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科幻空间 > 唐朝最佳闲王 > 第448章 吟的一手好诗

第448章 吟的一手好诗

推荐阅读:太古神尊惊天剑帝女富婆的神级村医从八百开始崛起大唐之神级败家子万妖圣祖九星霸体诀万神主宰乱世书国潮1980


                翟亮这个人的心还是很大的。先前说起书院的事情,那叫一个愁眉苦展,那叫一个恨不能死。可一旦说起了诗会,整个人却瞬间跟换了个人似的,先前的乌云密布瞬间变成了一副晴朗的天空。可以看的出,翟亮这个人的口才还是挺不错的,至少没有给人一种书呆子的感觉。“这诗会的白天,其实也是用来交友的,另外是早的时候出了个题目,若是有什么想法,可拿出一幅作品出来,只要在今夜结束之前交给他们,他们会拿给青禾亲自审核,倘若是能够得到青禾的认可,第二日若是再来,便可免票,并且还能获得与青禾共进晚餐的机会。而今日晚将会有一场表演,不过这些都是青禾之前的作品,只有明日晚,得到认可的人,将会获取登游船的资格,青禾最新的作品将会在那里进行展示,而共进晚餐,也同样是在游船,登游船的名额只有三十个,与青禾共进晚餐的却只有一个。兄台若是有想法的话,不妨尽快想一幅作品出来,说不定还有机会抱得美人归。”翟亮吧嗒吧嗒的说着,丝毫不去掩饰自己对于青禾这位才女的向往。虽然从未有人见过青禾的真面容,但是能被老鸨看的,并且花费巨大代价培养的,姿色又怎会差的了?当然了,没见过面容,不代表没见过真人,单单只是那身材,用后世的话来说,是足够他们玩一年的。这种若隐若现的方式,才是真正吸引这些人骚客的手段。而当青禾摘下面罩的那一刻,虽说还会吸引很多人,但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如此火爆的场面。“贤弟可有作品?”李元吉呵呵笑着,作品自己有,唐诗三百首不是白背的。虽说大唐的习惯被自己改变了不少,连风也有所改变,但是一些真正精华的东西,还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能改变的。诗,依旧是那些人骚客们最喜欢的娱乐会友方式,只不过是将其的重要性摆在了第二位而已。“兄台还是莫要臊气弟弟了,弟弟虽为天子门生,可毕竟术业有别,说起算术治理,弟倒是有些心得体会,至于这诗嘛……便是拿出来了,也只能是丢人现眼,这趟弟只是来看看行了,没打算出面的。”翟亮微微一笑,坦然相告道,“弟说真的,兄台若是真有想法,大可展示之,据说这青禾姑娘的脾性可是很好的,且自身也有一定的财力,倘若能将青禾姑娘收入怀,便是不好向嫂嫂交代,也大可在外买一座宅院,来个金屋藏娇嘛……”说到这里,李元吉若是还不明白翟亮的想法那算是白来了。这货恨不能直接告诉你,有想法要赶快,你有钱的话,可以买个院子养着她,没钱也不要紧,用青禾自己的钱去买个院子,将这种大美人收入怀,是多少男人毕生的梦想啊……当然了,李元吉也不可能知道翟亮的真实想法。按照翟亮的说法,他来这里只不过是为了结交人脉的,并没有打算出风头。可抱着这样的目的,翟亮又为何舍去一片森林,而独抱李元吉这颗大腿呢?难道是他认出了李元吉的身份?当然不是,虽然见过李元吉的人有很多,可没见过他的人更多,不要觉得皇帝一出来,那必定是王霸之气扩散数十余里,人人颤抖相迎之。事实,李元吉不说,这里又没人认识他,所以这里有些人倒是想来打个招呼,也有些人对他根本不屑一顾的,甚至还有些人在等着李元吉来打招呼呢。虽然李元吉才刚来一会儿,也只是跟翟亮聊了会天,可他外来者的身份,却早已传遍了整座酒楼。至于翟亮为什么对李元吉这么热情,原因无他,放眼整个酒楼,谁是带着下人一起进来的?人家诗会可不管你是不是下人,进来得交门票,李元吉能给他的下人交门票钱,其自身的能量还用多说吗?虽然翟亮不知道李元吉这颗大腿到底有多大,但至少自己能耐强的多,管他日后能不能用得,先结交了再说。“你呀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管他自身水平如何?兴许人家青禾姑娘喜欢你的作品呢?毕竟众口难调嘛。”李元吉指着翟亮,一副你小子一肚子坏心思已被我看穿的样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诗!好诗!”人少的地方不代表没人,李元吉和翟亮的谈话,自然也会被旁边人听到,之前没人来打扰,只是出于礼仪方面,但是当李元吉念出这么句好诗的时候,却让周边的人不由得愣了下,也似是顾不得什么礼仪,直接开口打断问道:“敢问这位兄台,此诗出自何处?亦或者是兄台撰写?可有全否?”对于这人很不友好的行为,李元吉直接选择了忽视,直接微微一笑,一副高逼格的自身涵养便展现了出来:“此诗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其名为关雎。