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科幻空间 > 唐朝最佳闲王 > 第466章 未来战争?

第466章 未来战争?

推荐阅读: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丹武双绝国潮1980九星神龙诀养鬼为祸修罗剑神九域剑帝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军历来都是个讲究资历的地方,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亦或者是将来。!大唐初年,战乱不断,几乎有着几十年的乱世光阴,不说那些将军校尉级别的,是一个队正,一个伙长,一个伍长,哪个身没有战功?的确,有很多人都只是凭借着战功硬升去的,他们的自身实力,其实并不能够胜任这个位置。伍长和伙长这两个职位还稍稍好一些,但是队正这个职位,却是尤为的重要。因为军事任务,是队与队之间的配合,队正需要控制着整个队伍,联合友军一起进攻,撤退,执行命令等等。但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许多人都无法胜任这个任务。所以队正的职责也被悄然的改变了,在军制改革之前,队正主要的任务是身先士卒,每次大战,队正都要冲在最前面,为全队指引推进的方向,并且树立信心。而真正的指挥任务,则落在了旅帅的身。也是说,在军制改革之前,队正虽然是军官,享有配备劳役的资格,但实际真正的最低级别指挥官却是旅帅。如果说伙长晋升队正还可以凭借着战功的话,那么队正晋升旅帅,靠的不能只是战功了,这也是很多具有丰富作战经验,身经百战的老战士,在队正的职位奋斗了多年以后,依旧只是队正的原因。因为能力的不足,所以对于他们的奖赏,多以钱财实物为主,职务的晋升基本是不可能的,把他们放在旅帅那个位置,只能是将一个旅的人往火坑里推。当然,也不是没有了晋升的通道,只要他们表现出了指挥的潜力,级还是很乐意提拔的。队正虽然重要,但旅帅却更加重要。而军制改革之后,对队正的要求严格了许多,虽然没有全面禁止队正身先士卒,但是现在队正已经很少会冲在最前面了。他们做的最多的,是安排一个队的进攻,防御等,虽然许多方面依旧有偏差,但在政策的影响下,却还是缓慢的朝着指挥岗位转变着。这也是很多人对于薛仁贵这些地方军校生不屑一顾的原因,没有战斗经验,没有战功,没有指挥经验,仅仅凭借着四年的军校生涯,出来是队正。这样的人,别说是让他们服气,是手下的那些士兵,也未必能看得起他们。只是,邱河没有想到军校对于地方学员的选拔有着如此高的要求。而按照薛仁贵所说的那些,如果都是真的话,基本可以确定,这一百零七人现在具备了担任队正的能力,因为他们考核的那些内容,便是许多队正都很难做到。如果说现在的队正是半指挥半战斗类型的话,那么这种选拔,是纯粹的指挥类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四年的军校生涯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直接把他们丢进部队,重点培养个几年,然后直接担任队正,至少这样可以让底下的士兵服气,也能获得级的认可。又何必丢在这里四年的时间,然后再去重头开始?起点高了是好事,可也未必全是好事。那也是说,打一开始,他们没打算将他们培养成一个队正,而是按照旅帅,团校尉,甚至更高级别的军官去培养的。而让他们担任队正,其实只能算是积累经验的。想到这里,邱河不禁开始羡慕起了这些通过考核的军校生。虽然现在他们的身份较尴尬,但却可以预见,皇对于他们的期待,绝对那些军进入军校的军官期待更高一些。事实也正是如此!李元吉对于这批学院的期待,的确要超过了军队来的进修军官。这些人常年待在军,且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次的进修,只能算是对他们升职前的一次系统性培训。而这些人的思维已经基本固定了下来,想要全面的改变,还有很大的困难。与其搞些四不像,倒不如一切从头开始。趁着现在大唐还有足够的时间,军力还很强盛,这批人足够撑到新一代成长起来。而这些从地方招募的军校生,更像是一张白纸,怎么去图画,完全看自己的想法。所以,励志要当个闲散皇帝的李元吉,又给自己找了个事情,让那些天子门生的名头彻底的坐实。每个休沐期内,李元吉会选择两天的时间去军校进行授课。也是每五天授课一次,每次大约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授课的内容并没有特别固定的东西,甚至连课本都没有,或者可以说,这是一门万事杂谈,什么事情都谈,甚至有些让人觉得天方夜谭。可毕竟是皇帝授课,即便是让人觉得天方夜谭,也没人想错过。当然,不少人却并不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因为证据很足,在此之前,谁能想象到手雷的出现?谁又能想象到投弹车?火箭炮的出现?忙完了手的事情,薛仁贵这些军校生回到了军校开始复课。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假期可言,哪怕是正旦,他们也要待在学校里课。