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推荐阅读: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一号狂枭人道大圣裂天空骑至尊战王混沌天帝诀陆地键仙死亡作业

    君王祭祀之时, 无论是地坛, 还是宗庙之内。

    能真正见到了庐山真面目的, 那肯定不是普通人。至少, 百姓嘛, 至多就是在君王的路途之中, 见一见王驾如何?

    倒是明阳老道士没有急匆匆的离开。

    明阳老道士出了星州城。他在离着地坛非常远些的地方, 寻了一处山势,在查看了君王祭祀之时,天地气运的变化。

    这时候。

    明阳老道士就是开了灵眼, 他在瞧了,若论祭祀之时,那所谓的东屠国的大王究竟有多少的天地眷顾?

    不多时。

    天地气动变化越来越大。

    明阳老道士看见了, 那龙须赤鲤在龙柱之上, 盘绕来往。

    此时,红色的国运, 扑天盖地。那气盛之时, 有一种海啸翻腾之感。似乎是气壮山河, 似乎是涛涛天潮。

    “这……”

    “这怎么可能?”

    明阳老道士不敢相信。因为, 就在祭祀之时。明阳老道士看见了, 那龙须赤鲤变了,他从一条哪怕长了龙须的鲤鱼, 似乎在气运的补充下。

    它在壮大,壮大。

    它似乎已经到了龙须赤鲤的巅峰。而它还不满足的样子, 在吞噬了四周的气运。它似乎还想进化……

    去攀爬了蛟龙之变。

    可惜。

    最后, 它还是没能让龙门出现。

    它依然是一条赤鲤。

    可明阳老道士看的清楚。这一条赤鲤的身上,已经是龙气增加。若得机缘,能跃龙门,在争王之战中胜利,取得了更加辽阔的疆土。

    那么,它必能腾飞。

    那时候,一定就是蛟龙之变,若成便是一飞冲天。若不成,就是身死国灭。

    “贫道当如何?”

    看完了东屠国的王室气运,看完了这一场君王的祭祀后。明阳老道士对自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明阳老道士确定了东屠国王的身份。

    所以,明阳老道士很明白,这一位东屠国王刘长石肯定是会对建业城,报有了浓浓的恨意。

    至于这一位东屠国王知道不知道,刺杀他的背后真凶?

    明阳老道士不敢赌。

    或者说,从这一位打从失踪后,一直不现身。反而在海外谋得一份基业上看,这一位东屠国的国王就是一个谨慎之人。

    如此之中,能谨慎,又有能耐和野心。

    这样的人啊,简直就是大晋朝的隐形危机。

    特别是明阳老道士也查觉到了,那是修道之人的一种直觉。那便是这个东屠国就是这一次北行的目的地。

    这是冥冥之中的预兆。

    “灭敌于萌芽之中。方为上上之策。”

    这一句话,从明阳老道士的嘴里吐出来时,他已经下了决心。

    东屠国,国虽小,富且强。

    可这些富与强,全是建立在了一个国王身上。可谓是一人系一国于一身。那么,只要刺杀了这一位东屠国的国王刘长石。

    这国王死了,一个没有继承人的王位摆那儿。

    这个国家若不内乱,那就是怪事了。

    小国的王位,那也是一个王。为了这尊王位,东屠国内不自己打出了狗脑子,才是怪事儿。毕竟,当初的州胡国之乱……

    若论起源。

    那还就是付明月的父亲之死。

    因为最后一任的州胡国的星主,没了继承人。

    在封建时代,家国天下的时候,这继承人真叫一个重中之重。

    有继承人,没继承人,这完全是两回事儿。因为,你没继承人,这当家的死了,为了那至尊之位,肯定是血雨腥风的。

    权利,围绕着它,那就是世间最黑暗的地方,那里的斗争也是世间最残酷的斗兽场。

    在地坛之中。

    在宗庙之内。

    刘长石祭祀完了后,就是与王后付明月一起给祖先上香火,祭血食。

    等之仪式结束后。

    王与王后,这一对夫妻就是起驾,准备回星州城的王宫。

    临时起意了。

    忘着归来之时,那骑兵队伍还是满满的人手。

    明阳老道士虽然有心暗杀,可这等情况下,他也是无奈的。到底他怕是真去暗杀了,这不叫暗杀,这叫明杀。

    而且,还是十死无生。

    两条腿,跟四条腿比,那奔跑的速度可差距大了。

    谁让现在的明阳老道士还是一个瘸子啊。

    可心中。

    杀机在明阳老道士的心口沸腾着。

    这时候,明阳老道士在思考了,他是否应该先撤退了。回了几千里之外的建业城,去寻了帮手来后,再是来弄了刺杀。

    而且……

    明阳老道士可记得,那刘长石……

    不,应该是刘伯玉的家人,尚在建业城。这可是筹码。

    不过,明阳老道士又有一点担心啊。这等显现了枭雄之资的刘长石,已经是堂堂的一国之君,也没有接了家人来此共享富贵。

    会不会,其并不在意了家中之人?

