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推荐阅读: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一号狂枭人道大圣裂天空骑至尊战王

    胡二愣家的改变, 从胡二愣参军开始。

    要说起来, 东屠国统治了新罗国的疆域后, 给这一片土地上的百姓, 带来了天大的改变。一批人, 特别是参军的人, 那都是从根本上改变了。

    因为, 参军的,都是吃不了饭,在生死边沿挣扎的穷困人。

    因为宣文王刘长石的征兵命令, 他们改变了人生。至少,不管是死了,还是活着的人, 至少, 他们得到了田产,得到了军中的赏赐。

    哪怕是退役者, 那也是在地方上得了补偿, 让官府给谋了一份官差的事情。这在百姓眼中, 那就是吃上了皇粮, 这往后就是升入了官员的阶级。

    官与民, 那是两个阶级。

    一个是统治阶级,一个是被统治阶级。

    可以说, 在东屠国目前的统治疆域里,属于了士兵这个群体的, 以及跟士兵相关连的家庭, 那都是东屠国王的忠心拥护着。至少,在这个基本盘的底层,确实如此的。

    那么,还有呢。

    对于东屠国而言,更多年经营的东屠岛,那是大本营。那里因为勾连了北方与南方的海贸,那可谓是更加的一帆风顺,星州城更是为一座海港城市。

    在东屠岛上,那牧场之中,更是培育了东屠国的战马。东屠岛,可谓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养马之地。

    刘长石上台了。他当了大王后,那一直行的,就是改良后的策略。

    东屠国使于宣文王刘长石,所以,在一张百纸上做画,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也因为如此,打下了新罗国的疆域后。

    在这一片土地上,那也是挪移了东屠岛上的治理之道。

    春。

    荣娘一家人只是在小湖村短短的停留了两天。其后,便是离开了。

    这一转悠。

    荣娘也是瞧出来了,在长子伯玉的治理下,要说老百姓真的奔入小康那是假话。

    东屠国只是给了别人机会,那便是向上的机会。以及税赋的改制,像东屠岛之时一样,是专门的税务部门收取,跟地方上的官府完全没直属的关系。

    税,国之重事。

    在东屠国里,自然更是重中之重。

    当然,东屠国的农税,那是按了田产来计算。非是像那大晋朝的治下,那真可谓是士族天下,贵族高高在上,一手掩天。

    实则,真正纳税的,那是百姓。

    而东屠国呢,那是按田产来纳税。哪怕是官田,让百姓租种了。那官田也得地方上的衙门,按着税务的规距,收税务部门给收取了。

    若说,现今的农税,还是比较人性化的。那收的是实物。

    为何?

    不外乎,就是钱贵重。真是像后来的某位改革人物那样,来一个一条鞭税,收了银钱的话。说实在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未必是好事。

    要知道,奸商,奸商,无奸不商。

    在收获的时节,大商贾会压低了粮价。在春黄不接时,大商贾又会抬高了粮价。

    这丰年了,要伤农。

    这灾年了,同样要伤农。

    为何?

    不管是粮贵粮贱,百姓都是吃亏的一方。

    所以,东屠国收了实物,至少,不用让百姓被奸商给盘剥的更狠。好歹,这收了实物的话,不用担心了商贾在收获时节压低了粮价,让百姓非得低价卖了粮食,来给官府交税。

    收实物,就是少了操作的空间。

    至于官府?

    官府在地方上有粮仓,也可以起到了调控粮价的作用。

    当然,这又出现了新问题,就是怕官府中的贪污问题。

    说实在的,世间事情,没有安全法。不外乎,就是两相其害,取其轻。

    从西往东。

    越是往东,那就是东屠国新纳进统治的区域。

    一路上,荣娘一家人也是经历了颇多。当然,荣娘更多的,还是听着百姓夸赞了他的长子伯玉。

    “大王仁慈,大王是明君,定然是万寿无疆……”

    “……”

    各种挂了嘴边的,全是好话。

    当然,这是底层里。

    实则,在一些大的城池里,那里的话语,就分了两派。

    荣娘更知道原由的。

    因为。

    东屠国的统治,肯定不是全部的人,都是受益了。还有许多人,是失意的阶级。特别是新罗国的原来的贵族们。

    那些贵族们因为逃亡,离开了自己的基本盘。等东屠国打下了后,他们的土地被充了公。这里面的矛盾就在于。

    这些贵族想拿回了,原来属于他的贵族身份,还有他们曾经遗失给流民选择队伍的家资家产。

    这怎么可能?

