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妃29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燕王兵临城下, 宫中慌乱无序, 京城也人心惶惶。新帝曾试图派人和谈, 可只有第一批和谈的人见过燕王, 剩下的人想要和谈, 均走不出京城大门。

    燕王的意思很明白, 都写在两面大旗上。“归正朔, 靖国难”两面大旗威风凛凛的悬在专为它建造的高台上。

    正朔是谁?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燕王自己,二是曾经呼声很高的朱允熥。

    可是朱允熥已经消失了, 新帝围了大功坊将近一年,据说朱允熥就躲在里面,可谁也没见过他。一到战时, 乱七八糟的流言甚至自相矛盾, 有人说朱允熥死了,有人说朱允熥投靠燕王了, 也有人说朱允熥在西南起兵了。即便认为他躲在大功坊的人, 也没想到他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京城, 开了金川们迎燕王入城, 如此闪亮登上了历史舞台。

    朱允熥带着一队约千人的人马, 打开了金川门。

    “报——”报信卫兵拖着长长的调子, 禀告道:“启禀陛下,吴王开金川门,迎燕王入城!”

    “吴王?”新帝左右环视, 见左右大臣皆慌忙, 自顾不暇,长叹道:“吴王!徐家果真骗了朕!吴王就在京城,就在京城!”

    新帝跌足而叹,原本还站在朝上的人却轰然散开。原本这个时候还来上朝的人,都是没有地方可去,期盼着天降神迹的人,可一听吴王出现,开了金川门,燕王也马上就要入城了。这些人就再没有陪着新帝感叹的闲心,纷纷自找出路。

    此时围绕在新帝身边的只有齐泰和黄子澄,齐泰一看群臣的表情,拉了新帝就往后宫走。现在这些人,疯了一般想要找出路,新帝是最好的投名状。忠于新帝的人自然认为燕王是乱臣贼子,可忠于燕王、吴王的人看来,新帝就是落水狗,有心人不会放过这机会。

    齐泰、黄子澄连內侍都不敢留,只因燕王素喜內侍,许多內侍在军中担任军职,建功立业。京城中的內侍依旧沿用着先帝时的旧例,“皇家奴仆”而已。

    “两位先生子去吧,待朕别过皇后、太子,当从容赴死矣。”新帝涕泪连连,他终究是败了,辜负了先帝的信任,葬送这大好河山。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大丈夫能屈能伸,吴王不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躲到而今,不就是为了一争大位吗?您有正统名分在,只要能逃出去,必有兵马勤王。吴王燕王相争,定有大战,我们还有机会……”齐泰劝道,拉着新帝换装,准备送他出宫。

    “朕不走,为江山社稷而死,死而无憾!朕且要看看,燕贼敢不敢杀朕,日后敢不敢去带下见皇祖父!”新帝眼含热泪,突然之间又热血沸腾起来,他关于江山的设想,他计划着为天下带来的福音,而今都戛然而止了。义愤填膺之即,突然生出不怕死的豪情来。

    “陛下,快走,先帝也不愿见您殒身,朝中自有忠义之臣,你还有机会。”黄子澄也在一旁劝说,他们谁也没有料到燕王能这么快打到京城来。

    “走不了!”门外突然响起一个声音,逆着光,一个身着戎装的高大男子走了进来。

    “吴王!”

    “老三!”新帝高叫一声,来人居然是消失了一年多的吴王。

    朱允熥一挥手,身后护卫捂嘴拖人,行动迅速,两个老臣直接被拖了下去,下场不言而喻。

    “你自裁吧。”朱允熥丢了一把短匕首在他脚边。

    新帝……不,他已经不算皇帝了,朱允炆相信即便他此刻死了,不论是燕王还是吴王,都不会好心让他以帝王礼下葬,“归正朔”,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承认过朱允炆皇位的合法性。

    朱允炆一脚踢开匕首,喝道:“你以为你就是最后的赢家吗?燕王引兵在城外,你既开了金川门,怎么不等在外面让那个打着正朔名号的逆贼叩拜?你也知道那是妄想了吧?他用你的名义行事,却终究容不下你。老三啊老三,我等着看你的结局和我有什么不同!”

    “自裁吧。”朱允熥还是只有这三个字。

    “不,朕是太/祖钦定的皇太孙,祭过天地祖宗的皇帝,你先败给了朕,皇祖父终究没选你。日后你会败给燕王,什么情同父子,都是假的,在这皇家注定杀个你死我活!朕等着,等着看你的下场!”

    朱允熥冷冷看着朱允炆表演,他们兄弟之间,中间隔着生母之仇,从小分隔两地,长大后为皇位斗得你死我活。两者之间,并无所谓的兄弟之情。

    朱允炆临死前的癫狂,昂首挺胸的讲述着自己的施政理想,咒骂燕王和吴王。匕首就在脚边,可惜朱允炆文弱,当此之时,他也没有捡起匕首,和朱允熥拼了的想法。

    不一会儿,有护卫走到朱允熥身边道:“禀殿下,马氏自缢。”

    “你杀了皇后?朕的儿子呢?朕的儿子呢?”朱允炆这才从悲愤得情绪中稍稍抬头,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他还有妻子,还有儿子!