    这是明阳老道士的顾忌之一。

    到底出身了宗室,明阳老道士还是知道着,天家多薄凉。

    权利面前不讲父子情啊。

    对于明阳老道士的心思,刘长石是不知道的。若是刘长石知道了,肯定是恨不能把明阳老道士这个对头,给砍个十段八段的。

    要知道,当初那一场刺杀,刘长石差一点儿小命就交待了。

    刘长石能确定的,当场想要他小命的敌人里,可就是有明阳老道士的。所以,对于敌人,自然是杀之而后快。

    在祭祀归来后。

    回了王宫中。

    王宫又是一场夜宴。刘长石这位君王饮多了,微是醉意。所以在这一晚,付明月听到了,他的夫君的醉语。

    对于偶尔里,喝醉后,那是倒头就睡了的夫君。

    付明月瞧得出来,夫君有些醉,偏偏又没真醉。

    因为,真醉了,刘长石就是睡着了。所以,半醉半醒之间,刘长石让妻子付明月扶回了寝宫之中。

    他饮了醒酒汤后。

    人倒真是清醒了不少。

    “夫君,可好些?”

    付明月关心的问道。

    “已经好多了。”刘长石回了话,就是让宫人备水,他要沐浴。

    等刘长石沐浴后,再回寝宫时。他的妻子付明月也是已经沐浴好。夫妻二人这时候,都是简单的便服。

    没让侍候的宫人继续打扰二人世界。

    夫妻二人独处。

    “夫君,春忙的农耕后,真要对新罗国发起了战争吗?”

    应该准备的,刘长石已经准备了。

    在刘长石看来,目前的新罗国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当然,这中间添油加火的角色,刘长石在暗里当了幕后的黑手。

    若不是刘长石的支援,那新罗国的造反的流民,肯定不可能掀起了如此大的势力。要知道,在这半岛的三国之中。

    贵族豪门的势移如牛毛,更加的顽强啊。

    奈何流民有外挂,东屠国在背后当了两方的裁决者,以及中间商。这挣得钱财,海了去了。掏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更是发大发了。

    这不。

    东屠国的户口,那就是长到了三万余户。十万余的人口。

    可以说。

    这等人口,在这等时代里。也算是东屠国这座海岛的容纳底限了。

    再多,就容易动摇了根基。

    到底这个海岛之国,土地面积太小了啊。这毕竟是封建时代,是农耕时代。而不是工业时代的人口吸纳。

    “是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明月你也清楚,东屠国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刘长石坐了榻上,他目光悠悠,里面有一种野望。

    “我要带领了东屠国,走上更宽更广的道路。”

    “如今的东屠国就像是一个少年的孩童,它的长大需要养份,需要空间。”刘长石说这话时,是真情实意的。

    想发展了工业,也是要土地和人口的。

    东屠国的盘子太小,哪怕有贸易的加血量。也不形的。

    基本盘必需要扩大。东屠国必需要扩张。特别是大时代将开启之时,刘长石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他若是在半岛之上,停留了太久。

    中原啊,若是角逐出了胜利者。那么,不管最后他是否统治了半岛这三千多里的疆土,那又如何呢?

    在一统的中原面前,就是龌龊小国。

    刘长石岂能甘心?

    他也盼望着有一天,他能回了中原,回了刘氏一族的祖地去祭祀了那儿祖坟。

    刘长石也是盼着着,他能告诉了祖先们,他让刘氏一族真正的成为了天下的主宰。虽然,这是一条漫长的路。

    可一个小国的君王,若不想当天子的话?

    那还是好君王吗?

    不想当天子的诸侯王,就不是好的诸侯王啊。

    “我懂了。”

    付明月温柔的回了一句后,笑望了夫君刘长石,她说道:“我支持你,无论你做出了什么样的决断。我都会支持你。”

    对于付明月而言,她永远想站了她的夫君背后,支持他,鼓励他。

    她想陪他,一起去看了那巅峰的地方。

    因为,那是他的志向,所以,她乐意也当了她的理想。

    “会的,我不会辜负你的。”

    “总有一天,我要带你回中原。光明正大的带你回中原,去祭祀了刘氏的祖先。”刘长石起身,走到了妻子付明月的身边。

    他执起了妻子的手,给了他的承诺。

    一个小国的夫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正大光明的回了中原的大地上,去祭了他的祖先?

    自然是得到了中原的统治权。

    那时候,他将不是小国的君王,而是中原的天子。

    付明月自然也是听出了,夫君嘴里的意思。有些话,已经讲明白了,她自然是懂的。

    “我相信你,会成功的。”

    “夫君,我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付明月浅浅一笑,她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的开心。

    这等时候,夫妻之间自然是双方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刘长石更是心中已经下了决定。

    他得按耐了性子,他得忍住了这时候的兴奋。

    因为,成功没有饶幸。

    刘长石目前只是东屠国的国王,在回望中原之时。他更应该先北望新罗。得到了新罗,他才是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如此,方有真英雄的底气。

    在现在嘛,还显尚早了。

    不过,刘长石更是心中有着计划的。而且,如今的一切,都是如了他当初布下的棋局。一切更是跟军机阁的那些年青的翰林们出谋划策的计划一样。

    行事在步步按着计划前进。

    既然目前没有意外,就没必要启动了后面的预案。

    步步走得稳,以实力为准。这是刘长石的第一想法。

    喜欢穿越之荣华路请大家收藏:穿越之荣华路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7/37292/229857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7/37292/229857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