全内容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李元吉吧嗒吧嗒的将整个诗念了一遍,关于这个诗,怎么说好呢?难度还是有一些的,好像是初二的时候语课本的内容?当初第一眼看到这篇诗的时候,李元吉整个人都是懵的,因为有很多字都不认识,废了好大劲儿才背下来,并且又零零散散的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彻底巩固下来。“好诗!好诗!”在李元吉念诗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一个个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出些什么动静而饶了清净,当李元吉念完整首诗的时候,这些人才反应过来,紧接着,更是一整片的掌声与兴奋。而当李元吉念完全诗的时候,翟亮整个人却是懵逼的。《诗经》他听说过,可从未见过真正的全,书院的那些先生们也很少提及这些东西,而《诗经》这东西,其实大多数都是从一些大儒那里传出来的,但却很少有完整的,分为不同的派别,然后断断续续的,每个派别之间或许有相同的,但也有可能完全不同。而这些大儒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更是从未想过要与其他派别进行整合,不对,是他们想吞并其他派别,壮大自身。所有人都是这么个想法,其结果自然只能不了了之。“这名字好怪啊?”懵逼归懵逼,意识到自己可能逮到一条大鱼的翟亮,也还是连忙趁机开口怒刷存在感。在古代,在李元吉时代以前,知识是被那些豪门世家垄断的,很多书生别说是没有钱去读书,算是有钱去读,也无法读到更多的书籍。之前很多私塾读的,也是先生曾经读过的,甚至还有些是自编的,管他有用没用,万一真的有用,自己岂不名垂青史了?而像《诗经》这种高大的东西,一般人还是很难读到的,算是读到了,也不会在这种场合表现出来。用那些牛逼人物的话来说,是自己已经这么牛逼了,为什么要在这些土鳖们面前炫耀?要炫耀,自然要到跟自己一样牛逼的人面前去炫耀。其实也不难理解,一个亿万富翁,是不会跟一个全身下只有一块钱的主去有钱,身份的,那样只会显的自己没身份,掉价。知识是垄断的,能够读到这种高级货的主,其自身的身份也必然是整个大唐最顶端的那一类人。于是,这会儿也没人敢去用之前的想法去看待李元吉了。对于这个刚一来很热情的翟亮,李元吉对他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至少他看到了翟亮的为人真诚,不做作,不过度的去炫耀,于是也开口解释道:“这个名字其实并不算怪,《诗经》在内容主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指周代各地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则是指周王室与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风》篇包括了十五个不同地区的民歌,也被称之为十五国风,这便是国风二字的由来,周南则是指此片具体的时代,它更重要的意义,是用来对这边关雎进行归档划分的,可以看做是一个目录,让人知道它出自哪里?收录在何处?”李元吉这一番解释下来,更是引起了现场热烈的掌声。翟亮整个人都处于幸福的懵逼之,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抱了大腿。而其他人则是一脸的惋惜,暗叹自己竟然错失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而最为后悔的,是那些早看到了,却又觉得自身高人一等,所以想要等着先让李元吉过来打招呼的那些人。虽然到目前为止,李元吉的身份还没有真正的透漏出来。但这些重要吗?仅仅只是他这一番话的内容,已经证明了这数百在场的人都是辣鸡。是的,还是那句话,知识是垄断的,读到的内容越高级,代表着身份越尊贵,很多大儒都读不到《诗经》这种作品,不是没有资格,而是找不到。平民看身份,人看墨水。墨水分为两类,一类像李元吉这种,能够读到这些高级货的,明显的属于权贵阶级。另一类是那种才子型的,读的书不一定多,也不一定高级,但做下的作品却很厉害。“你并非儒家人士,又为何要窥我儒家经典?……”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766/243216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766/243216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