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科幻空间 > 唐朝最佳闲王 > 第550章 储君人选

第550章 储君人选

推荐阅读:喜欢本大爷的竟然就你一个?农村女婿闪婚夫妻宠娃日常星河战役2之卡朋纪封神之清平游记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老子是全村的希望绝世战神超级宗门养成系统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


                位者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有可能引来一场风波。!李元吉带着年仅七岁的李承光进入了内阁,这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却是极为震惊的消息。其政治意义早已超出了这件事情的本身,至于参观什么的说法,还是趁早洗洗睡吧,皇帝没那么闲,大臣们也没那么多心思去往这方面想。内阁,朝会,当下朝廷活动最重要的两个地方,前者为重,后者为辅。在当下朝政制度,因为各衙门各司其职,负责管理各衙门的人,都在内阁之。所有衙门有事要汇报,都必须先找各自的司衙门,然后由司衙门在内阁会议提出商议。而朝会基本已经成为了每月一次的例会,目的并不在于开会,而是在于勉励那些大臣,给其他人一些希望,同时给他们一些竞争压力。而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在于,各衙门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办正事,而不是将半天的时间用于朝。早朝制度最早起源于什么时代已经无从考据,但真正成为定制的,是在汉宣帝亲政以后,将其定为五日一朝。唐制袭成隋制,到了李世民登基以后,改为每日一朝,李元吉在改革之前,也是每日一朝。这样一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仅仅只是皇帝的时间,还有大臣的时间。而内阁制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十日只需半天的会议可以解决问题,如遇急事,也可直接找到皇帝,或者申请召开临时会议来商讨。这套制度弹性很大,同时也很严谨,一切规矩,都是根据需求来制定的。所以,大臣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干正事,皇帝除了干正事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得以去偷闲。内阁会议,是当下唐朝最重要的一个会议,每逢内阁会议召开,商讨的必然是关乎大唐决策的大事。平时开会的时候,更是被禁军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着,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周围百米以内,更是严禁喧哗,甚至一些不是特别紧要的事情,都要停止,以确保内阁会议不受任何形式的打扰。而今日,李元吉竟毫无征兆的将李承光给带了过来。李承光是谁?李元吉的名义的五子,实际的长子,按照古制,李承光是太子的第一人选,皇位的第一继承人。排资论辈,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除非长子不成器,否则的话,哪怕他是个平庸之人,没有什么太多的闪光点,不说日后当不当的皇帝,这第一个太子,绝对是他,这是跑不掉的。带着皇子亲政,其意义在于何处,这还用多说吗?之前大臣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奏皇帝册立太子,毕竟太子这个事,是越早确定越有利的。这样的话,整个国家都可以趁早的进行资源划分,将更多的资源朝着太子倾斜,以培养其成为储君的能力。但当时考虑到李承光年纪还小,大臣们只是私下里讨论了下,便否定了这个想法,毕竟李元吉也没有任何的迹象要册立太子。于是,这一次的内阁会议更是出的平静。原本该有争论的地方,该有吵闹的地方,大臣们都暂时克制了下来,只是平静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及意见,大家都在心平气和的讨论,很少出现往日那种争的面红耳赤的场面。讨论了几件事情,又宣布了组建审计省,以及一系列任命的事情,会议便早早的结束了。当然,皇帝虽然带着李承光离去了,但是大臣们却并未急着走。刚才为什么不吵?为什么不骂娘?不是为了讨好接下来可能被册立为太子的李承光,而是不想让李承光第一次参加内阁会议,在心里留下一些阴影。有些事情,是要循序渐进的,这很重要。“陛下这是给咱们吃了颗定心丸呐……”萧瑀难得的主动发言道。“是啊,现在这个时间点刚刚好……”房玄龄也跟着附和了句。册立太子,册立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太子,一个储君那么简单。同样的,册立太子还是在给天下吃了一颗定心丸,国有君有储才算是完整,虽然现在大家也很有干劲,可册立了太子以后,这心才会真正的踏实下来,也会让大家心奋斗的这个方向更加明确。三十一岁的李元吉,在位时间至少还有二十至三十年以,而那个时候,太子李承光也不过二十七或者三十七,算再晚一些,影响也并不大。