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科幻空间 > 唐朝最佳闲王 > 第346章 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第346章 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推荐阅读: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妖孽修真在山村丹武双绝混沌天帝诀陆地键仙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这个游戏不一般死亡作业临高启明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这么说,这件事情是你有意安排的?”听完李靖的详细描述,李元吉紧皱着的眉头终于是放了下来。原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但现在看来,事情倒是有,只是并不算大。李靖前来汇报的,自然是吐蕃人越境偷袭辎重队的事情,那封信件写的很清楚,李元吉也亲自看过了那封信。除了看到吐蕃人来了以外,还看到了唐军改制后的战斗力,改变的不仅仅只是建制,还有战斗方式。当然,这一战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全部,炮兵还没有出现,骑兵也仅仅只是收尾,参与战斗的,是最普通的步兵,甚至连重甲步兵都算不。以步兵对抗骑兵,能够二打一取得胜利,不得不说,这个成绩足以令人骄傲。不要觉得大唐很强,大唐的军队很强,算是步兵打他们的骑兵,少说也能一打二,那些都是扯淡,步兵在面对骑兵的时候那是占据着绝对劣势的,能二打一打赢了,足够偷着乐了。“是,臣下半年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臣觉得这次回朝述职,肯定会让对方有所松懈,便提前将此事交代给了副将高杨。”李靖点头承认道。之前不说,那是因为什么事情也没有,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辎重队被偷袭,的确不是什么大事,况且也没有什么损失。但是现在事情真的发生了,大唐没有吃亏,但是同样的,也得到了一个正当的出兵理由,而这个理由,可李元吉说的那个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反击靠谱多了。出师有名,这才是原王朝的核心所在。若是想打谁打谁,那尽情的打吧,保准过不了多久,内部会迅速的瓦解,这时候打下再多的领土也没用。李元吉则是在仔细的想着这件事情,后世的战争片自己没少看,虽然当时看来那面演的都是吹牛皮的东西,可放在现在来看,倒也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参考意义。有时候,腹黑是通用的。而有时候,先发未必能治人。大唐要打仗,打吐蕃那个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国家,民众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不管他们如何想,理由还是要给一个的。毕竟没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丈夫,或者亲人朋友死在战场,特别是那种为了满足高层**而战死。尽管现在他们拿着大唐最丰厚的待遇,而一个不会找借口的皇帝,时间久了,也自然不会让将士们一直忠心耿耿。不动声色的看了眼李靖,却发现这货冷静的一笔,让人觉得有些不太正常。但满肚子腹黑的李元吉,却是看明白了李靖的意图。打仗这事,真真实实,虚虚假假的,谁又能说的明白?而真正优秀的将领,自然也是最牛掰的阴谋家,能够将假的变成真的,真的变成假的。也难怪李靖能在后来称为大唐战神,还能被神化,单单只是这一手腹黑的程度,不虚这个战神的名头。“真亦是假,假亦是真!”李元吉忍不住的说出这八个字来,啧啧嘴:“不错,朕果然没看错人!”对于有水平的人,李元吉从不吝啬自己的褒奖之词,李靖当的起自己这一番称赞。直到这个时候,才有人明白过来他们到底说的是啥意思。虽然后知后觉的有些慢,但还是在心黯然一惊,特别是程知节等武将出身的家伙,更是对李靖这个阴谋家即佩服,又恨的不能行。“这下臣不知道是不是该同情一下可怜的吐蕃人了~~~”房玄龄微微一笑,气氛很是愉快。“同情个鸟,陛下,要不把俺派去露一手?”程知节有些按耐不住的说着。“朕怕你死在那里!”李元吉没好气的回了句。此次作战的将领早内定好了,而且也都提前做足了准备,调派一个新的将领过去倒是无关紧要,只要两个主将不换行了。可问题是,吐蕃那是普通的地方吗?程知节没有任何的适应训练,真要是到了吐蕃,手下将士还能继续打下去,他这个将领反倒天天晕晕乎乎的,丢人不?“那边地势很好,不像长安,老夫刚到的时候也很不适应,甚至经常头晕恶心,也是在那里待了这么长时间才慢慢适应,陛下不让程将军去是为了程将军好。”李靖不得不站出来和稀泥道。“不去不去,在长安多好,想吃啥吃啥,想干啥干啥,老夫还不想去那里受苦呢!”程知节撇了撇嘴,很不乐意道。