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一二三

推荐阅读:超级宗门养成系统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人族禁地御鬼者传奇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天域丹尊星辰之主万神主宰混沌天帝诀


                首都连着下了几天的雨,潮湿的空气从窗外涌进沈奇的办公室。毕业季的燕大,本科生们忙于毕业论文。沈奇的工作看似和普通的理工科学生没什么区别,建坐标,曲线平滑修正,提取节点,做各种平均,比较,作图,输入,计算,再输入,再计算,继续输入,生成模型。数千个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被输入,衍生出的数万个矩阵筑起新的长城,因果律模型的雏形呼之欲出,它如同一座巨型城市,闪烁着蓝光的坐标分割出许多“街区”,天空中的曲线交织密布宛如七彩祥云。各种颜色的细小箭头按照某种规律不停的运动,熵,边界,混沌,散度和涡度,重建与崩塌,标度性和普适性,特殊性和概率性,不再迷航的湍流孤子,庞大繁杂的各种元素融汇在一起,千丝万缕的联系遵从最严谨的公式和方程。沈奇正在干的事情几乎已触及到人类数学和物理知识的巅峰。有几个人,沈奇必须对他们表达敬意。一是莱布尼茨,二是海森堡,三是庞加莱,四是沈奇。可操作的因果律模型生成中,1……2……3……7,5月12日整整一天,进度条只读到7。“看来我需要申请一台生物电脑了。”沈奇保持电脑开机状态,离开办公室,锁好门。这么重要的研究成果,万一被别人窃取了咋整?没关系,沈奇相信除了他之外没人能看懂并学会使用他的终极模型。次日,沈奇还真写了份了申请报告提交给科学院计算机中心。科学院计算机中心在生物专家的帮助下,将克隆出的猴脑组织应用于生物计算机的研发,并做出了样机。沈奇申请的是猴脑生物计算机样机,他需要这玩意,这玩意比超算更快。5月底,沈奇的常规计算机终于读完了可操作的因果律模型100进度条。电脑桌面上多了个图标,沈奇将它命名为“一二三”10版本。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二三”10版本是个程序,基于因果律模型所产生的推演终端程序。启动“一二三”需要应答一段指令,指令随机生成,生成原则是沈奇自己创造的,除了他本人之外没人可以操作“一二三”。想象不可能凭空产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必有接地气的现实原型。起因推演结果,这是沈奇赋予“一二三”的核心设计思想。用科学语言解释,起因就是原始数据,数据样本越多越精确,推演出的结果越准确。沈奇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他兴奋的搓搓手,令人激动的时刻即将到来。点开“一二三”,沈奇输入了从fast拷贝而来的全部原始数据,射电源图像,h2脉泽与h2吸收线的谱,蝴蝶星云的射电核及高强度射电瓣边缘,各种算法自动生成的蝴蝶星云轮廓线……这些来自fast的数据有2t多。然后,沈奇输入了他自己收集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人们已探测到的中子星和黑洞,以及暗物质的定义。咚!沈奇敲响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击,“一二三”的首次推演被激活。推演目标被沈奇设定为蝴蝶星云处是否存在暗物质。有人说这不合适吧,沈奇自己编了个程序,他利用这个程序去推演六千多光年之外的地方是否存在暗物质。这不就是纸上谈兵吗?务实派的实验物理学家会接受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情节吗?没关系呀,如果他们不接受的话,那咱们可以论道嘛,各讲各的道理呗……基于以上原则,沈奇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屏幕,“一二三”正在运算“蝴蝶星云处是否存在暗物质”这个指令。海量的数据洪流一刻不停的冲击着“一二三”的承受极限,非线性方程掀起滔天巨浪,数不清的函数自动生成后进化为新的函数,它们低沉的咆哮,如同恐怖的巨大旋涡。“一二三”这艘小船在惊涛骇浪的数据海洋中颠簸前行,它的船长沈奇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屏幕上刷出一段信息,来自“一二三”的推演进度预估“本次推演运算预计持续十七年……1……推演中……1……”“沃靠……”沈奇傻眼了,十七年之后他家闺女都到了谈男朋友的年纪,那时的沈老爷子也快50岁了,咱等不了那么久啊。“一二三”10版毕竟是试用版,软件方面的技术性改进或许还需要沈奇继续努力。制约运算速度的另一个条件是硬件,沈奇的生物电脑申请报告打到科学院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尚未到货。科学院很重视沈奇的申请,院领导郑重答复,一定为沈院士一台性能最优秀、运算最稳定的猴脑生物计算机样机,请沈院士耐心等待。沈奇终止了“蝴蝶星云处是否存在暗物质”的推演运算指令,和星辰大海相关的推演工作量极其巨大,渺小的人类想要窥探宇宙的奥秘,需要付出漫长的时间代价。“换个平易近人的推演方案吧。”从宇宙回到地球,沈奇输入他在十年前做过的地震预测原始数据,并命令“一二三”推演北半球的那两个坐标点发生地震的概率有多少。“一二三”给出了推演进度预估“本次推演运算将持续66天零3个小时58分钟……1……推演中……1……”这次“一二三”有零有整的给出了精确时间节点,说明它心中有数,运算不慌。“两个多月,还是太久了……”沈奇迫切的想要在短时间内验证“一二三”的推演精度,这个程序是他设计的,他知道数据量越大、运算越复杂,得出结果所需的时间越久。推演六千多光年之外的宇宙活动,需要十七年。推演地球上的地壳运动,需要两个多月。沈奇得到了两个参考系数。基于“一二三”的设计思路,沈奇将目光转移到人类身上。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612/241357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612/2413578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