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科幻空间 > 唐朝最佳闲王 > 第411章 臣不敢藏私

第411章 臣不敢藏私

推荐阅读:天域丹尊修罗剑神超级修真弃少遮天记百炼飞升录我是如何当神豪的红色莫斯科我在凡人科学修仙最强末世进化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翌日清晨,约定好的时间。李靖便是想要退下来,也不可能接连拒绝李元吉的邀请。再者,教书育人,对于李靖这种级别的人来说,其实也跟退下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当然,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又有几个是能够真正退下来的?衣锦还乡?或许有,但绝对不多,很多朝廷重臣,即便是真的能够回到家乡,也会被各地的一把手给供起来,只是凭借着其朝的人脉,足以让他们享受得起这份待遇,更何况这些人的思维见识也更广阔一些,很多地方都可以提出宝贵的意见,特别是揣摩朝廷的意思。而像李靖这种深得皇帝信任的大臣,即便是退了下来,这辈子也很难离开长安。皇帝也是人,大臣也是人,是人有迷茫的时候,很多时候,皇帝都会找这些已经退下来的人谈论一番。虽然不至于全盘接受,但作为考量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现在这个环境,退下来的人并不多,大多数都是直接死于任。再者像是杜如晦那样的,虽然因病早已不负责兵部的事情,但兵部尚书的职位依旧还在,所以严格算起来的话,杜如晦也算是死于任。秋季的早晨,温度稍稍有些低。皇帝的车驾,李靖只剩下了满脸的苦涩。他不想出这个风头,可却无法拒绝,也拒绝不了,只能硬着头皮坐来。与皇帝同乘一车,这是何等的荣耀?又有多少人日思夜寐的事情?“卿可知朕建这座军校意义所在?”车,闲来无事的李元吉便开始长篇大论起来。“臣愚昧……”李靖摇了摇头,他能理解,但也不能理解,像这种广撒的行为,在他看来是不可取的。“军校,一个提升军队战斗力最直接的方法,但若是搞不好的话,也很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然,凡事不能只看一面。因为知识的封闭性,真正能够接触到知识的人并不多,特别是那些顶级的知识。因为高级,所以威慑力才较大,使用它的人若是正义人士,对于朝廷,对于百姓自然是一件好事,可若使用它的人心怀不轨,那好事也只能变成一件坏事。”李元吉倒也没有避讳,直接说出了军校的好与坏。关于开放知识这个事吧,反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什么位置,自然可以看到不同的答案。如果开放知识危害这么大,那后世整个地球都在搞军校又是什么意思?自欺欺人?那历次战争,那些从军校走出来的将领的英勇发挥又怎么解释?“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即使朕培养出了一个绝世天才,而这个绝世天才有意要造反,可朕手里还有第二个绝世天才,第三个绝世天才,即便没有,也会有无数个他低一等的天才出现,这么多人,难道还挡不住他一个人吗?但凡聪明点的,都不会去做那种蠢事。”李元吉继续说着:“再一个,朕也相信,那些士兵绝对不会不明事理,像以前那样有人一个招呼,成群的呼应。”“陛下是想开启民智?”李靖不由大吃一惊。听着李元吉这一番话,在联想到自己所了解到的那些事情,恨不能给自己来一个耳刮子。事情做得这么明显,不是为了开启民智是什么?历朝历代,什么时候有过低价卖书的事情?五百钱一本虽然很贵,但对于真正渴望读书认字的人来说,简直跟白菜价没什么区别,书是黄金屋,书是颜如玉,书不是钱可以买到的。即便那只是最基础的版本,可整个一套下来,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存在。开启民智,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根据历朝历代总结起来的经验来看,所有人都不认为开启民智是个好选择。封建社会,皇帝的地位,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百姓的个人崇拜面的,如果大家都有了知识,这一套还怎么搞?算是可以搞,可谁又能保证每一位皇帝都兢兢业业?不去做那些混蛋事?“民智朕必开之!”掀开车窗,看着外面魅蓝的天空,一股子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没有任何的不适,反倒是有种清馨的感觉。这个皇帝,来的太过容易了些,或许自己本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颓废,避让,奋起,有外界的刺激,也有自身的变化。李元吉不知道这是不是一场梦,一场醒来了以后,自己依旧是在工地搬砖的那一个。这一切都来的太过神,太过让人不敢相信。之前的卖书,只是前期的准备而已,但李元吉始终没有能够下定这个决心,但是现在,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彻彻底底的决定了。