    东屠国的军队用血与火,打下来的胜利品。

    怎么可能给了前朝的蛀虫们。

    这些人更失意的,在于他们没了高人一等的身份,同时,东屠国的农税可不会照顾了谁,这要一视同仁。

    这些人,自然就是敌视了东屠国的统治。

    当然,这些新罗国旧上层,也不全然敌视了东屠国。那些在东屠国到来后,混入了官府里的一些人,还是站了新的立场。

    这世间肯定是以利益为准绳的。

    尚庆道,一处良港。

    在这里,荣娘一家人见到了,那许多人在修筑了港口的情形。

    彼时。

    刘之烨是带着三个儿子,与妻子一起是在港口的一个摊子前,坐定了。

    “客官,可来了馄饨,咱这的馄饨那是馅好着。”

    那小摊的老板是一个笑得和善的中年人。与他一起摆摊的,在旁边包了馄饨的是一个中年妇人。

    “来四碗。”刘之烨笑着回了话。

    老板一口应了。

    随后,在上馄饨时,刘之烨还跟老板攀谈了几句。

    从老板的话中,刘之烨知晓了。这老板啊,与媳妇膝下有两子。小儿子如今是生活在东屠岛。那大儿子是参了军。

    至于老两口为何来了这尚庆道?

    那是因为大儿子的田地分了这地方。

    说起来,这一对中年夫妻是东屠国的大王在统治了东屠岛时,那会儿,从大魏朝治下移来的流民。

    在中年夫妻的嘴里,大王自然就是活命之恩。

    总之,老板的嘴里,大魏朝的治下百姓,那是苦日子连连。

    “还是咱东屠国治下好,大王是明君。瞧瞧,那些港口的苦哈哈,如今可不也是吃得起,咱这摊上的馄饨。”

    “客官你尝尝,咱家的馄饨馅实在,料足。那肉香,谁吃了都赞手艺好。”摊子老板在那儿说了一通话。

    当然,也是这给摊子的馄饨,说了一翻的好话。

    荣娘尝了,味道确实不错。

    当然,这要说了,这馄饨还真不是一般的人舍得的。要知道,这馄饨里,可是蔬菜加肉馅,料实足了。

    至少,一路行来时。

    荣娘就发现了。东屠国的治下,还是大把的穷人。

    若说如今好的,可能就是东屠国治下,没了前朝的苛捐杂税。

    东屠国的农业,那是一刀切。十分之二的税,由税务部全全的收取。其它的徭役与兵役,全部取消了。便是连人头税,也是取消了。

    取而代之的。

    便是田产按田亩交税。

    唯一点。

    荣娘还是瞧的出来,时代的局限性。这个时代时里,大户依然是有奴隶的。不过,对于起自由民,奴隶的主人需要交了每一年的算赋钱。这是按人头算的。

    这般看上去,似乎农税高了。

    实则,不高的。

    因为,没田地的农民,不需要交什么税了。当然,佃户的话,那是要给地主交了地租。

    可东屠国的官府有官田。

    而官田的租子,其实是不高的。

    当然,要说起来。更大的原由。便是东屠国有移民点,若是贫民实在没活路了,可以移民了。这移民于何处?

    海外的荒岛。

    东屠国的海军,在往南之处的东海之上,顺着小琉球岛已经发现了大琉球岛。

    那里并不缺了土地,唯缺了耕种土地的人。

    事实上。

    这也是宣文五年,东屠国要大扩军的原由。

    那更多的新丁是去当了屯田兵。说是开发了荒岛,可那岛太大了,都有新罗国的三分之一的疆域大小。

    如此的面积,如此的土地,要说东屠国朝廷上下不动心,那是怪事儿。

    可若是动心了,想开发亦是难事。

    那岛往南,岛上林木众多,更有瘴气横生。

    要开荒,是难事。想让生地变熟田,那更是需要了大功夫。不过,这等荒岛出现了,那亦是好事。

    至少,东屠国的贫民百姓,有了更多的活路。而不是留在了家乡里,当了佃户,让地主老爷耀武扬威了。

    地主与佃户,也讲究一个供需关系的。

    地多了,佃户少了,地租自然就是降下来。地少了,佃户多了,地租肯定蹭蹭往上涨。

    如今的东屠国啊,朝廷上下的意思,那就是要让市场来平衡,把地租给降下来。为何说,每一个朝代的初始,都是天下承平?

    不外乎,人口给杀没了。人少田多了。

    可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更想,人口多了,地更多了。

    这一年,宣文五年的秋。

    又是一年收获季节。

    在这个秋时。在这一座海港处,荣娘一家人收到了汉京城的来信。也是这一封来信,让荣娘一家人决定不再游览四方,准备打包回了汉京城。

    喜欢穿越之荣华路请大家收藏:穿越之荣华路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7/37292/229858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7/37292/229858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