥不教教你,你都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朱允熥立刻跳脚反驳,完全忘了刚刚的愁绪,跳上马背,又去林子里晃荡了!

    看着两个有模有样的小家伙,柳娘心中安慰,把喜文厌武的朱高炽教育成文武双全的继承人,她废了无数心血。这次打猎只有朱允熥、朱高炽、永安、永平他们是个年纪稍大的孩子跟着出来。

    北平的天空是这么蓝,阳光是这么暖,一切都美好极了。

    一阵马蹄打破了这样的宁静,一支小队疾驰进了猎场。柳娘马上严肃起来,燕王出关清扫元朝残兵,徐达也启程回京都了,她带着一家人到城外三十里的猎场散心,这里有树林、草原和湖泊,是难得的休闲之地。

    一切她都安排好才出来的,什么事儿值得出动黑甲骑兵送急信?只有燕王和徐达了。是燕王遇到了强兵,还是徐达的背疽复发了?

    那队骑士在离柳娘三十步远的地方下马,由于疾驰急停,马头高高扬起,嘶鸣不已。

    骑士小跑着过来,单膝跪地奉上书信,道:“启禀王妃,魏国公病重返回!”

    “快,快!”柳娘吩咐人吹响号角,让深入山林游猎的孩子们回来,又吩咐随侍诸人,“收拾东西,我们先走,笨重东西直接丢弃,先走,快回!”

    山林里朱允熥、朱高炽和永安、永平四个听到号角声,在侍卫们的簇拥下小跑出来。

    “不必停,直接走!魏国公病重返回王府!”柳娘已经骑在马上等他们了,柳娘打马过去,把最小的永平拎到自己马背上,飞驰而去。随行侍卫道一声得罪,分别把几个骑矮脚马的小主子拉到自己马背上,跟着启程。

    柳娘红着眼眶进了燕王府,西院卧房中,曾经挥斥方遒、激战沙场的赫赫战将,已经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再也挥不动战刀,跨不上战马。因病在背上,他甚至不能舒适的躺着,只能俯卧在床上,拿枕头垫着下巴,狼狈极了。

    柳娘的医术早已过了明路,直接上手诊脉、检查伤口,却发现这高烧、发炎的症状,分明是感染并发症了!

    柳娘叫来徐达亲兵,骂道:“你们怎么伺候的?本王妃千叮咛万嘱咐吃的清淡,作息规律,不许动武,注意保暖,就十六个字你都记不住!说!公爷是怎么发病的?”

    “王妃娘娘容禀,属下随国公爷到了垭子口,国公爷指着落日余晖道当年就是在这斩杀北元大将奇米蛮,执意要披甲上马去看战场残迹。属下等拦不住,找了最轻的皮甲给国公爷,可夜晚寒凉,国公爷还是病了。属下等不敢耽搁,星夜疾驰,马上回了北平。王妃娘娘,求您妙手,舅舅国公爷啊!”

    “救救救!我若什么都能救!我是个神仙!我自己代父亲得病都愿意,还用得着你求!”柳娘气道,在这个破地方提纯不了青霉素,发明不了抗生素,真感染的并发症,现代医学都救不活,而今这条件,只能等死!

    “莫说不吉……咳咳……”

    “爹,您醒了!”柳娘回身,见徐达靠在枕头上,艰难喘气。“爹,先别说话,我喂你喝药。”

    柳娘招呼下人赶紧把药端上来,徐达知道自己的身体,这药怕是不能奏效了。柳娘素来不会迁怒旁人,若非自己的病不能治,也不会气极破例。

    “趁我现在还有点儿精神,帮我写个折子吧。”徐达叹道,“先前准备的遗折,不够好。”

