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运河为界

推荐阅读:万妖圣祖大道纪九天剑主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妖孽修真在山村妖龙古帝超品渔夫万神主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一号狂枭

  157章 大运河为界               “老大和大嫂都是很了不起的人,大夏堡能有今天的好生活,全是大嫂的功劳。 所有人都依附大嫂而活,保卫大夏堡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职责。 当初,若不是老大带着我们杀出重围,我们几个早已死在北莽人的刀下。 更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希望爹娘能支持儿子的选择。 还有一点,就是别议论老大和大嫂的相处方式。 他们是自幼订下的婚事,这世道活着已不易,何况老大视大嫂如命。 他不会允许任何人,说大嫂一句坏话。” 马威远好言与家人说着大夏堡内的事情,就是希望他们不要去碰触老大的底线。 没有大嫂这个强大的背景,他们不可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唉,受人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 家里的事,远儿不用操心,从此之后我们家就是普通的农户之家。 有空记得多回来看看,别再像以前一走就是几年不着家。” 马天癸很快明白儿子话中的意思,一家人虽屡经磨难,却不忘做人的本份。 “阿爹放心,我会常回家的!” 能得到家人支持,于马威远来说是再高兴不过的事。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相处,没了担忧的马威远干劲更足,势要多挣表现,给家人最好的生活。 … 留在坎儿村的人,没了后顾之忧,也是干劲十足。 寒冷的冬季,于外面的难民而言是漫长而难熬。 对坎儿村的人来说,却是温暖又劳累。 休整两天的人,与坎儿村原有的人一起,全部加入基础训练。 齐齐训练时的动静,在这片山中可谓不小。 整齐的呐喊声,常常震得远处山上的积雪簌簌直掉。 一些寻迹而来的难民,隔着山路上的两道围墙,都能听到里面的吼声,胆小的吓得掉头就跑。 胆小的人是完全把坎儿村当成了土匪窝,一般的难民还真不敢投靠。 生怕进匪窝后,成了别人砧板上的肉,那才是真的死不瞑目。 有些胆大的人,干脆在围墙外搭窝棚,只等着里面的人出来时再投靠。 大夏堡有序的生活,从此开始新篇章。 外面的人,却还处于水生火热中。 … 新都城,百里府。 城外云集着大量的难民,食不果腹的日子里,卖儿卖女成了常态。 更有甚者易子而食,失踪的孩童数之不尽,每天都会听到凄厉的哭声。 难民营中每天都有尸体拖出去,而那些被拖出去的尸体,转眼间便成了一些人口中的红肉。 百里府城门口守卫森严,只有一扇小门打开,手持刀枪的兵士不让任何难民靠近。 想要入城者,除了验明身份外,还得有三人作保,同时缴纳五两银子的入城费。 这一举措,将绝大部分的难民挡在了城外,也断绝了他们向南的路。 唯一的捷径便是投军,从原籍逃难于此的人,为了一口吃的,终是逃不过充军一条路。 想求得一条活路的人,将目光盯在周边的村镇上,械斗的事时有发生。 有些没防备的村子被难民团灭,成为难民集聚之村,一时弄得乌烟瘴气,生灵涂炭。 … 入冬后,打下北方大片土地的北莽人,在大运河以北建国北国,定都云都。 国号天元年,皇帝萧元亮自称北帝。 自此,大运河以北幅员辽阔的三府一都改姓萧,与白云国分治而立。 雄心勃勃的萧元亮,打下大片土地后,并没有就此放过白云国的打算。 在他眼中,攻下白云国只是迟早的事情,有些账也是要当面算清的。 国库空虚,且无人可用的白云国,只是一只待宰羔羊。 暂时的休战,只是为了更好的虏掠。 … 野心极大的萧元亮御驾亲征,在云都与北湖城的交界处,布下重兵阵直逼百里府。 兵阵前方,是被抓的白云国人,在刀枪的驱使下纷纷跪地哭嚎求饶。 百里府。 丝毫不显寒碜的金銮殿上,中年却已显老态的天庆帝,召集众臣朝议。 “众位爱卿,北国兵临北湖城,尔等有何良策速速议来!” 身心疲惫的天庆帝,早没了当初的雄心勃志,倦怠地看着底下吵得不可开交的大臣。 满朝文武官员,却找不出一个可用之人。 每天都在朝堂上打嘴仗,却拿不出一个实际的办法来,吵得天庆帝心力交瘁。 一直闭目养神的宰相睁开眼,扫视一圈争论得面红耳赤的众官员,出列道。 “吾皇乃天选之人,为保国之根本,停战和议以图后谋。” “臣附议!”吏部尚书第一个出列支持宰相。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刚还争得面红耳赤的大臣,九成出列支持宰相。 剩下的一成人因势单力薄,也只能屈服于眼下的形势。 只因请战出征的武将,就没一个能活着回来。 战败的武将,必将祸及家人,谁还敢主动出征。 … 朝堂上一片主和声,天庆帝顺水推舟地应下主和一事。 即日,天庆帝派出使者与北国议和。 一番长谈后,白云国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向北国赔偿五百万两白银,每年需进贡一万担大米,开放两国关口互通有无等条约。 年关将至,天庆帝下罪己诏,将皇位传予十五岁的太子,国号安泰元年。 曾傀儡一生的天庆帝,自此退出白云国视线,不知去向。 … 因为主和签下的不平等条约,给瞒目疮痍的白云国雪上加霜。 新上任的安泰帝,龙椅上的屁股都还没坐热,众臣在朝堂上议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后。 广纳后宫,美其名曰为皇家开枝散叶。 “众位爱卿,今正值国库空虚,朕无力扩充后宫。” 坐在龙椅上的安泰帝无耐地双手一摊,看着一个个红光满面的大臣,眼底闪过一丝冷光。 自称年事已高,要在家中休养的宰相,被安泰帝接连三道旨请进宫,特恩许一把椅子坐在首位,由一名小太监专职侍候着。 闭眼捋胡子的宰相,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摇头晃脑自得其中。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873/244368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873/244368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