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科幻空间 > 唐朝最佳闲王 > 第263章 唐代的生态循环

第263章 唐代的生态循环

推荐阅读:重生资本狂人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人族禁地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妖孽修真在山村丹武双绝混沌天帝诀陆地键仙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这个游戏不一般


                入秋的时候下了几场雨,彻底的化解了关大地的干旱问题。望着田间地头那绿油油的麦苗,白二狗心隐隐的有股甜蜜的感觉。朝廷强行的推广了冬小麦的种植,打心底里,自己是拒绝的。但种子什么的都发下来了,必须要种。无奈之下,白二狗只能和其他许多百姓一样,今年开始种植冬小麦。朝廷发种子,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象的,这也是百姓为什么会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依旧选择种植的原因。不管怎样,这日子总算是有了盼头。经过这一年的干旱,自己一家子更是连饭都吃不起,这时候也不会去在意什么一等高粱,二等粟米,三等小麦之类的说法了。没人愿意吃,是因为太难吃。听说邻村有人建了一座磨坊,可以用来将小麦去皮碾磨成面粉,那种面粉吃起来的口感要粟米好的多。而且,更重要的是,最近外面传的沸沸扬扬的,磨面好像并不需要钱。“二狗,又来看庄稼呀!”愣神的二狗察觉有人靠近,回头一看,是自家的邻居大宝,连忙换副笑脸道:“恩,这庄稼长势喜人,来年定是个大丰收呀。”“我说你要是真的闲着没事,到邻村去听听,人家那里讲的可细咧,你站在这里盯着一片庄稼傻笑有用的多。”大宝笑呵呵的拍了拍二狗的肩膀,几天前他也跟二狗一样,每天是来地头看看庄稼,经过这两日的对,更是深有体会。“都讲了啥?对了,你去邻村了?”二狗有些着急的问着,最关心的,还是关于磨面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外面的传言是不是真的,自己还没到邻村去看呢。“可不是吗?人家说了,这小麦冬小麦呀,其实并不用怎么打理,种前施肥,翻地即可,种下之后,等几个月,土地干燥一些的时候,在进行灌溉一次,像今年这已经下了几场雨了,灌溉这一步免了。现在等再来一场雪了,这雪越大越好,下的越大,来年的收成越好。还有啊,那个磨坊,好像是皇弄的,外面的传言也基本是真的,磨面不用给钱,一石小麦直接取下来半斤给人家,还有是磨完之后的麦麸也留给人家行了。”大宝笑意不减的说着。半斤和麦麸,这个价格虽然贵了点,但也还算能够接受,实在不行的话,可以自己在家碾磨面粉嘛,是费了些事。“半斤粮,够家里吃几天咧!”二狗努了努嘴,有些不大情愿。这年头没人的粮食是轻易得到的,即便是不怎么费事,产量又高的冬小麦,也依旧没人愿意这么铺张浪费。单是将麦麸给了他们也算了,还要单独另收半斤粮食。反正二狗觉得自己应该是很难说服自己的。“到时候看情况呗,反正又不是你一家!”大宝耸了耸肩。……长安郊外,一座新建的磨坊内。一台约一米宽左右的石磨,在一头驮马的推动下正缓缓的转动着,发出咯吱咯吱的摩擦声。小麦从面石磨的正央那道口子里一点点的坠落下去,然后不大会儿的功夫,颜色略微有些发黄,还带着一些黄色麦麸的麦粉从石磨脱落出来。“罗总管,小的已经试过了,平均下来一石小麦大约需要一盏茶的功夫,一个时辰可磨七至八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差不多是冬季约为不足六个时辰,夏季约为七个时辰,这一台石磨,一日间可碾磨四十至五十石左右,咱们这间作坊有石磨五台,一日可碾磨近两百石小麦。”磨坊管事朝着前来视察的罗尘汇报着情况。这几日他们一直在不停的忙碌着,除了碾磨面粉用以测试,同时也要进行数据的统计,技巧的摸索。反正算来算去,差不多也磨了四五百石,基本也得出了相应的数据,总体而言,这座磨坊的效率还是不错的,若是全力开动,基本可以满足小半长安一日的需求。“一石小麦可出产多少麦麸?”罗尘继续问着。虽然自己也不懂,但这些事情李元吉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麦麸可是个好东西,一定要留下来。“大约也一斤左右吧!”磨坊管事指着角落里孤单单放着的一袋子麦麸。“这东西真有那么好用?”王晊有些难以理解,虽然也是麦子身掉下来的,可说到底它也不过是个皮,人都不能吃的东西。“有没有用,拿走试一试不知道了?”