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我的博浪人生 > 第330章 借口 星空指令集 浅谈合作

第330章 借口 星空指令集 浅谈合作

推荐阅读:妖龙古帝星辰之主都市不灭仙医一号狂枭妖孽修真在山村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丹武双绝国潮1980


               < ?v=2022"/>
    “合作框架的最低标准指的是什么?”

    温良的声音打断了在座众人的沉思。

    立夏很快回答:“在最必要的核心关键节点投入研究资源。”

    这与博浪实验室在诸如4g通信等领域的研发基准执行方案是一种流程,但眼下这两者显然有差别。

    立夏接着补充:“不过商业化方面仍需要我们自己投入资源,其它稍微没有那么核心的关键节点技术,是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成熟商用方案。”

    温良又问:“目前已经投入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个具体方向?”

    立夏一一回答:“基于现有国产晶圆制造设备比如光刻机的部分模块的深度优化研究,以及几个关键材料的研究。”

    “执行方案前,有经过相关专家的多方面深入分析。”

    另一侧坐着的李泽也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对所有薄弱环节进行研发资源投入,第一期投资产出实验室级产品的几率是多少?毕竟资料显示asml在前期投入海量资源完成了euv光刻机原型机制作之后,认为还需要投入至少50亿欧元,约人民币410亿。”

    立夏解释道:“asml的50亿欧元投入是euv光刻机商用量产,我们现在是解决基于duv arf沉浸式光刻产业链的实验级产出,又有多种成功方案参照,全线投入研究资源一期成功率约为98%。”

    李泽其实是有一点委婉的劝退意思,他用asml举例是想说明实验级产品到商用有一条鸿沟。

    一期投692个亿只是出了个实验级产品。

    然后还要花几百亿建晶圆厂来不断改进实验产品,最后到可稳定商用,再算两个700亿怕是也不够。

    而立夏的侧重点是实事求是,等同于打保票表明实验级产品一期投入必出。

    这种浅显的话语,在座谁都能听出意思。

    在办公室略微陷入沉默间,林童张了张嘴,最后还是试探着斟酌着说:“现在是全球贸易时代,分工合作解决问题,掌握核心已经是非常厉害……了吧。”

    说着说着他就看到了温良轻轻望过来的眼神。

    林童也不懂温良的意思,但他反正说完了,于是赶紧闭嘴。

    毕竟,他现在的研究方向只是半导体行业中游设计中的gpu设计,在半导体这条大产业链里‘微不足道’。

    而且,他其实是来汇报工作的。

    “林工不要拘谨。”温良笑了下,挥挥手,“大家都说说看法,你们可是公司内部在半导体上关联最深的几个主要人员了。”

    “从既有资料来看,现阶段的投入其实还不够称之为掌握核心关键节点技术。”

    “现在的阶段属于不上不下。”

    “资金问题是比较大的难题。”

    连李博文都提到了资金问题。

    而最后出声的秦正却说了自己的看法:“我倒是觉得,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全盘投入打磨出稳定可靠的高精尖工艺制程。”

    “我在硅谷期间,曾经机缘巧合参观过苹果,了解到几个公开的小故事,iphone第一代发布前一年,英特尔拒绝为苹果提供手机cpu并卖掉了自己的arm分部xscale,苹果选择了三星;

    今年苹果为了去三星化,正在寻求下一代iphone处理芯片代工厂,传闻中最佳候选人英特尔还是没接,据说现在台积电也没准备好接苹果这个单子,毕竟现在台积电单为我们代工还是有一些产能压力的。”

    “我们发展手机业务挑选的目标是苹果,也只有苹果值得现在的我们去挑战,而据我所知,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对核心芯片的性能依然保持了图腾式追求;

    星海1领先的只是已经发布的iphone5,不是领先了苹果的iphone系列。”

    秦正说完这句绕口令一样的话,转而说道:“我们有我们更长远的追求,也有我们更直接的实际需求,与其在反反复复中,最后不得不斥巨资逼着现在在光刻工艺制程上落后英特尔将近1.5~2代的台积电疯狂成长,不如斥巨资培育出一条我们有完全把控力的半导体产业链。”

    “台积电愿意与asml就euv光刻实验机型的调校达成合作,无非是因为已经在duv上落后英特尔;

    而选择了苹果这个对性能有追求的选手作为目标,我们是必须要逼出合作单位工艺制程进化的。”

    说到这里,秦正嘴角扯了下,微笑道:“我猜已经拒绝了苹果的英特尔已经开始了后悔,因为苹果的追求让三星成长为了它的对手,不是吗?”

