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推荐阅读:悍卒斩天女总裁的全能兵王最强末世进化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帝霸生存作业外乡人的旅途穿越之直上青云篮坛狂锋之天才在左苍与咲良

    俞家老二成亲之前,俞承嗣先成亲了,当然都是在秋收过后。

    庄稼人要办喜事,但凡有选择的机会那都是选在农闲时分的,而秋收过后又占了多半。这是因为秋收过后,粮食满仓,哪怕是最穷困的人家,这个时候手头上也多少能有些钱。而今年,上河村虽然不如相距不远的下河村那般全村大丰收,可总得来说,还是收获不菲的。

    旁人家且暂不提,单说俞家好了,五亩水田十亩旱地都丰收了,较之去年还略好了几分。

    水田全是俞家人自个儿打理的,旱地则是赁出去了九亩,只留一亩自家耕种。因着今年收成不错,俞母又铁了心的将水田出产的稻子全卖了,丁点儿都没留下来,足足卖了三十贯钱。

    这个价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等于一亩地就收益了六贯钱。

    可惜的是,旱地就没那么值钱了。赁出去的九亩旱地,俞家这头只得三成的收成,在留下了自家的口粮后,全数卖掉也不过才五贯钱。至于自家耕种的那亩地,出的是蔬菜瓜果,都是乡下地头人人都种的,便是拿去城里卖,也卖不出多少价来的,再说了,家里还有两场喜事那般,只怕到时候地里的蔬果也就堪堪够用。

    秋收过后,村里人并没有立刻闲下来,或是借了牛车将粮食运到镇上、县里卖掉,或是寻几个伴儿,三五成群的进城打短工。这会儿离冬日还有小半年呢,虽说他们这儿秋收之后也能种些类似于白菜之类的抗冻的蔬菜,可这些事儿家里的婆娘老人孩子就能完成,壮劳力自然是想着尽可能多赚些钱好贴补家用。

    因此,等俞承嗣成亲那日,村里反而没多少人来赴宴了,即便来的,也都是老弱妇孺,敞开肚子吃也吃不了太多。

    见了这情形,俞母心头略微好受了点儿,可回头听了俞承嗣的叮嘱,她又愁上了。

    原来,俞承嗣寻的这门亲事,虽然本身是住在镇子上的,可他们家在县里头还有一门贵亲,且城里人的习惯跟乡下不同,尽管也有在家里办喜事儿的,可办完喜事儿之后,却仍会邀请几个至交好友去酒楼小聚一番。

    可以这么说,自家办喜事请的是亲眷长辈,而成亲之后去酒楼小聚的则是同窗或者同辈的兄弟、朋友。这等于就是说,一场喜事要花两笔钱了。

    俞母本想说,城里人既是这般讲究,就叫他们讲究去好了,横竖上河村就这么个规矩,哪里还有再上一回酒楼的道理?偏俞承嗣不认可,他和大舅子二舅子皆是同窗,且他大舅子早在几年前他头一回下场考秀才时,就高中了。二舅子比他还小两岁呢,今年也考上了。至于他那老丈人,更是在县学里头任教,若非他本人一表人才,学问也不错,人家还未必看得上他呢。

    母子俩是各有各的算计,偏生俞母在其他子女跟前立得起来,却始终拿这个引以为傲的长子没法。在俞承嗣同她细细掰扯了一番后,她终还是认了。

    不认也没法子,大儿子要脸面,总不能叫他在亲家以及同窗跟前丢脸吧?幸好,这段时日天公作美,打下来的粮食早早的晒干,皆卖了个好价,总算手头上还算宽裕。

    连精细粮带粗粮卖得的三十五贯钱,以前她先前硬生生从牙缝里抠下来的五贯钱,全都拢在一起,俞母是数了又数,算了又算,可惜她算账本事极佳,因此数来数去也没多出哪怕一文钱来。

    俞承嗣的喜事,在村里自然是算的是一等一的,索性来人不算多,除了后头俞大伯娘一大家子外,也就俞氏一族来了人,且多半都是一家派几个人过来,连帮忙带吃酒的。可便是这样,俞家还是摆了足足二十桌,由此可见上一次的情况有多离谱。

    自然,身为亲妹子的俞小满也是必须到场的。

    万幸的是,俞小满已经习惯了,掐着点儿来,提前跑路,横竖这一带的规矩并不限制外嫁女。等于说,你要是愿意来娘家帮忙,人家自是高看你一眼,反之你若不愿意,最多也就在背后说两句闲话,兴许还有人觉得高兴,毕竟要是搭了把手,回头还得分走一些剩饭剩菜呢。

    尽管俞小满完全没有这个打算,可俞大伯娘却是这么想的,只恨不得带着儿媳妇儿、闺女、孙女,霸占了整个灶间,顶好再哄得俞母杀一头猪。当然,后头那个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俞母又不傻,半大的猪呢,杀了剥皮剔骨后,有没有一百斤都不好说,二十桌酒席,一桌五斤,回头她保准连丁点儿猪下手都捞不到!