一旦太子成人,且孩子也已经长大,皇太孙会被当做未来的第三代储君进行培养,储君断代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个所谓的断代,并不是表面的这个断代,而是指新君即位的时候,能否拥有短时间内掌控朝政的能力作为评判标准。如果有这个能力,那么新君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梳理朝政,接下来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如果没有,则很有可能会被奸臣所迷惑,从而对国家带来巨大的恶略影响。七岁开始培养储君,这个时间点并不晚,刚刚好,而且算是储君表现的不行,也还有机会更换储君,这才是越早确定储君,对国家越有利的原因所在。新君的选择,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到底是走向兴盛还是衰败,时间能够给出答案,一个没有才能的人,在太子这个位置是坐不稳的。太子虽然闪耀,但也会聚集更多的目光,根本容不得他去犯错,所以,能否承受这个压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不要觉得当了太子可以当皇帝,当太子,仅仅只是朝着成功又迈进了一步而已,如果说前面只是需要走些泥泞的道路,那么现在,需要刀山下火海了,能够平平安安的走出来,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储君的身份和权力。“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要不要进行资源倾斜?”有人问到。所谓的资源倾斜,指的是在各自的职权范围之内,给太子提供更大的权力,让他去了解,去学习,甚至是做出某些决定,从而进行蜕变。虽说这是违规的,是越权的,但这种事情在各个朝代都不稀,因为这样有利于太子的成长,而错误的话,有他们这些老家伙震场,错误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错误的命令根本发不出去。“暂时还是不用,此次陛下显然是带着长皇子来感受气氛的,而且初期也多以感受为主,不会过早的让长皇子进入更深一步的学习,如果没猜错的话,接下来两三年之内,恐怕都会是这样。”马周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提议。李元吉不是那种冒失的人,他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思考很多遍,思考很多问题,以及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册立太子,这不是一件小事,容错率也较小。为了确保不出错,确保之后不会发生废太子的概率,唯一能做的,是在册立太子之前,进行足够的考察。现在,只能说李承光算是进入了培养阶段,能不能通过这个考核,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了,而且对于太子的培养,讲真,他们这些人还真插不嘴。因为他们的那些思想,早已经落后了,是的,落后了。当然,这只是起李元吉而言,跟外界相起来,他们的思想还是较先进的,正所谓没有对没有伤害。还有一件事情让大臣们想不明白,到目前为止,李元吉还没有对任何一个皇子皇女进行册封,这也导致了大臣们见到皇子的时候非常尴尬。直呼其名?这是不行的,是不遵守礼仪的,但又没有封号可以称呼,所以无奈之下,只好以长幼顺序来排列。……另一边,李元吉则是带着李承光漫步在宫的路,父子二人各怀心事。“今日感觉如何?”最终,还是李元吉率先开口询问,当然,内心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第一次嘛,能不怯场算不错的了,毕竟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还能指望他怎样?再一个,大臣们也是一改往日常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李元吉是一清二楚,但李承光却未必清楚了。“父皇,儿臣……”李承光犹豫了下,有些担忧道:“儿臣觉得有些不真实,儿臣并没有在大臣们身感觉到太多的活力。”听到这个回答,李元吉微微一笑,心有些惊讶。不知道那帮大臣们若是知道了这个评价之后,会有什么反应?脸的表情又会多精彩?他们倒是一番好心,结果却忽视了李承光自身的水平。“回去好好想一想今日这次的内阁会议,总结一下自身的感受,之后再来找朕。”李元吉轻轻的吩咐着,虽然看出了今日的异常,但也仅仅只是看出了而已,作为一个皇子来说,能够看出来可以了,而且第一次参加内阁会议能看出来,这也证明了其自身的能力并不差。但作为一个未来的储君,仅仅只是看出来,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这个要求有点高,但这是现实,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朕吩咐你的事情,不准与任何人提起,也不准找任何人帮忙。”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766/243219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766/2432190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