    温良简单总结道:“因为苹果这个我们自己选的对手,所以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有对核心芯片的先进制程追求,而这种追求会倒逼相关工艺进化,对吧。”

    秦正眼皮子猛地跳了下,但还是老实点头。

    他说了这么多,核心意思就是这个。

    有一点秦正看得很到位,星海1的确只是一定程度上领先了已经发布的iphone5,并不是领先了苹果的iphone系列。

    挤牙膏这种事情,在现在这个时代是每个厂商的拿手好戏。

    博浪也这样。

    比如:指纹识别是现在不能上产品吗?不是,是为了挤牙膏。

    花了大量精力搞定的‘抬起唤醒’算法是没有需要吗?不是,是为了储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之,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博浪终端不仅不能停下,还要进行更多的技术储备。

    台积电的整体解决方案现在确实不算最顶尖的。

    不然你猜为什么星海1的处理芯片用了28nm制程,cpu和gpu还要都做4核心?

    iphone5上那块a6芯片可只是双核的cpu、三核的gpu,用的还只是32nm制程。

    李泽左右看看,直接提出看法:“稳定的高精尖工艺制程不需要我们自己去投入研究,用现有解决方案搞个晶圆厂就行吧。”

    “可靠两个字你吃了吧。”秦正讲了个冷笑话。

    见状,温良不慌不忙的说:“泽总,资金问题不用操心,这个事情其实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借……切入口。”

    “晶圆厂是肯定要建的,也是肯定要全盘投入研究的。”

    略顿,温良语气和缓的解释:“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毕竟我的一切底气都来源于我在国内各个领域的人脉、靠山、资源,这些东西在海外不太管用,所以我信不过所谓的全球供应链。”

    “这是其一,其二,我一贯坚持的观点是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半导体行业的技术算得上基础科学领域,我不觉得国内自己掌握有坏处。”

    “其三,这有利于国内产业链的遍地开花,最后方便的还是我们,因为我们在下游方面做得还不赖,起码手机供应链有的。”

    “其四,我觉得博浪现在还算值钱,所以总感觉会有刁民要害我,比如推特上那个狗几把玩意realdt,天天在那叫嚣,我担心这玩意哪天说含有尼玛的阿美技术不让用啊。”

    最后这个原因,让李泽他们几个知情人士不由会心一笑。

    他们自打知道温良在海外网络上的id后,可没少偷偷看realgm花式弄realdt,dt可能年纪有点大了,有时候一个不小心就被弄得跳脚。

    不过李泽想了又想,还是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海外投资并购来搞定。”

    “基础科学行业是技术资料的事情吗?”温良斥道,“是人才,是需要一代一代培养出人才,推动技术向下演进!!”

    收购这么简单的事情,温良能不知道?

    那有个锤子用啊。

    哪怕收购的时候把公司工程师打包来中国,不讨论人家乐不乐意的前提下,也只是一时一角,无根之水。

    公司化的工程师是不会去培养下一代人才的。

    人才的培养有且只有一种方法,高校产出!

    以现在的培养体系,以中国的人口规模,一代其实只是一年,不是二三十年。

    就如那句俏皮话一样:不会有姑娘永远18岁,可永远有18岁的姑娘。

    这才是博浪在基础科学方向始终坚持商业隔离,放在高校的缘故。

    比如秦正和张郁林,他俩在华工实验室研究实验级产品难道不需要别人帮忙?

    那些帮忙的人中占比最高的难道不是华工学生、教授、院士?

    这些人不带脑子能帮忙?

    他们带了脑子难道连一星半点都学不会?

    学会了不就是人才培养?

    这是个说起来非常复杂,实际上很清晰的简单逻辑。

    一句话,要是在国外买买买能解决问题,中国的工业基础不会是这个叼样。

    李泽再不反对,举双手表示无条件赞同,也不用温良安排,主动揽活,他全然知道自己该干的是什么。

    他其实是担心资金问题。

    毕竟眼瞅着首批资金就要千亿了。

    …………

    随后,秦正和林童分别汇报了在相关研究项目上的进展。

    秦正已经搞定了cpu指令集,不算最终版,不过哪怕还要调整,也只是小范围内,无需像上次那样推倒重来。

    林童也基本搞定了无需考虑适配问题的gpu指令集。

    可以基于此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研发工作了。

    即指令集架构、处理核心等方面的设计研发工作。

    两人分别汇报完,末了,秦正补充道:“我想把指令集命名为星空,跟星辰、星海成套。”

    旁边李博文不由提出问题:“那芯片名称呢?”

    闻言,秦正一本正经的回答道:“性能不能超过现用芯片之前,不敢随便取名。”

    这话说得温良都忍不住笑了下,然后才道:“cpu系列和gpu系列的名称以后再说,现在不着急。”

    “你们都在预期内完成了研发工作,这很不错,不过接下来才是开始。”

    “我的要求是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突破一代,具体怎么落实,博文你居中协调。”

    林童疑惑道:“前四个要求能理解,突破一代的突破指的是什么?”

    李博文从旁回答:“比如gpu突破到gpgpu。”

    林童恍然大悟,眼睛都亮堂了,这可太棒了。

    ……

    最后办公室里只剩下温良和李泽两人时,温良简单提了两点安排:“从到账的120亿中拨出50亿筹备成立一家全资半导体公司。”

    “拨出60亿初步扩大关键核心环节的研究投入。”

    李泽忍不住咋舌:“一点不给博浪终端留啊?”

    “留了10亿啊。”温良理所当然的说。

    李泽也不多说,起身往外走去,边走边念叨:“昨天我们终端还是小甜甜,今天就成了后娘养的啰……”

    温良装作没听到的样子。

    …………

    …………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8/38929/235879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8/38929/2358799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