只有到了第二年,他们才会在正旦前后有一个月的假期,这个决定有些让人觉得不尽人道,可却没有办法。正旦当日,李元吉午刚刚完大朝会,这是一年一度,规模最大,声势最大的朝会,参与朝会的官员,大约有一千七八百人之多,这还是精简人员之后的结果。李渊和李世民时期,正旦当日朝的官员人数,差不多在三千人靠的规模。而到了下午,李元吉便来到了军校,进行他第一次的授课。在此之前,这些学员们多以基础训练为主,可以看做是新兵训练。大教室内,一百零七位学员,加两个班级的教官也尽数在座,连李靖,也都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前来听课。李靖同样很好,李元吉到底要给这些可以说是毫无基础的新人们什么课?而对于李元吉的军事能力,李元吉是并不否认的,以往的战绩,军制的改革,这都证明了那些,但是具体强到什么地步,李靖却是满心的疑惑。“你们不要把我当做皇,也不要有所紧张,在这里,我是你们的教员,一个普通的教员,平日里大家该怎么样怎么样,课堂内的事情,我是不会在意的,你们也不必担心我会给你们穿小鞋。”课堂伊始,李元吉先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毕竟皇帝的身份,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会有巨大压力的,而压力太大,对于学习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李元吉想将这些人培养成新时代的军人,也曾看过这两个班级的名单,看到了薛礼的名字,心不禁有些高兴,而其他的名字则有些陌生,可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人没有在历史留下自己的一笔,只是他们的功绩可能不如薛礼,地位不如他,所以到了几千年后,自己听不到他们的名字。但那些都无所谓,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必然会涌出一大批的名将名人,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他们的名字并不响亮,但现在却未必,甚至也不排除,有些人将来的成会超越薛礼。毕竟薛礼的成,是在历史那个环境下达到的,新的环境到底能不能行,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但也仅仅只是一些而已,李元吉没有继续在这方面进展下去,而是直接进入正题。“你们来到军校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有些东西该了解的也都了解了,该见的也都见了,说说你们对于未来军队,未来战争的看法吧。”虽说李元吉不要让他们把他当做皇帝来看待,可真到了事,谁又敢这么做?所以李元吉的话如同是石沉大海一般,连个响声也都没有听到。底下一百多人更是如同一潭死水,寂静一片,即便是心有些什么想法,可他们不是那些久经战阵的大臣,这种时候一个个的还都紧张的不能行,谁敢站出来说自己的看法?学员们不敢说,李靖却是沉思了起来。前线见到的,回来以后见到的,这些都让他对军队的存在形式而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对于这批新学员的培养,更是让李靖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义。李靖似乎也是将自己当做了一个普通的学员,尽管自己已经是花甲之年,但还是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臣觉得未来的军队,将会之现在发生很大的改变,其实这一点并不难以看到,拿现在的军队跟以前的军队相,最直接的改变是横刀的改变,以及陌刀的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手雷,投弹车,火箭炮。这些装备的威力和效果,每一个都超越了陌刀,甚至让横刀的作用也削弱了很多,他们没有过战场,没有过这种经历,所以在这个问题可能还有些不太了解。而远征吐蕃一战给臣最大的感受是,军队变了,作战方式也变了,如果是在理想情况下,不考虑后勤补给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可以从一开始不与敌短兵相接,紧靠着火箭炮,投弹车和手雷这三样装备实施远、、近三个距离的全方位打击,而敌军若是采取集群冲锋战术,必然会死伤一片,甚至是全军覆没。唯有采取散兵战术才有可能突破火力封锁,可问题在于,散兵面对着严阵以待的我军,根本无法取得突破。所以,臣觉得未来的军队,未来的战争,理想情况下,应该是由火箭炮,投弹车,手雷,火枪,以及少量的刀枪组成……”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766/243216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766/2432168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