    有了前次的教训,俞母提前将吃食备好,丁点儿多余的都没有,横竖大不了把整个灶间给搬空了,总不能跑去开粮仓吧?不单是吃食,她连油都没准备多少,倒是粗盐特地备了一大坛子。

    粗盐特别咸,吃多了齁得慌,就算是俞大伯娘再怎么想占便宜,也不可能往死里放盐,真要这样,坑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当然,俞家也备了些肉,多是猪皮、猪下水一类的,没有丁点儿大肉。好在蔬菜瓜果有的是,便是不提自家出产的,客人来了肯定是要带点儿贺礼的,正是秋收,送啥都比不上送蔬果来得划算。

    而俞小满这边,送给大哥俞承嗣的礼物自然就没必要多想了,各色野果子装一筐,再拎上两条大鲤鱼,齐活了!

    等到了俞家,正好赶上吉时,只是俞家准备的喜糖不多,她来得晚了点儿,愣是连一颗都没得。好在她也不缺那口糖,只同展易站在一道儿,看着俞承嗣和新婚妻子在正堂拜堂成亲。

    头一次看人成亲,俞小满觉得挺稀罕的,只是这年头爆竹是稀罕玩意儿,乡下人办喜事并不买这些,而是雇佣了七八个人在门口吹拉弹唱的,倒是挺喜庆热闹的,也有小孩子在围观的人群里钻来窜去,在引起阵阵惊呼声的同时,还夹杂了一些大人骂自家小孩的声儿。

    俞小满由衷的表示,确实很热闹,真的特别热……闹腾!

    才在心里吐槽着,她就感觉自己的手被展易拽紧了。不解的抬头望去,迎面却看到展易充满了愧疚的神色。

    这是啥意思?愧疚不能给她一场这般闹腾的喜宴?俞小满心里微微一叹,说不遗憾肯定是假的,哪个未嫁的少女没有一个洁白完美的婚礼梦呢?可惜,她心目中的婚礼跟眼前这情况差得太多太多了,本就不喜热闹的她,虽然打从上辈子就极为向往田园生活,可真要是有选择的话,她更喜欢教堂婚礼。

    横竖都是不成的,所以也没啥好遗憾的。

    当下,俞小满反握住了展易的手,悄悄的叫他看院里头靠东厢那头的廊下。

    那里摆着一溜儿的大樟木箱子,占据了小半边院子,足足有十六个。这会儿,每个樟木箱子都是打开的,旁边自是有新媳妇儿的娘家人守着,不过也没人会真的上前拿,最多也就是凑上前去一面看一面啧啧称奇。

    凭良心说,俞家这儿媳妇儿娶得一点儿也不亏,虽然依着城里嫁娶的规矩下了聘礼,比俞家老二还高了一倍有余,可人家是真将闺女当成宝儿,不单聘礼尽管纳入嫁妆里头,还给归整了一份厚厚的嫁妆。哪怕俞小满并不怎么懂那些嫁妆的价值,光听旁边人砸吧嘴说的话,也大概能知晓一些了。

    听人说,单就是这十六个大樟木箱子就值好几贯钱了,里头还有不少首饰、布匹、衣裳、器皿等等,估摸着这份嫁妆能值当个近五十贯钱。

    何止不亏,赚大了。

    呃,应该是俞承嗣赚大了,想也知晓这新媳妇儿的嫁妆是属于她自个儿的,最多就是给自家夫君和孩子用,肯定不会拿出来贴补家用的。尤其俞承嗣素日里都是住在镇上的,想来最多在村里住上两三日,就该回镇上去了。到时候,恐怕俞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待看着新媳妇儿给公婆敬了茶,被领着去了东厢那头,俞小满就没跟着一道儿进去看。

    东厢再大能有多大?外头几十上百号人等着看热闹呢,当然还是有部分人跟俞小满一样没有凑热闹的心,譬如上回劝她早点儿生孩子且一定要生儿子的二堂姐,人家早早的就入座了,只等着开席呢。

    见生不如见熟,看着展易往男宾那头去了,俞小满索性坐到了二堂姐身畔,这会儿饭菜还没上来呢,多半座儿也都是空着的,就是摆了不少空碗空盆,旁边还有小孩儿帮忙看着。

    然而,俞小满啥都没带,经历过一回后,她已经很清楚以她的手速是决计抢不到第二筷子的,那费劲儿带上碗筷只为了吃一筷子菜的意义在哪里?还不如就应付一下坐会儿,等回头离了村子,去镇上逛一逛,顺便吃顿好的。

    “满娘呀!”