    柳娘泣下不能抑,搬了简易桌椅在床前,徐达念一句,她写一句。

    遗折上徐达回忆从小和皇帝一起长大的情义,二十二岁那年,皇帝回乡募兵,他欣然前往。然后他们一起相扶走过,打过败仗,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啃草根树皮撑过来。有过辉煌,张士诚、陈友谅都倒下了,最后他们终于迎来了大明。这是中原汉人盼望了近百年的翻身做主啊!徐达泣不成声,每每回想往事,只觉倍感荣光。

    可是他们的敌人不止这些人啊,北元还躲在大漠深处,大明的威胁并没有消除!徐达献上自己哭思许久的彻底清剿北元残余策略,推荐蓝玉作为主将,请陛下挥师北上,一举定功。王师捷报传来,便是他坟前的哀乐了。“只盼来世再做陛下马前卒!”

    通篇没提家人一个字,连清剿北元的国策都是提前密封好的。

    徐达一边说,柳娘一边哭,晕开字迹,忍不住偏头任眼泪流干,才能继续。

    徐达气喘吁吁的说完遗折,他趴卧在床上,嘴角口水控制不住的留出。一代名将终成行将就木的病死鬼,他才五十三岁啊!

    徐达感觉自己的舌头应不太受控制了,问道:“燕王……”

    “已经派人去通知了,来人啊,通知王爷的人去了多久,预计什么时候回来?”

    守门的小将回禀,“同时通知王爷、王妃,王爷出关不远,想必今夜能到。”

    “孩子……”

    “是,我先叫孩子们进来。”柳娘转身招呼几个孩子进屋,连还在襁褓的小女儿安成郡主都抱来了。

    徐达忍着痛,和每个孩子都说了几句话,不忍心他们见自己闭眼,让他们又回去歇息了。孩子们如何睡得着,都等在东厢。

    徐达又拉着柳娘,断断续续交待了了他一生的经验。柳娘泣不成声,京中谢夫人已经去世,若是徐达再走,柳娘就成了失父失母的孤儿。人说有父母,才有归处。徐达走了,柳娘的路只剩征途,再不能回头。徐达教导柳娘、关爱柳娘、尊重柳娘,是她所遇难得的好父亲,难道连这样的温情老天都不允许她享受得太久吗?

    到了傍晚,燕王却还没回来,徐达撑不住了,叹道:“给我碗参汤吧。”

    “爹爹!”参汤是吊命用的,真用了,就回天乏术了。

    “舍不得?”徐达努力想轻松气氛。

    “来人,上参汤!”柳娘咬牙发狠。

    徐达喝了参汤,让人把他翻过来,背斜靠在软垫上。现在他的背已经没有知觉了,徐达不想死得那般狼狈。

    等啊,等啊,柳娘把孩子们都召集到了屋中,等啊,等啊,参汤的作用让徐达忘记了疼痛,大声说着当年的辉煌。他一生谨慎寡言,在最后时刻,好似要把一辈子没说的话都说了,一辈子没有的张狂都炫耀出来。等啊,等啊,参汤的效果都过了……

    子时一刻,燕王裹挟着北平凛冽的寒风进门,扑到床边。徐达颤抖着拉了柳娘的手放在燕王掌心,来不及说一句话,含笑而逝。

    悲切的哭声响彻云霄,柳娘心想,她这一生,大约就是一个又一个葬礼,送走每个人。

    徐达于燕王偶教导之情,半师之谊,可徐达的葬礼依旧不可能在北平办理。

    燕王是藩王,不可擅自离开。朱允熥和朱高炽做使臣,亲自送徐达灵柩回京。

    皇帝哀戚不已,他与徐达的感情比常遇春更深,那是发小、同袍、属下、朋友。皇帝亲临葬礼,以表哀思,徐达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高悬在功臣庙,列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生死荣耀。