罗尘微微一笑,显的理直气壮道。“也是,好用与否,一试便知。”王晊只能点着头。能与李元吉重结于好,对于王家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虽然在势力方面依旧没有任何的进展,但好在王家不需要再想之前那样提心吊胆。所以这次与朝廷的合作当,王家便是完全让出了主动权,代表着皇帝的罗尘说什么,王晊便直接点头答应,除非罗尘的要求超出了王家的底线。但至目前为止,罗尘提出的一些条件,不仅没有超出王家的底线。反而让王家都有些难以置信,所有的合作项目,李元吉是拿走了大头,但留给王家的也有不少。虽说都是一些看似不大的合作,也挺分散的,可若是将这些项目合在一起,那可一点也不小。好这座磨坊,是皇家商业集团与王家合作的项目之一。而整个关、并州地区,以及所有被列为此次冬小麦种植的区域,都有这样的磨坊存在,而那些,也全部都是他们的合作项目。李元吉负责出技术,王家则负责出地方,出材料,出人,在磨坊方面是没有收入的,但是在之后的其他方面,收入确实七三分,李元吉占七,王家占三。而截至目前为止,连王晊都不知道要建立多少个磨坊。反正是迈着步子数,每隔三十里建一座,里面配有一台石磨,一头驮马或者驴,这玩意儿自打突厥投降以后多的是。当然,为了缩减成本,此次实行的是多层合作制。即李元吉出技术,王家出石磨,下到每一个区域内,村内有驴或者驮马的各户负责实施,而各户每交一斤麦麸以及等量的小麦,便可拿到三钱的收入,而他投入的,是自家院子内要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以及一头驮马或者驴,以及人工。按照当下这个效率,生意好的话,一日少说也能赚个几十钱,绝对的高收入阶级。至于王家……从世家大户,一跃成为了大唐最大的养殖户,专业养殖鸡鸭的大户人家。虽然听着不是那么的好听,但仔细的计算过后,却发现其的利润绝对不做任何生意低。肉类,特别是鸡鸭这种高档货,价格一直都不便宜。而鸡鸭难养,除了他们的食材以外,还有是疫情问题。而在李元吉看来,养鸡鸭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划出一块地,进行放养模式,然后定期的清理即可,真遇到了大规模的疫情,那也挡不住不是?所以,在长安和太原附近,将会新成立两个养殖基地。地皮是朝廷给的,王家负责圈起来是了,另外是找人打理。磨坊留下的麦麸,可以用来喂养鸡鸭,而鸡鸭产下的鸡蛋鸭蛋,可以用来交易,产生的粪便,也可以经过发酵之后重回田间,三个并不相关的产业,这么被连接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虽然搞不懂李元吉所谓的生态循环是怎么个意思。但明白了这其的三个环节之后,王晊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被恶心的好几天都没能吃下饭,特别是麦粉和高粱,看见觉得有些反胃。“罗总管,那个水泥作坊那边您看是不是?”答应了罗尘无数个条件,王晊始终不肯死心。在王家人看来,只有水泥作坊才是最赚钱的项目。想想将来还要修建无数条官道,用的水泥那可是海量去了。即便朝廷购买的价格不高,可在这么多的数量面前,利润依旧是很可观的。除了利润,王家还希望与李元吉进行更多方面的合作,以此来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那边暂时不会有什么变化了,你们呀,安安稳稳的顾好眼前是了。”罗尘一脸淡定的说着。摊子铺的越来越大,人手也是越来越紧张,便是现在,罗尘也觉得异常的吃力。甚至有些时候,自己恨不能直接撂挑子回家养老算了。权力,地位。自己也很想要,可有时候真的是能力不足,事情到了身,根本不知该从何下手,这又怎么搞?而且看样子,一直都没有寻觅到合适人才的李元吉,似乎有意将自己推商业集团总管的位置。真若是到了那一天,可真的是要了老命了。这年头,找个会当官的并不难,但是想找个会经商的,难加难,或者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凡有点出息的,都不可能会经商,除非再等个几十年,等发展起来以后,再来找这样的人才,或许那个时候,才会是一抓一大把。苦恼的挠了挠头,罗尘又叮嘱了几句,接着便回了太平坊,那里事多着呢,根本忙不完……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766/243212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766/2432122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