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推荐阅读:雏鹰的荣耀鉴宝狂少混沌天帝诀太古神尊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从修牛蹄开始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盖世神医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

    宣文十五年, 夏末。

    东屠国的大选结束了。这一场选秀结束后, 留了牌子, 且又在王宫中小住月余学好规距的秀女。有四人入了宫, 另有二十二人被君王刘长石指婚, 嫁给了东屠国的军功爵爷。

    东屠国的后宫一时间, 自然是风云变幻。

    新入宫了四位秀女, 刘长石同样是封为嫔。至于原来的五嫔,惠嫔、德嫔、淑嫔三人,由君王下了圣旨, 升为妃。

    如此,东屠国的君王后宫且是三妃六嫔的局面。

    三妃,便是惠妃、德妃、淑妃。六嫔, 便是贤嫔、丽嫔、宜嫔、端嫔、庄嫔、和嫔。

    对于后宫的热闹, 若说谁最在意了?

    自然许多人都在意了。毕竟,这关乎了后宫的洗牌。

    这一年, 宣文十五年的秋。

    三妃六嫔局面, 东屠国的王宫里已经是定局。对于今年七月的万寿节, 已经过了九岁生辰的长寿小公主刘爱宗而言, 她当然更懂得, 后宫添了这些嫔妃对于她和弟弟宗赐的影响。

    王室的公主哪有傻子?

    刘爱宗更明白了,她母后不在了, 这后宫里能为她们姐弟说话的就是曾祖母,祖父、祖母了。旁的嫔妃自然更想争夺了父王的宠爱。

    “姐姐。”

    七岁的太子刘宗赐在下学后, 来了姐姐刘爱宗的寝殿时。那秋时的暖意里, 在小花园子中就是瞧着有些眉目轻蹙的姐姐。

    七岁的少年,早已经进学两年了。

    不管习文习武,太子刘宗赐的身边自然有东屠国最好的师资力量。他这位缺了母后的太子,哪怕再得长辈的宠爱,那也是长大了。

    便是姐姐长寿公主刘爱宗多翻的维护,太子刘宗赐亦然在读书里学到了许多的东西。王宫这个小社会,还是非常锻炼了孩子的。

    特别是这种抚养在祖父、祖母膝下,父王再是宠爱,亦是更关心了国家大事。

    小孩子是敏感的,哪怕是祖父、祖母再多的宠爱,哪怕是身边的宫人近侍再多的小心侍奉。可后宫有嫔妃存在,还有庶弟刘宗恩的存在。

    这且让得宠的太子刘宗赐都明白了一些道理的。

    “太子弟弟,你来了。”

    刘爱宗一见到了,那是满面春花笑容灿烂。这会儿,脸上哪有半分之前的愁绪?

    “姐姐,你有心事。”太子刘宗刚用一种肯定的语气,是说了此话道。刘爱宗掩饰了一二,好笑了,回道:“没什么,只是想到了马上就是二弟的生辰。我且得备了生辰的礼物。”

    “又怕若是备上的礼物不讨了二弟的喜爱,那样的话,惠妃娘娘且得心中不舒坦了。”刘爱宗如此讲了话。

    刘宗赐听着心头蛮不是滋味的。

    刘宗恩是庶子,在父王面前自然没他们姐弟得宠。

    可到底是亲弟弟,若说没感情那是怪事儿。可若说感情甚深?那又是假话。

    为何?

    太子刘宗赐要忙于学业,而今个秋九月六日,方是满了两周岁的生辰的刘宗恩。自然不可能跟已经进的哥哥玩儿了一块的。

    刘宗赐这一位储君,自然是以学业为重。

    至于惠妃?

    惠妃如今是后宫之首。哪怕如嫡出的公主刘爱宗,也得给这个庶母薄面。身边的宫人们会用实际的态度表明了一些态度的。

    刘爱宗又不是真傻?

    哪会去得罪了后宫女眷中的第一人。

    “惠妃娘娘待二弟自然是好的。”太子刘宗赐回了这么一句后,又道:“不过,我等的友爱弟弟之心,且不是一份礼物能表达。礼轻仁义重。”

    “送礼看得心意,而非贵重。姐姐,你且想多了。”太子刘宗赐宽慰了嫡亲的姐姐。

    刘爱宗听得弟弟此话,笑了,说道:“是,姐姐听你的。”

    哪怕心中不如此想,可在太子弟弟刘宗赐面前,刘爱宗还是蛮没有原则的。她就是想宠爱了自家的弟弟。

    因为,弟弟是她在世间最亲近人之一。他们是一母同胞嫡亲的亲人。

    宣文十五年,秋。

    秋是一个好季节。

    在这等收获的时节里。汉京城的王宫中。

    君王刘长石看着龙卫司奏上来的秘报,看过后就是沉思了起来。

    整个书房里,一片的安静。

    君王想了许久,合上了那秘奏。这时候,刘长石已经想通了一些东西。当然,他在这时候也是下定了决心,要让东屠国更进一步了。

    秘奏上的东西,于东屠国而言是非常的重要。这等重要的消息,于天下大势而言更是重要的。

    这一年,从春开始。大魏朝、大晋朝的战争,东屠国就是派出了得力的人手,龙卫司牵头,军卫司帮忙,一起探查了这战役的结果。

    并且,得随时汇报到了汉京城的君王手上。

    为何?

