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现代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 第106章 感情充沛的写作

第106章 感情充沛的写作

推荐阅读: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老子是全村的希望绝世战神超级宗门养成系统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人族禁地御鬼者传奇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天域丹尊


                高考语进行。!名句名篇默写的第二问: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____、石破惊天逗秋雨。第三问:陆游在《游sx村》一诗,表现村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是____、____。送分送分,都是送分的。这些诗都是背过的。沈很快给出答案。李贺的诗需补一句:女娲炼石补天处。陆游的诗要写两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接下来的两道填空题是语法题和找错误。然后是单选题。“这……”当沈完成作之前所有的答题后,发现这份全国i卷居然如此不堪一击。沈花了30多分钟,都没怎么拿出全力,直接面对作君了。简直是吊打前面的虾兵蟹将。沈的对手只剩下一位,最后一位也是最麻烦的对手---作君。作君如是说:“陈景润是国著名数学家,他身患疾病却仍然孜孜不倦的进行数学研究,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同一个数学问题,终于取得重大突破,被国际数学界认可并盛赞。”“根据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这谁出的作题?居然以陈先生的1+2事迹做材料……”沈剧烈的颤抖了一下,差点把**抖出来。谈起陈先生和他的“1+2”证明,沈自认为这篇作的出题者更了解历史背景。陈先生从一九五几年开始研究数论,一直研究到一九六几年,这十年他不干别的,只研究一个课题:哥德巴赫猜想。十年苦熬初心不变,陈先生最终证明:从某个数n开始,每一个2大的偶数要么是两个素数之和,要么是一个素数与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即我们常说的“1+2”证明。因为陈先生并没告诉我们n是多少,所以哥德巴赫猜想尚未被完全证明。但陈先生的“1+2”证明,仍是世界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他对数论做出了杰出贡献。“作君举陈先生的例子,让我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题目自拟……”沈的脑海立即蹦出两字:执着!没错,当今这个社会愈显浮躁,大多数人急功近利追求物质的享受。陈先生不忘初心执着于他的研究课题,这种忍受孤独寂寞、只求问心无愧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尊敬、效仿。当代社会,需要类似陈先生的这种执着!所以,沈将自己的高考作命名为《执着》。非常普通的自拟作命题,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沈满怀感情地写作的正。若作君举诺贝尔的例子,沈可能没太多代入感,一外国人,搞化学的,设立那么多奖项唯独不设立数学奖,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一点想笑。陈先生不一样,他的经历、他的专业背景、他研究的课题、他取得的成……无一不让沈感同身受。刷刷刷!沈运笔如神,写作思路非常清晰。议论当然也是需要写作思路的。沈写的是议论。高考作谈不具备多高的学价值,仅用800余字,最多千把字体现出学价值,这是职业作家才具备的学素养。高考作最重要的标准是:工整。行要流畅,不要求辞藻华丽,但求语句通顺、词可达意。章结构要完整,简单明了地把该写的核心论点写清楚,辅以恰当篇幅的论据,不要啰嗦,避免废话连篇水字数。阅卷老师也是读者,特殊的读者群。阅卷老师们最痛恨的是考生写了七百多字的废话,最后几十个字作总结,还总结的不到位,毫无章法可言。沈在考前强记了大量的高考作模板,他很清楚自己该干嘛。跟着套路走,模式化写作。虽然《奥数冠军沈的数学技巧》尚未出版,但沈在为期数月的改稿过程强化了写作练习,对高考写作来说,这种改稿经历有帮助。写过书、背过作模板,加充沛的写作感情代入,沈在11点的时候完成了作。直接目测作字数,沈觉得大功告成:“847字,不多不少刚好。”这时距交卷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沈并不急于交卷,他仔细检查作,慢读一遍,细品一次。这是高考,沈一生唯一的一次高考,不会再有第二次了。既然唯一,那便珍惜。一边珍惜,一边享受。一边享受,一边泪流。沈擦擦湿润的眼角,他被他自己写的章感动到了。一位写作者,如果不爱自己写的章,连自己都无法代入自己写的章,凭什么指望阅卷老师给你高分?沈深深代入自己写的作,啊,写的真好啊,感情充沛,真实感人。这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不改了,这样吧。写作是这样,第一遍总是充满j-i'q-in的,第一次总是热血沸腾的,别改来改去了,很多时候越改越烂,原本的精品品质被自己生生改成扑街。没有什么初见更美好。还有点时间,沈又检查了一遍作之前的阅读题、填空题。没问题,应该没问题。铃声响起。该交卷了。考场所有考生交卷,包括沈。熙熙攘攘的考生们离开考场。考场外挤满了家长,他们翘首以待,却也无紧张。考生们的表情有喜有忧,自己做的卷子,自己心里最有数。沈找到了父母。“考的怎样?”沈志山、范云霞异口同声的问到,他们的压力并不大,不管考的怎样,他们的儿子都将去燕大读书。唯一的悬念是,沈能不能夺得全省状元,为老沈家光宗耀祖一次。“语,第一个对手,我想象简单了很多。”沈神色轻松的说到。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612/241348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612/241348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