“只要民智可开,纵是大唐因此而亡,朕也无怨无悔!”“陛下……”闻言,李靖惊恐不已,连忙拱手,眼更是被泪水打湿。不感动吗?没人会在听了这句话以后不感动的。一个皇帝,宁可拼着亡国,也要让天下百姓生活的更好,这种气度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至少,李靖觉得自己是没有的,以前的每一位帝王,也都没有这种气度。“朝代的更迭,只不过是历史的必然罢了,始皇帝曾豪言要让赢氏传承万代,大秦永不坠落,可大秦最终却仅仅只存在了短短数十年,两位皇帝便此落幕。汉家天子虽有气度,也有权谋与胆魄,可汉家江山又存在了多久?前隋又何不是威风八面,震彻异邦?可现如今呢?或许有一天大唐也终将踏前朝的后缀,但是朕不想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历经数千年之久去重复一件事情。朕不是什么圣人,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私心,朕本不该坐在这个位置的,朕也从未想过要来当这个皇帝的,在齐国,朕看到了百姓的艰难,朕看到了许许多多在长安看不到的画面。朕不求别的,只求能给子孙留下更多可以抵御外敌的东西,无论是什么……”如果不是来自于后世,李元吉怎么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民国算是华夏历史第一个开启民智的朝代,可民国的结局又怎样?或许,自己唯一的优势在于,现如今大唐的环境不是民国可以相的。而那个时候,整个世界都在摸索着前进,整个世界都在走着不少的弯路,如果自己提前打开了这关键的一步,那么两三百年以后,大唐会不会变成后世的模样?很困难,但五百年以后,绝对不会差的太远。说是愤青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作为一个华夏人,作为一个了解过抗战,一二战的后世人,李元吉不希望历史的那一幕重演。哪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一切又是否是真实的。但是,历史的确在改变,火箭炮,投弹车式的古老火炮,这些军事科技已经给唐军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古老的铁路系统,用马去拉的那种,谁又敢说,这套古老的铁路系统没有能够给大唐的运输带来改变?假以时日,谁又敢保证,蒸汽火车不会出现?李元吉很害怕大唐会坠落在自己手里,可想来想去,这些又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与其在这里顾左顾右的,还不如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算是最终失败了,可经验是留下了,兴许自己的后代,会出现一个牛人力王狂澜呢?世界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不是认真,而是破釜沉舟。现如今李元吉是用破釜沉舟的气势去做的。“早知今日,臣当年应该纠集好友,助陛下一臂之力!”李靖满脸的惭愧,当年想要改变玄武门,过程太容易了,李靖刻意用十种不同的方式去改变这个结果,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立,不帮,不告,不偏,不倚。可是现在,他后悔了,真的后悔了。如果当年他可以将事情告诉李渊,李世民绝对不会成功,大唐也不会白白耽误几年的发展时间,如果李元吉可以早一些登基……跑偏了,李靖是觉得,自己是不李元吉的,无论是哪一个方面。“这个院长臣当了,自此之后,臣必定不会藏私!”李靖觉得自己很惭愧,李元吉身为皇帝,都敢拼着大唐王国去做这些,自己一个将领又怕什么?自己的几个儿子,是不是当将军的料自己很清楚,手里的那些东西即便是留着,也只能最终带入棺材,然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扬名青史什么的,李靖倒是没想过,也懒的去想。他只是觉得,如果自己不再这个时候做些什么的话,太对不起皇帝对自己的这一番信任了。军校,不用说也知道是干啥的,而且担任院长,对自己来说的确很轻松,也算是退了下来,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陪伴家人。“该藏私还是要藏私的,什么样的级别,掌握什么样的知识,这才是关键,否则的话,会培养出一堆好高骛远的家伙,对他们,对大唐,这都不是什么好事。”李元吉换一副笑脸,语气平淡道。前面讲的是真的,但讲这一番话的目的,是在于这里,不然的话,李靖死不吐口,自己哪找教材去教他们?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766/243215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766/243215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