    二堂姐这人没啥不好的,根据原身的记忆,也从未干过坏事,最多就是眼皮子浅,但凡上人家家里吃席,都死命的盯着那些剩饭剩菜。除此之外,小时候还曾经帮着照顾过年幼的满娘和秋娘,毕竟俞家这头上面一串哥哥,全都指望不上,俞母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拿了俩杂面馒头叫侄女帮着看孩子。

    这活儿,二堂姐干了好多回。

    因此,俞小满很是摆出了一副乖巧的模样听二堂姐唠嗑,也许说是老调重弹更为恰当一些。

    什么赶紧开怀啊,年纪大了就不好生了;什么酸儿辣女,多吃点儿酸的东西才能生儿子;什么闺女那就是赔钱货,养大了也是别人家的;什么她生了仨闺女,受苦又受罪,她夫家弟媳妇儿头胎就生了儿子,婆婆把脸都笑僵了,嘴巴差点儿都没合拢……

    俞小满一面老老实实的听着,一面默默的盘算着开席的时间。尽管她对二堂姐并不算很了解,可她仍然坚信,等饭菜一上桌,那位一定顾不上她了。

    事实果然如此。

    等一开席,除了俞小满之外的所有人都如同土匪下山一般,冲着饭菜红着眼睛就杀过去了。不过眨眼之间,原本满是饭菜的盘儿盆儿里已是一片狼藉。

    得了,赶紧跑路吧!

    随口跟二堂姐道了别,俞小满颠颠儿的离了席,跟同样提早退席的展易成功会师。

    结果,他俩仍没跑成。

    俞家老二跟在展易后头,叫俞小满慢点儿走,他进屋拿个东西。片刻后,他就拎了两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出来了,直接递给了展易,开口说话时,却是向着俞小满的。

    “这个是秋收后赶着编出来的,你不是喜欢吃鱼吗?背篓抓鱼不方便,这个是我管人家要了样子,你瞅瞅能使不?”

    他们这一带并不流行用渔网,一是本身吃鱼的人也少,没有专门捕鱼的渔夫,二是像这种用竹篾子编的类似于前头筐后头网子的东西,打鱼容易得很,就是一次打不了几条鱼,自家用是绝对够的。

    俞小满起初一愣,低头一看就喜欢上了。

    你问为何?因为这东西底部有个专门放鱼饵的小袋,当然不是真的袋子,而是可以松开小口子将鱼饵放好后,再系紧。到时候放到水里,不容易甩脱,又能诱使鱼儿往底部钻,格外的实用。更有意思的是,这东西的开口是属于容易进却难出的,只怕纵是鱼饵吃完了,想要逃跑也难得很。

    “这个好!到时候只要把它放到水潭子里,过一会儿再捞上来就成了,不耽误干活儿。”俞小满心道,而且只要她象征性的弄点儿所谓的鱼饵,等想吃鱼了,都不必亲自往水潭那边跑,展易就能很方便的抓鱼。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她二哥的这份心。

    “谢谢二哥!回头你成亲了,我也送你一份礼!”

    “送啥礼,不然你回头也给我拎几条鱼来?深山里没人去,那边的鱼好抓吧?”俞家老二清楚的知晓自家妹子打小别说抓鱼了,那是连河边都一次没去过的。谁叫他们家早早的打了井,吃水用水都方便极了,抓鱼的活儿妹子铁定不成。

    俞小满倒是没想到她二哥完全没看上她的捕鱼手段,因而只点头道:“对,山里有好多鱼,都没人抓的,也不怕人。”

    得了这说法,俞家老二倒是觉得自己猜对了,就算抓鱼的人不是妹子而是妹夫,也不代表妹夫本事大,而是鱼儿太傻了。

    可怜的是一旁站着没吭声的展易,他很想说,山里鱼是多,可真没那么傻,机灵得不得了。转念一想,好像用鱼叉叉鱼是难了点儿,用篓子似乎真的挺容易的。难不成,问题就出在工具上头?