    因为大魏朝、大晋朝的战斗,关乎了九州的的未来大势。

    大势之下,顺之则昌,逆之易亡。

    君王刘长石对于东屠国的国力有清醒的认识。他当然知道,他这些年积赞的家业底子不错。比起风雨飘摇的大魏朝,那是如初日东升。

    可再如何?

    烂船还有三千钉。

    大魏朝在北中原待了太久的时间,那底子在那儿。特别是这个朝廷有些怪异的,就是对天下社稷的方式。

    只要大魏朝的部族军没受了重创,便是一些权叶丢了。可主力保存,那么,就是薪火尚在,东屠国真硬拼了。

    大魏朝打不赢,以他们的部族军是骑军的优势,想逃,那还是妥妥的有把握。

    可真是让大魏朝的主力部族军逃了?那么,必然是后患啊。

    在这等情况下,刘长石自然不想跟大魏朝来一场赢了,也是要伤元气的大战。所以,这一年,他才会袖手旁观了。

    如此。

    南面的战争,结果已经出来了。

    结果与东屠国之前的军机阁推演的结果一样。大晋朝哪怕去年占了小便宜,今年那是大败了。而且,还是败得挺惨的。

    “大江之北,没一雨之土。”

    想着秘奏中的奏章,刘长石的眼神有些凝重的。东屠国有骑兵,可介于马匹,特别是战马的稀罕。所以,骑兵的数量是配额不足的。

    也是因为如此,这也是为什么?

    东屠国攻下了关隘后,还守着战略优势,继续的守着。

    “可惜了。”

    刘长石在可惜的,是大晋朝的社稷。这一回,又是伤了根骨。这大晋朝的冬天,日子不会好过的。

    毕竟,大魏朝可不是什么吃闲饭的。也不是什么心软的主儿。

    这一回,被大晋朝占过的城池,那里面的百姓和普通的富户得遭殃。这算是殃及池鱼。至于那些豪门贵族?

    这些真正的士族,要逃肯定能逃掉的。

    逃不掉了兵灾的,只是那些底层的百姓。以及有些小钱,可偏偏又不够格先逃的小乡绅。

    彼时。

    南边,几千里之外。

    大晋朝,建业城,皇宫。

    天子司马元曜有他的小势力,对于征北将军的北伐。在去年的大胜后,大晋朝堂上下自然是信心满满的。

    就是司马元曜也是有些期盼的。毕竟,他付出了太多。

    一个赌徒已经付出了筹码,肯定是想赢。成为大赢家,是每一个赌徒的期望。

    事实却像一个大耳光,狠狠的煽在了天子司马曜的脸上。

    “输了,输了……”司马元曜看到了心腹递回了秘报,他满面的不敢相信。那时候,他真心的吓了一跳。

    这一仗,若是一个输字。

    那么,大晋朝就真是惨了。

    为何?

    因为这一回北伐,不光是摄政公恒氏出了大力,便是司马元曜这一位天子也是出了大力的。那里面可有天子司马元曜的心腹。

    将军从来不会真正的在温室里诞生。

    将军的成功,那需要了胜利,用敌人的血来染红了将军的徽章。

    现实太残酷了。

    哪怕去年明明有败势的大魏朝,今年还是打得大晋朝抱头鼠窜。

    这真不是一个什么好消息。恰恰相反,这等消息瞒是瞒不住的。前线大败,那里面多少士族相关的人员?

    这些人是想凑合上去捡了便宜,不是给敌人送了人头的。

    如今败了。

    “摄政公要负责任。”司马元曜这时候,吐出了这等答案来。若出了问题,怎么办?朝廷肯定需要了替罪羊。

    那么,谁最合适了?

    司马元曜是天子,哪怕这个天子有点傀儡,可也轮不到皇帝来当了替罪羊的。

    那么,前线大败的主帅是谁?是征北的恒将军,是摄政公的胞弟。所以,司马元曜这一位天子在这时候看到了一些希望。

    “若是谢氏一族愿意掺和进来的话……”司马元曜在衡量了。

    司马元曜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一回,他要玩一把大的。这一回,他要拿回了他的权利。

    因为,皇太子的确定,让司马元曜这一位大晋朝的天子,有了太多的不安全感。可以说,他心中已经没有退路了。

    至少,天子司马元曜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

    天子司马元曜准备去谢皇后的寝宫。他要去看望了,他的娇妻,他的一双儿女。

    哪怕那一双儿女名议上谢皇后诞下的。实则,司马元曜知道的,他的便宜表妹是借腹生子。那又如何?

    谢氏实力太大。

    而且,好歹这是亲骨肉,司马元曜也乐得给一双儿女好一点的地位。至少,他是这么说服他自己的。

    喜欢穿越之荣华路请大家收藏:穿越之荣华路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7/37292/229854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7/37292/2298546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