    未等出孝,当场赐徐达长子徐允恭承袭魏国公爵位。

    朱允熥和朱高炽既入了京城,便直接入学,不再回北平。

    皇帝考察了朱允熥的学识武艺,满意老四夫妻教养用心,朱允熥能文能武,关键是气质出众、落落大方,在皇帝面前也不怯场。

    太子也对朱允熥十分满意,在东宫收拾了房子,不让朱高炽回燕王府居住,就让他挨着朱允熥住在东宫。

    “回太子殿下,来时父王母妃嘱咐了,要守礼,东宫乃太子居所,我可住燕王府的。”朱高炽有模有样的拱手。

    “在北平,你不是和允熥一个院子吗?在京城也一样,东宫也有你的卧房,你和他一个院子。”太子笑道,这些年继妃李氏始终没有为他诞育子嗣,太子的嫡子,依旧只有朱允熥一人。

    “可父王母妃说要守礼……”

    “那你父王母妃有没有说要听话?”太子问道。

    “说了。”朱高炽还能怎么答。

    “那就好,去吧。”

    太子话音一落,朱允熥就拉着朱高炽小跑着去看他们的院子了。太子站在身后,看着朱允熥第一次露出笑脸,也忍不住欣慰一笑。朱允熥自进了东宫之后就没露过笑影,太子欣慰燕王夫妻养育他平安长大允文允武,可这孩子与他不亲,与东宫不亲,也是事实。太子真怕那不按牌理出牌的燕王妃,向朱允熥灌输他母妃是让东宫妃妾害死的之类的观念。现在看来还好,只是小孩子怕生,日后熟悉起来就好了。

    徐达再功高,也不过外臣,朱高炽身为龙子皇孙,明面上并不需要为外公服丧。可朱高炽还是默默吃了三个月素食,朱允熥知道原因后,也跟着吃。他喊婶娘做娘的人,怎么能和朱高炽不一样呢!

    柳娘觉得,徐达过世之后,日子过的是这么快。

    北平听不到别的声音,只有刀兵碰撞和战匹嘶鸣。北伐接连不断的进行,大元的势力一次比一次消减。

    第五次北伐,以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成功把辽东划入大明版图。

    第六次北伐,以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王庭,动摇蒙古统治根基,这是北伐中战果最大的一次。蓝玉因此大功,晋封凉国公。

    第七次北伐,皇帝能放心任用自己的儿子了,他的儿子终于成长起来,取代这些勋贵将领。此次北伐,晋王、燕王兵分两路,节制诸将,击败犯边的乃儿不花等人,悉数接受其部落,缴获牛羊马匹数十万。

    燕王以为他的一生就这样了,在最喜爱的战场上挥洒热血,等到老了,就让他的儿子继续他的征程。

    可谁也没想到,变故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大明的继承人,被所有人看好的太子,在洪武二十五年突然病逝。

    “王爷,您准备怎么办?”柳娘拉着燕王的袖子问道,这么些年,燕王和柳娘相依为命走过,共同诞育三子四女,柳娘诞育小女儿之后,就不再怀孕。燕王也未曾有过其他妾室,燕王夫妻伉俪情深在大明也是出了名的。

    “不急,不急,待本王想一想。”燕王深吸一口气,去了书房。

    柳娘也没妄想燕王能瞬间决断,不打扰他想事情,只派人往书房送来夜宵和披风就不管了。

    半夜子时,阿孟却来禀告:“主子,王爷出门了,看方向,是往庆寿寺去了。”

    “知道了,去睡吧。”柳娘在黑暗中眼睛都没睁开,片刻又睡了过去。自洪武十五年道衍和尚来了燕王藩地主持庆寿寺之后,柳娘就感觉燕王的心思越来越不好琢磨。她已经做好了燕王纳妾的准备,可燕王却一直“情深”。她以为燕王会暗示什么,他却一直任自己作为,包括关心朱允熥。

    道衍和尚、柳娘,他们互知对方的存在,可谁也没有挑破过。

    柳娘在梦中也纠结,她要不要杀了这个善于蛊惑人心的妖僧?

    喜欢明朝女人请大家收藏:明朝女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526/229124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526/229124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