    兄妹俩没说几句话,就先分开了。

    ……

    走在村道上,感受着同上次完全不一样的风景,俞小满颇有些唏嘘。

    她从上辈子起就极爱田园风光,这也是为何她一发现外挂一般的灵泉后,直接改念农业大学,毕业后又毫不犹豫回了乡下的原因。

    只是,她上辈子的家乡跟如今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没有人家会真的靠那几分地过活,有多半人家都搞起了农家乐,或是种些反季水果、大棚蔬菜等等,反正村里的条件挺好的,起码现代化该有的那里都不缺。

    上河村,是真的完完全全靠田吃饭,看天吃饭。

    走出一段路后,俞小满抬头看向展易,见他似乎还有些面带愧色,只边笑着边开解道:“还在想方才拜堂那事儿?不然,咱们回头归家了,也学学他们的样儿?横竖不过说两句话,我都记住了。”

    “你不羡慕?”

    “这有啥好羡慕的?再说了,人家是爹娘的心肝宝贝儿,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的,要是俞家不好好待人家,只怕亲家迟早会打上门来。”俞小满微微垂下了头,说真的,她并不羡慕婚礼,至始至终,她羡慕的都是大嫂有对疼惜女儿的父母。

    她父母缘极薄,上辈子是父母早早的没了,这辈子倒是有父母了,却还不如没有。毕竟,上辈子的父母是无奈撒手人寰,据她爷奶说,临死还惦记着她这个孤女,直到爷奶含泪保证会好好照顾她长大,这才安心的闭上了眼睛。

    上辈子的父母,她无法责怪,也无从责怪。而这辈子的父母……得了,哪儿凉快待哪儿去,她才不伺候呢!

    俞小满边想着心事边由着展易领着她往前走,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展易开口问道:“你怎么知道你大嫂是她爹娘的心头肉?”

    这是他俩头一次看到俞承嗣新过门的媳妇儿,且拜堂成亲是无需娘家父母在场的,事实上来送亲都是亲眷,而非直系长辈。

    “这还用知道?”俞小满抬眼看了看他,见他确是一脸的不解,好笑的道,“会给闺女陪嫁这般厚重的嫁妆,怎么可能不疼爱呢?除非是那些钱多烧了的人家,可我记得我二哥上回跟我提过一嘴,大哥那亲家也不过是小康人家,陪嫁这般厚,可见爹娘有多疼爱了。”

    反过来说,一文钱都舍不得给闺女,连聘礼都要克扣下来……

    俞小满没说下去,可这回展易却是听懂了,只用手掌整个包住了小媳妇儿的手,心下五味杂陈。

    ……当初,拿鹿换了小媳妇儿,是他这一辈子最后悔也是最不后悔的事儿。

    ……

    之后,两人径直出了村子去了镇上。因着今个儿并不是赶场子的日子,镇上的人并不多,倒是在原本摆摊子的地方蹲着不少庄稼人呢打扮的闲汉。这些人都是趁着农闲来镇上找活儿干的,只是他们除了有一把子力气外,啥本事都没有,所以只能干些粗重的活儿,也就是偶尔给人打打短工。

    幸好,这里的人很多都习惯在秋收过后盖房子,有时候也不是推翻重盖,而是以修缮为主。既是要修房子,那自然是缺不少人手的,只是来讨活儿干的闲汉太多了,以至于价钱被压得极低,便是这样,依然有很多人蹲在路两边,两眼却炯炯有神的盯着来往的人们,唯恐错过了活计。

    有人是想找活儿却找不到,有人却是不想干活却反而活儿主动上门来。

    后者说的就是展易。

    他这回是真的想带小媳妇儿好好逛逛镇上,虽然不是赶场子的日子,可镇上还是有好些铺子的,里头卖的东西是贵了点儿,关键人家东西就是好。他是想着,小媳妇儿自打吃完席就有些闷闷的,要么就是羡慕人家能有一场婚宴,要么就是瞧着人家有爹娘疼心酸了。甭管是哪样,他都想安慰一番。

    咋安慰呢?小媳妇儿爹娘不疼她,他来疼啊!

    展易是这么盘算的,先带着小媳妇儿去吃点儿好的,再领着她去布庄里买几块好料子,要上头有花的,红红绿绿的,回头问问还缺点儿啥,他今个儿带了好几贯钱,够用了。

    结果,还没走出闲汉们蹲着的路段,就有人上前拦住了他。

    “展兄弟,你认得我不?我家住在下河村,冯家七房的老六。”对方年岁跟展易差不多大,或许还要更年轻一点,说话倒是老气横秋的,把人拦下后,先打了个招呼,之后便干脆的说了自己的来意。

    附近村子的人都知晓,下河村有钱,忒有钱,尤其是嫡系那几房。七房虽然听得似乎靠后了点儿,可人家也是嫡系,尽管没有俞母看上的独生闺女那家有钱,却也不算差了。

    而拦下展易没旁的想法,就是跟他预定些野味,要活的,要味儿好的,价钱好说。

    喜欢猎户的娇妻请大家收藏:猎户的娇妻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972/229563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972/229563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