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戏宋 > 第29章 流民渐多

第29章 流民渐多

推荐阅读: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从修牛蹄开始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盖世神医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日常修仙都市极品医神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国民法医


              
    从折梨花的小院离开之后,贺飞和王武便分别向着吕家寨的南门和北门的方向去看了看。身为吕家寨家丁统领,换成现代话就是保安大队长,贺飞有必要给整个吕家寨的人民带来安定。只不过,大厦将倾,整个国家都将要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个小小村寨的安定,也不会有多久了。贺飞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自己却根本无能为力去抵抗。

    这种无力感对贺飞的打击其实挺大的,现在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了“抗金胜利”的兴奋当中,你如果跑到大街上面跟别人说金兵马上就要打来了,对方不抽你耳光算是对你好的了。别说老百姓了,皇帝同样也是安之自得。哪个人要是敢跟他说抗金什么的,立马就不高兴。

    宋钦宗把宋徽宗从镇江接回来,看起来国家太平了。李纲被外放,种师道被气死,国家的权利又一次落到了投降派的手中。蔡京、童贯等贼死后,又有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成长了起来。

    而且,表面上,整个大宋获得了和平。

    金国的第一次侵宋战争,对于宋国的国力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在心理上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那些胆小的士子,靠着科举出身的,在朝中身居要职的官员。这些人天生爱好和平,害怕打仗。而且他们有强烈的自信心,能够靠着外交手段,让这个国家获得和平。这种祸国殃民,误尽苍生的自信早晚会害了国家,也害了自己。

    士子在太平年代,可能还能尽耍风流,可是到了战争年代,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了。

    其实宋朝的国力并不弱,不但不弱,还非常强大。大宋的商品经济很发达,老百姓也很富有。宋朝富有归富有,但是却是异常的重文轻武。整个国家都是士子治国,而且文人多数没有武夫的胆略和气魄。

    这样,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宋朝很富有,军事实力却远远不如大汉和大唐。大汉天子是从基层无赖干起来的,向来看不起百无一用的书生,同时又有那种“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气魄,所以周边小国没有敢惹大汉的。那大唐同样也是非常看重军事,凌烟阁上面挂着一个个出生入死的大将的画卷,便是一种非常震撼的榜样力量。大唐打的败仗要比大宋还多,但是即便大唐打了败仗,周围的国家也不敢有什么想法。

    一个国家发展经济不是错,但是如果一方面拼命发展经济,一方面不重视军事的发展,便会引来大祸。一个贫穷如吐蕃、西夏的国家,可能引不起金国的兴趣。可是一个富裕如大宋的国家,对于整个金国来说,简直就像一块肥肉一样诱人。况且,攻打宋国的代价比攻打西夏和吐蕃都要小得多,获得的战利品又是那么诱人啊。

    一个总人口不到四千万的国家,马上就要将一个总人口超过一亿两千万的国家消灭掉。

    不过担心归担心,贺飞看到,反正大家都快乐,我又何必跟屈原似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呢?人生落得个逍遥快活,总比被人当傻子一样看待好啊。再说了,等大家醒来的时候,在振臂高呼,上阵杀敌也不迟啊!身为一个思想先进的现代人,总不至于像屈原那样闷闷不乐,投江自杀吧!

    当只有一个人是顺向行驶的时候,那他也就成了“逆向行驶”。

    靖康元年五月份,整个吕家寨准备迎接新娘的工作进入了高潮。这期间,双方书信往来,商量吕通和叶宁的婚事问题。

    看样子这一次吕胜是下了老本了,自从二月份开始,整个吕家寨前院便大兴土木。这干活的工匠都是从淄洲请过来的老手,不过这工价可不低。

    到了五月份,工程结束,贺飞便被安排陪着王师古到淄洲同工匠结算工钱去了。

    这一路上,贺飞经常看到一些衣着破烂的流民,个个面有饥色。一打听,才知道都是从宋金边境逃来的难民。原来自从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罢兵以后,整个金国也沉浸在了巨大的胜利当中。从宋国掠夺来的巨大的财富让所有金人眼馋,他们都知道宋国的富有以及大宋朝廷的软弱,所以,第二次金兵侵宋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到了八月份,宋金边境的小摩擦已经非常频繁了。可是宋朝士兵因为奉行了朝廷的不抵抗政策,面对肆意劫掠的金国士兵,不光不敢反抗,甚至连向朝廷上报的勇气都没有。

