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火车

推荐阅读: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丹武双绝国潮1980九星神龙诀养鬼为祸修罗剑神九域剑帝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而蒋田他们所说的那种新型材料,现在正在李元吉的手拿着呢,事实在拿到这玩意儿的时候,李元吉知道了这东西是什么。!橡胶!或者可以说的更直白一些,这种经过改进的橡胶,可以被称之为工业橡胶。在橡胶加入一些高岭土,其最高可承受两百多度的温度,而这个承受范围,基本已经满足了蒸汽机气缸的温度需求,而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摩擦磨损这一块了。而在后世,解决的办法是润滑油。不过现在并没有润滑油,只能用其他的东西来替代,虽然效果不佳,但是面对火车带来的巨大好处,哪怕每跑一趟便更换一次润滑油也是值得的。火车很快的便行驶了起来,与巨大的车头相,后面满载着水泥的车厢反倒是有些玲珑小巧。现在的车厢还是马匹用的车厢,虽然宽度跟车头一样,但是长度却只有不到五米的距离,与规划的火车车厢相,只有一半的长度。所以二十节车厢,其实也相当于十节车厢的重量。可即便如此,火车所带来的好处也无法被忽视,这些车厢都是经过特殊改造的,主部件更是采用钢铁,全车下,仅有车板使用木板,但承载木板的还是钢铁。火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蓄力,其实是给锅炉升压,方法很简单,一个劲儿往里面填煤,然后等着温度升来行了。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是,缺少监控设备,也是操作员无法得知燃烧炉的温度以及锅炉内的压力是否足够可以使火车正常的运转起来。而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那也意味着这一切都只能凭借着人力去操纵,说白了是看感觉。燃烧炉倒是好说,可以直接看到里面的火势,只要保持下去行了,但是锅炉可麻烦了。如果长时间的加温而没有释放热量,势必会导致锅炉内部的压力剧增,最危险的情况,自然是发生锅炉爆炸这种惨剧。这一点很不爽,不想后世那么方便,锅炉内的压力达到安全限之后,会自动释放压力,以确保锅炉始终处于安全状态。不过这毕竟只是概率事件,只要操纵得当,基本不会发生什么危险。而老许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不断的去测试,通过燃烧的时间来确定舱内压力是否足够支撑火车的运转。而早在李元吉他们来之前,老许他们已经在准备了,所以现在,火车开始发动的时候,实际他已经做完了前期的蓄力准备,而这个过程,是半个时辰,也是一个小时的时间。不要觉得一个小时的时间很久,搞一壶水放在燃气灶试试看多久会烧开,而锅炉这么大个容积,一个小时能烧开还是借助了焦炭的帮助。当然,正常运转的时候自然不会使用焦炭,那可是稀罕货,都是用来冶炼钢铁的,像火车这种皮糙肉厚的家伙,一般的燃煤可以了,如果遇紧急情况的话,砍些木柴也能发动,只是时间和动力无法完全的释放出来。“这……”众大臣看着火车犹如蜗牛一样的缓慢移动了起来,而且还发着吭哧吭哧的响声,刚开始的时候还不以为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在达到一个速度之后便逐渐的稳定了下来。这个速度甚至不战马冲锋的速度,但此时大臣们的心却是再也没了轻视的想法。先前老许已经说了,这列火车昨天已经跑了一天了,加李元吉也或多或少的跟他们提起过这事,所以他们也知道,火车的速度虽然不冲锋的战马,但好处却太大了。如说他所能提供的拉力要远超战马,除此之外,他要吃的是燃煤,是水,只要有铁轨,他甚至可以一刻不停的跑到终点。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也是让这些大臣们在亲眼见到火车的速度之后,再也不敢轻视的原因。他们不是什么没有见过世面的小菜鸡,通过眼前火车的速度,甚至可以很轻易的判断出,这列火车跑到洛州的话,怕是一天的时间足够了。而一天,意味着什么?无论是商业还是军事意义都令人难以置信,如果将来铁路可以通往大唐每一座州府,那么对于朝廷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即便是大唐最远的地方,半个月的时间也足够援军开到。而通过火车赶赴战场的援军,跟养精蓄锐有什么区别?根本不会有太多的行军疲惫感。“一节车厢装载的水泥有多少?”