    朱允熥能给他的还是那三个字,“自裁吧。”

    朱允炆跌坐在地,痛哭不已。朱允熥是让朱允炆用自己的命,换儿子的命!

    朱允炆颤抖着捡起匕首,掩面痛哭。

    朱允熥携侍卫退出房间,即便没有兄弟之情,朱允熥也愿给他留最后的脸面。都是皇家人,今日他胜了,焉知来日他会不会败。

    走投无路的朱允炆,除了自裁又有什么办法呢?

    朱允熥命人收敛尸身,不得侮辱。

    朱允熥带着人到了皇后宫中,皇后已自缢,肚子高高挺着,孕妇从不在杀伐范围之内,她依旧带着孩子死了。依偎在皇后身边的是一个才三岁的小孩子,那是朱允炆的独子。

    侍卫禀告道:“殿下,马氏临死时,赐死亲儿。”

    所以,朱允熥是骗朱允炆的,他已经没有血脉在世了,朱允熥轻轻一叹,“也好。”

    活着未必比死了舒坦,若是朱允炆有后人在,只会被圈禁中都老家高墙之内,终身不见外人,孤身一人、懵懂而死。他的母亲已经替他做了选择,就不必自己费心了。

    朱允熥这样安慰着自己,心中却止不住的悲凉,眼泪不听话的冒出来,这就是结局,失败者的结局!

    朱允熥在宫中生活多年,熟门熟路的走到乾清宫书房,翻出玉玺来。这就是皇位的象征,他们兄弟争了半辈子的东西,燕王不惜起兵,也要争夺的东西。

    朱允熥抚摸着温润玉石沉思,外面传来甲胄撞击之身,一大队人马奔行过来。

    “殿下,燕王到了。”门外朱允熥的侍卫通禀道。

    朱允熥提着玉玺出了乾清宫大门,燕王带着一干将领飞奔而来,甲胄上还有未干的血迹。燕王就这么死死盯着朱允熥,朱允熥倒提玉玺的手有些发抖。

    朱允熥看着燕王蓄须的脸,比之上次见面,燕王黑了些瘦了些,左颊还有未干的血迹,一身英武铁血之气。

    燕王看着朱允熥,这个侄儿是他亲手养育长大的,视之亲儿。

    燕王和吴王的亲卫,左手压住刀鞘,右手抓住刀柄,随时准备长刀出鞘,为自己的主君效死。

    朱允熥慢慢走下台阶,一步步走向燕王。他的护卫想要跟随,朱允熥却挥手阻止了。燕王的护卫看着一步步走来的朱允熥,手心直冒冷汗,长刀就要出鞘,却也被燕王挥手阻止了。

    这是他们叔侄之间的较量,两人眼神相对的走了过来,谁也不知道两人到底在想什么。等朱允熥慢慢走到燕王面前后,突然单膝跪地,奉上玉玺,口称:“拜见陛下。”

    吓得燕王身后护卫纷纷闪开,不敢误受此礼。

    燕王也大吃一惊,终于露出笑容,扶起朱允熥道:“好孩子,你以往都叫叔父的。”

    “叔父。”朱允熥低头,好似不好意思似的叫了一声。

    局势就这样诡异的平静下来,外面多少人引颈仰头的盼着两王之间再起兵戈,可事情突然就这样波澜不惊的平定下来,好似点燃了一个炮仗,万千期待它能炸出巨响,等啊等,却最终只等来闪烁的火花,片刻便没了踪影。

    燕王居然携着吴王的手登上乾清宫丹陛,向世人宣布:“伪帝伏诛,国难已平。”

    吴王顺势道:“全靠叔父力挽狂澜!皇祖父临终时神志清醒,想要更改遗嘱,立叔父为太子。奈何伪帝假传圣明,令天意不达储君之手。此事有宁国公主为证。还请叔父仰承天意,俯顺民情,登基为帝,以安臣民。”

    众臣看着吴王走下丹陛,行稽首大礼,心中一片茫然。武将的盔甲上还有血迹,文臣们脸上依旧是惊惶不定的表情,可他们好像突然更不上世界的节奏了。

    “贤侄快起,本王已说过,归正朔,靖国难,若论嫡子嫡孙,你才是正朔。”燕王也走下丹陛扶起吴王。

    “叔父,皇祖父留有宗法,嫡子嫡孙不能承袭时,可令兄弟承袭。小侄年幼德浅,不堪大任,还请叔父登基,以安臣民。”吴王被扶起,也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

    这时候,燕王才长叹道:“棣年少德薄,何德何能,不敢登帝位耶。”

    重臣听到这句话,才突然反应过来,这不是劝进里面的套话吗?叔侄两个在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走劝进的套路了吗?

    “王爷功勋卓著,力挽狂澜,且有先帝遗旨在,请王爷登基,以安臣民。”燕王手下将领,已经开始跟进了,识时务的大臣跟着跪地劝进。

    如此三辞三让之后,燕王终于“勉为其难”答应登基,令礼部先拜谒太庙,向天下宣布,燕王即将登基为帝。

    喜欢明朝女人请大家收藏:明朝女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526/229124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526/2291244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