“呵呵!”李元吉呵呵一笑,也懒的跟这货纠缠,继续道:“这事你们商量一下看具体怎么操作。”事情很简单,整个战略也并不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更改,但是所起到的效果,却是一个天一个地下。李元吉并不想在这面参与的太多,毕竟李靖的想法自己已经差不多了解了,与自己的想法大差不差,这种情况下,自己也完全没有必要去干预将领的发挥。有些时候,不是你觉得怎样怎样的,计划的再好又能如何?战场是瞬息万变的,到头来还是得指望他们这些将领,总不能自己去那边盯着吧?过度的纠正,只会引起更大的麻烦,只要大方向不出问题好了。而原先的计划,是苏定方那边先进攻吐谷浑,而李靖悄悄的率兵进入吐蕃进行适应训练,然后苏定方在吐谷浑那里直接佯攻吐蕃,吸引吐谷浑的主力部队,从而为李靖这边的进攻减小压力。实际这份计划已经很完美了,因为从吐谷浑进攻的优势很明显,首先路好走了许多,从雅州进攻的话,小规模倒是可以,大规模很难做到了。而现在,只需要将这份计划稍稍微调一下好。先由李靖在雅州叫阵,吸引吐蕃的主力,然后自然不是决战,而是对峙。而这个时候,若是苏定方进攻吐谷浑,又从吐谷浑进攻吐蕃的消息传出去,恐怕松赞干布那边坐不住了。若是调主力回援,首先等他们赶到的时候,部队疲惫的不能行,苏定方正好以逸待劳跟他们干一仗。若是不管不问,那更好了,苏定方可以一边适应,一边进攻,逐步蚕食吐蕃的领土。而到了那个时候,雅州这边便是成为了佯攻又能如何?这个计划最大的好处是,两边都可以佯攻,也都可以成为主力,不管松赞干布怎么应对,都很难同时应对两面的进攻。如果不出问题的话,他肯定会将主力调到南边,因为那边面临的是十七万大军的进攻,雅州不过才四万人而已。说实话,李元吉也有些同情松赞干布了。只是可惜,谁让这货后来对大唐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若是不趁其立足未稳之时便彻底的压死他,后面鬼知道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官员和驻军问题要尽快拿出方案了,另外,再考虑一下是否可以移民。”李元吉继续对着房玄龄说道。作为内阁第一人,这事自然由他牵头负责,而自己只需要最终敲锤定音行了,没必要亲自去想这些,当然,有些建议的话,倒也可以提一提。“诺!”房玄龄应了声,也没多问。这种模式他已经很熟悉了,而且效果也还不错。打下一个地方,并不意味永久的占据那里,派遣官员,只是统治的一个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王朝走下坡路,这种统治力自然会越来越弱。那又该怎么办呢?官员,军队作为强有力的保障,迁徙大量百姓过去,同化他们,将他们变成自己人,百年之后,问题自然也解决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的计划,但却是最安稳,最稳妥的一个办法。像当下的唐朝,没听说有谁想让某个地方独立的,因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大家都是汉人的身份,算要反,也是推翻朝廷重新建立一座王朝,但某个地方单独独立出去,那是不可能的,根本不会有人这么想。只是,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几年大唐的发展太快了,快到现有的官员根本不够用,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到那些地方的。若不是你情我愿,时间久了,自然会有问题。“有时候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步子迈的小一点,未必不能走的快,江山社稷看的是长远,而并非一朝一暮。”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渊站在了身后,而李元吉对此却毫无察觉。李渊的话让李元吉瞬间一愣,倒不是因为别的,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这特喵是太皇应该说的话吗?感觉好像哪里不太对?李渊不闻朝政,但却不代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能让李渊忍不住的站出来说出这番话,足以看出他并不希望打这一仗。“父皇,并非儿臣不愿慢下来,船在那里停着,若是不加快步伐,等到了船也走了,再想船,只能下水游着追去,或者等下一艘船,可下一艘船,谁知道在哪呢?谁又知道,船坐的是敌还是友?”李渊的太皇当的很合格,李元吉也不介意跟他多说些政事,当然,历史那种李渊和李世民见面都自称朕的画面是不会出现的,在与李渊对话的时候,李元吉永远都是以儿臣自称的。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766/243213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766/2432139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