房玄龄不禁问道,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火车,但却是第一次见到跑的这么快的火车,一次见的时候,火车是躺在仓库里的,并没有开动。“每节车厢装载有一百袋水泥,车厢自重一百石左右。”蒋田连忙说着车厢的情况。“最大载重呢?”房玄龄继续问着,车身自重有一百石,这个重量显然有些难以接受,而面也才载着一百石的货物,这个例完全不成正。“这个并没有测试过,而这种车厢也并不是配套车厢,而之后的正式车厢大约是两节车厢那么大,自重在二百石以,且全部由钢铁打造,预计一节车厢最大载重应该在八百石以。”蒋田继续说着。一个五米长度的车厢,只装载一百袋水泥,走近些看去,其实面只是铺了两层而已,还有很多的地方可以继续装载。老许一直跟在李元吉身边,看着火车的情况,不断的介绍着,而对于当下的这个速度,老许的解释这并不是最高的速度。而是锅炉内部的压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继续蓄力,然后才可以缓慢的提高速度,当然了,想更快,更明显的提升速度也不是没有办法,直接往里面加焦炭可以了。“停下来,测试最大载重!”李元吉毫不犹豫的下了命令。测试能拉动多少节车厢并没有意义,而车厢自重有一百石,面却只拉着一百石的货物,这显然很不划算,也不符合心理预期。李元吉最迫切,也是最想知道的,是这种车头可以拉动多少的重量。而目前已知的情况是,二十节车厢自重两千石,再加两千石的货物,拉动四千石的重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也看不出任何的吃力感,这让李元吉对它有了浓浓的兴趣。很快,火车停了下来,早在一旁等待着的军队则是直接丢下武器,一人背着一袋水泥迅速的装车。用水泥来测试的好处在于,水泥现在已经形成了行业标准,一袋水泥是一石重,而用于这种测试,可以节约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说只需要记下装了多少袋,知道车厢载重多少。而这次也没像第一次那样一点点的增加,每节车厢的载重直接是增加到了三百石。而重量的成倍增加,即便火车头是机器,而不是马匹,这个时候以肉眼也能直接的观测出来。而最直观的反应,便是火车起步的速度更慢了,提速的过程也更慢了。这次不仅用了两倍还多些的时间才让火车的速度稳定了下来,同样的,火车稳定下来的速度也之前要慢了一些,用沙漏来监控时间,以此来计算两者的速度差到底有多少。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次的速度之前慢了四分之一。于是,李元吉大手一挥,继续增加重量,每台车厢的重量直接增加至五百石。而这几乎也是这台火车最大的载重了,速度第一次直接降了一半还要多一些,而提速的时间也是成倍的增加,甚至李元吉有种感觉,现在这台火车的速度,大约只有二十迈左右。但是,这个结果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二十节车厢自重两千石,加一万石的载货,一万两千石的重量还能以这样的速度行驶,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还要考虑到,现在用的车厢并不是正规车厢,车轮越多,摩擦也越多,换而言之,是动力消散的会更快,而采用了新式的车厢之后,速度势必会再提高一些。对于一个从无到有的朝代来说,能够做到这一步,李元吉还有什么不满的呢?他很满意,但满意不代表着满足,毫不掩饰自己的满意之色,却也同时对老许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测试,场地内测试终归有些限制,接下来可以选择一段区域进行路测,除此之外,你们这边也要继续进行技术攻关,而这一次主要精力则放在两个方面,对于锅炉内部的温度监控,以确保乘员知道在什么时候可以开车,什么时候必须要采取措施以保证安全,另一个则是对锅炉的升级,尽可能制造出性能更好的锅炉。”李元吉对于锅炉是一窍不通,但并不妨碍他知道蒸汽火车的动力强与弱,看的是锅炉。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老许他们能够制造出这么强劲的锅炉,这个速度甚至民国初期还要快一些,李元吉还是较惊讶的。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766/243217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766/2432171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