    就这样,快到九月份,甚至连远在京东东路的东平府,也感受到了压力。从宋金边境逃难过来的难民,渲染着说着金兵的肆虐以及宋兵的软弱。那些大户,已经纷纷开始向长江以南的地方迁移了。

    吕通和叶宁的婚期定在了十月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吕家寨上下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这一天,天气炎热,看着门前来来往往的流民,贺飞心里面不是个滋味。

    想来那吕胜也算是个仁慈的人,见这一路上流民甚多,便在距离自己吕家寨有一里路远的大路边上,免费施舍一碗粥,给那些饥肠辘辘的难民。

    而赵魁和王武,因为老家是在大同府,正是金国二次出兵伐宋的开始地点,所以心里面也多有担忧。

    于是赵魁、王武和贺飞便商量着,到东平府城里面去,看看能不能遇到从大同府那边逃过来的难民,说不定能打听打听自己的亲人在那边的情况。

    王武挂念着自己的妻子沈月娥,而赵魁则挂念着自己的老母亲。

    看着路两边饥肠辘辘的难民,三个人唏嘘不已。

    赵魁瞪大了眼睛问贺飞:“四弟,这金兵真是可恶!这么欺负咱们的老百姓,我恨不能去金国大杀一番!”

    贺飞笑着点了点头,在马上对赵魁说道:“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的。咱们慢着点,这路上经常有流民经过,若是伤了他们,那可不好了。”

    “这个四弟尽管放心,我赵魁虽然粗鲁,但是还不至于这么没有分寸。”

    王武在贺飞的另一边说道:“统领,也不知道现在大哥什么情况了。”

    贺飞心想,哎,古代的通信手段真是少,也没有手机电话qq号,想要找个人可真是个难事。说不定一别之后,便这辈子也见不着了。

    “哎,咱这大宋重视文官,贬低武官,我看这大哥呀,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赵魁一听这话,咬牙切齿地说道:“四弟说的这话有道理,我和王武就是看不惯这文官在行伍里面当家做主,才不愿意当兵当将的。这打仗都是兵将上前卖命,反倒是要听那些书生们发号施令,真是可笑。”

    看来这一点,赵魁倒是看得比较准确。

    王武在一边说道:“三弟说的不错,什么时候咱这大宋要是武官的地位和文官的地位一样来,将相和睦,便才是出路啊。”

    当然,也不能让武官凌驾在文官之上。因为武官一般都残暴,若是让武官治国,便又会落得个政令不申,政治不明,遭殃的是老百姓。反过来如果让文官治国,老百姓则会多得点实惠。

    大宋便是一个士子治国的典范,而且大宋重文轻武的程度有点过了。大宋的老百姓确实过得好日子,太平年代,不打仗的时候,整个宋朝的老百姓都很幸福。

    比如像水浒英雄武松的哥哥,武大郎,那可是一个足够底层的老百姓了,每天只能靠卖炊饼过日子,可是照样能买的上房子,娶得了媳妇。

    可不过,这种重文轻武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整个国家都富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便是到了被外来侵略的时候了。

    贺飞非常赞同王武的观点,说道:“重文轻武不好,重武轻文同样也不行,所以最好的治国之策,便是文武并重。文官治国,武官开疆拓土,这才是一个强盛的国家,甚至于能成为一个帝国。”

    赵魁从贺飞的右边歪着头看着贺飞说道:“哎呀,四弟说的什么我听不大明白,但是我感觉四弟不像是一个平凡之人。将来说不定也能登上那天子的宝座呢!”

    听到这句话,贺飞忙用眼瞪了赵魁一下说道:“不得乱说!”

    自己现在清楚,别说是东平府知府了,就是吕家寨的寨主吕胜想要自己的命也是很容易的。人在没有实力之前,必须要低调。

    低调是为了将来的高调。

    是的,自己有心要在这大宋国里面扮演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只不过现在还是一个亿万群众演员里面的一个。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贺飞发现这个吕胜还是一个积极的抗金人士。而他组建一千家丁的初衷,就是为了将来哪一天能够为国效力。然而这个人好像非常提放着赵构,总在一些人少的时候小声议论这个人。

    前段时间汴京被围,本来吕胜想要让吕猛和吕智带着家丁参加勤王军,可是一听兵马大元帅是赵构,便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

    喜欢戏宋请大家收藏:戏宋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8/38292/231275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8/38292/231275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