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现代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 第503章 来自沈教授的激励

第503章 来自沈教授的激励

推荐阅读: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遮天记


                傍晚,燕大体育场。沈做完热身了跑道,他的家属和亲朋好友来到现场为他加油。“诺菲快看,那是爸爸!”欧叶抱娃在观众席,指引女儿望向跑道,沈在第2道出发。“粑粑!”沈诺菲手舞足蹈非常开心,她在一岁之前接受过各种各样的早教,今天接受体育教育。“百米跑是,谁跑的快。”欧叶跟女儿解释什么是百米跑。沈诺菲一岁之前接受过各种各样的早教,今天接受体育教育砰!枪响。赛开始。八位选手出发启动。“爸爸加油!”欧叶引导女儿为沈助威。“@*@!”沈诺菲呜呜哇哇的说出一串乱码,一副觉得好好玩的样子。沈出发之后全力加速,进入途阶段,他排名在间位置。“爸爸快跑!”欧叶还蛮激动的,她老公居然力压几个校队的年轻小伙子,没有掉到最后。跑道的沈奋勇冲刺,他没能超越前面几位选手,也没被别人反超。最终沈第四个冲过终点线,成绩是10秒75。沈还是挺满意这个成绩的,一枪一枪快,有进步终究是可喜的。一个教授,能在全是体育特招生的百米决赛进入前四,并跑出了10秒75的惊人成绩,这让燕大师生感到新。沈一发不可收,在次日的跳远决赛,他第一跳便跳出了7米70。“卧槽?”“太假了吧?”“沈教授是全能选手啊?”其余的学生跳远选手惊呆了。如果21岁以下的选手跳出7米70,那有资格进入国青队。现在这支燕大田径队,男子跳远成绩最好的一位选手来自体育教研部,读大一,他的pb是7米68。沈一跃7米70,秒杀了整支燕大男子跳远队。跳远队压力山大。pb是7米68的这位大一学生参加了今天的决赛,他全力一跃,第一跳跳到了7米71。“耶!”这位体育特招生非常兴奋,他万万没想到,这届运动会最强劲的对手居然是一位教授。“7米71,同学,你针对我?”休息区,沈打趣般的对大一学生说到。“沈教授你是超人啊!”大一学生很难理解,一个快30岁的男人,百米10秒75,跳远7米70,这个男人并未长期接受专业训练,是在赛前突击训练了一个多礼拜而已。“我不是超人,但我有j-i'q-in。”这时轮到沈场进行第二跳,他第二跳踩板位置过线,犯规了,没成绩。大一学生发现沈的踩板、起跳技术练的并非很娴熟,沈第一跳跳到7米70,凭借的是良好的身体素质。大一学生越战越勇,他第二跳暴击了,一跃过了7米80。“7米86!”大一学生离开沙坑后,跪在地猛捶塑胶地面。校队教练也很兴奋,能跳出7米86的年轻选手进国青队完全没问题,甚至有希望进入国家队。燕大跳远决赛的赛制只有三跳,沈的第三跳又犯规,他的最终成绩定格在7米70。大一学生的第三跳同样犯规,他的最终成绩是7米86,获得冠军。在沈的刺激下,燕大跳远队出了一位希望之星。这位大一学生十八九岁的年纪跳出7米86,今后前途无量。全燕大更不可思议的发现是,沈在短跑、跳远以及曾经的长跑项目,均具备职业运动员的水准。当然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优秀的十项全能运动员除了投掷项目,短跑、跳跃、长跑的单项都能做出很不错的成绩。全校运动会结束,沈的体育热情尚在持续,他每天锻炼,练耐力、爆发力、力量以及相关技巧。心会议室,老烟问沈:“老大,你是要转型做职业运动员?”沈说到:“锻炼身体嘛,为今后做准备?”“为你们家二胎做准备?”程浩南问到。“有这个考虑,最重要的是生命在于运动,万一国家安排我出去科考,没有强健的体魄难以完成任务。”沈召集两位化学研究员开会,唠完嗑之后进入主题:“c01b的专利已经卖了,你们俩近日会收到一笔钱。”“真卖了?”老烟、程浩南得知这个消息后受到鼓舞,毕竟钱这个东西有总没有好。“c01b已成为历史,现在我们开启一个新项目,代号为c01c。”沈展示出一些资料,目标分子是苯并噻嗪**母核+疏水侧链的结构。“这个目标分子的结构还是较有趣的。”老烟立马来了兴趣。“我查询过很多献,结合逻辑合理的推测,目标分子的用途是糖元合成酶激酶-3β抑制剂的研究,方向是非atp竞争型抑制剂,初步的路线设计是四步,剩下的工作由你俩推进。现在,二位提点想法吧。”沈设定了目标产物、起始原料,以及三个间体,这条路线共需四步得到目标产物。每一步的反应条件是什么,沈没写,他想考考二位研究员。思考良久之后,老烟说到:“起始原料设定为苯并噻嗪**,第一步,我觉得可以在碳酸钾的作用下,经过氮烷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2。”“那么第一步,由老烟你搞定。”沈算是认同了老烟的观点,现在的探讨属于理论层面的交流,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验证,但最终的样品还是要以实验为准。老烟灵感源源不断的涌出:“按照这个逻辑,第二步可以这么做,在氮气保护下加入氢化钠,经过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这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最难设定的是目标分子,以及一步步逆推出的间体、起始原料。从起始原料到化合物2,从化合物2到3,最后得到目标产物,每一步是否有合理的反应机制支撑,应该在怎样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是沈三人现在探讨的问题。老烟的思路很清晰,他毕竟一直呆在燕大这种学术研究机构,有机会从最前端的路线设计做起,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程浩南研究生毕业后在有机外包公司工作了5年,他的强项是执行战略路线,是实操能力。前三步,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在的课题是第四步,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直接得到目标产物的一步。“这个很麻烦啊,怎么才能得到产率高的酰肼化合物?”老烟、程浩南陷入沉思。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612/241356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612/241356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