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扶蜀 > 第271章 大战略

第271章 大战略

推荐阅读:隐秘死角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遮天记九星神龙诀我用阵法补天地港综世界的警察大明烟火鉴宝狂少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我真的是反派啊

    诸葛府外。
    约莫一个时辰相过,府外的街道上,两匹鬃毛白色的骏马拉着一辆略微华丽的马车缓缓前行着。
    马车前方帘外,则是一员年约四旬左右的车夫、面色黝黑的壮汉。
    至于车轴两侧,十余名家丁侍卫手持棍棒眼神凌厉,警惕的盯着周遭,无限的防范着。
    车内。
    却是摆放着一架略小的案几,上方堆放着一碟碟书籍,可谓是整整齐齐,而整齐的书籍旁也亦是堆着喋喋公文。
    而此时,一员刚刚年过四旬的中年,头冠着纶巾,身席着仿若飘然如雪般的白色秀袍,五官端正、面色坚毅。
    他目前正襟危坐着,手持着一份竹简聚精会神的批复着公文。
    这便是如今蜀汉位高权重的核心人物,军师将军诸葛亮,也是后世代代饱受推崇的武侯。
    自从平定蜀中以来,诸葛亮的职权便确立了下来,便是坐镇后方,清查户口,调拨粮草、统筹大局。
    而诸葛亮数年来也是兢兢业业的处理着各项事务。
    从如今身居马车中,都还细致的处理公文便可看出一二!
    ……
    半响。
    “吁!”
    抵达府门口,车夫扯鞭吼了一声,两匹骏马所奔着的马蹄瞬息便缓慢的停滞了下来。
    凭着惯性之力,马车向前拖拉一截,车轴也准确无误的停在了府前。
    很显然,车夫已经极为老成。
    “嘶嘶!”
    一连数声骏马高叫,方圆数里皆依稀可见!
    片刻功夫,府门缓缓打开。
    先前的那员“小林”侍女也顿时跨步奔了出来,搀扶着刚刚走下马车的诸葛亮,遂合身着:“先生,关将军现正在客厅等候。”
    “他言有要事面见先生。”
    “现夫人正在招待他。”
    闻言,诸葛亮俊俏的脸庞不由浮现出一丝惊色,轻抚着额下稀少的长须,晃了晃头,说着:“哦,关平请见我?”
    想了片刻,他遂也不在耽搁,挥手示意车夫、护卫各自回返以后,也在侍女的陪同下向客房行去。
    匆匆的脚步声沉重的响起。
    客房内。
    此时,黄月英居于一侧,关平也坐立于她的对面,二人相视而立,轻轻攀谈着。
    而此刻,眼见着诸葛亮缓缓步入房内,关平见状,连忙起身躬身行礼着:“小子关平拜见诸葛叔父。”
    “叔父近年来,身体可还好?”
    说罢,诸葛亮眼神微动,瞧见着关平态度如此诚恳的向自己请安,内心里不由隐隐有些猜测起来。
    “这是关平?”
    “有点不对劲啊。”
    一时,他心底不用暗暗沉吟着。
    诸葛亮本就是智慧超群的人物,他如今却是隐约察觉到了关平性格的变化。
    他这一刻忽然觉得,关平性格好似产生变化了?
    有点不像一个人了!
    不过,虽然他如此猜测,可也不敢肯定。
    关平行礼,诸葛亮也是挥手示意着他起身。
    “坦之,你此来见我,可是有何要事?”
    闻言,眼见着诸葛亮客套以后,面色便极为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他也陡然严肃说道:“叔父,是的!”
    “小侄此来除了拜访叔父以外,亦有要事请教。”
    “好。”
    “月英,你去为平儿与我沏一壶茶来。”
    说罢,他才抬首郑重道:“平儿,与我来书房。”
    “好!”
    话音落定。
    黄月英便缓缓行向厨房沏茶。
    书房内。
    诸葛亮、关平分主次坐定。
    随后,关平丝毫不犹豫,直接开门见山道:“叔父,小侄此次入蜀,特意是前来求教,我荆州方面下一步动向应当如何进行?”
    说完,他话音不停,直接解释着:“叔父,你应当也已经知晓了,去岁的荆州守卫战,以及今岁年初的交州之战,吴军都意欲进犯我荆襄之地,席卷荆襄。”
    “索幸,小侄与诸位将军合力,共同击退了吴军的进犯,并反击将之大败!”
    “只是……”
    说到这,他却面色陡然一变,忽然忧虑着,缓缓道:“可舒服应当也清楚,这两场战役以后的结局必定是于我军极为不利的!”
    “正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我军虽是连连击退吴军,可也彻底将我军强盛的实力暴露于天下。”
    “由于父帅北伐,曹吴联盟,我军处于两线作战的情况下,却依旧能大破联军,并且取得战局优势。”
    “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兵强马壮、实力强盛已是能够抗衡曹贼,想必孙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想着与我军重启联盟了。”
    “如今总总局势下,依小侄的推测,恐怕接下来我荆州方面不仅要遭受着孙吴的袭扰,更要面临着北部曹贼强悍的兵锋。”
    “故此,小侄特意前来请教叔父。”
    一言一语,关平缓缓将前因后果及入蜀目的告知了他。
    听罢,诸葛亮手执着鹅毛羽扇依旧来往徘徊摇摆着,面上笑容依旧,笑得极为平静,听了他的求救脸上却是丝毫不起波澜!
    羽扇摇了半响,他才满面笑容,沉声相问着:“平儿,依你之见,你准备如何应对?”
    “嗯?”
    诸葛亮突如其来的一道反常规问题,一时也不由懵了,当即愣在了当场。
    约莫冥想了片刻,他按耐住心下心绪,拱手轻声道:“叔父,如若是小侄用兵的话,我会东御孙吴,南连士家,北抗曹贼。”
    短短一席话音落定。
    关平此时还未反应过来,可一旁的诸葛亮却是一言未发,反而是笑意浓浓、摇曳着鹅毛羽扇。
    “嗯?”
    “叔父,小侄是否说错了?”
    眼见着诸葛亮无动于衷的神色,关平不由神情愕然,顿时愣住了,连忙相问着。
    说罢,诸葛亮微微一笑,才轻轻回道:“平儿,你其实自身内心都已经有了新一步的战略规划,已经没必要再请教我了!”
    “啊?”
    “叔父是说,刚刚小侄所说的十二字箴言便是荆州下一步的新战略?”
    说完,诸葛亮面容不变,只是嘴角的笑容越发浓厚,略微勾了起来。
    很显然,的确如此!
    “平儿,你其实目前最大的问题便是缺乏自信。”
    “这一点,你与君侯恰恰相反!”
    这一刻,诸葛亮面容微动,遂高声道:“平儿,你目前来说,最应该重朔的便是自信。”
    “为将者,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唯有如此才能在策划多条作战方案时,快速的做出决断,不然便只能像你目前这样,明知正确的战略规划,可却迟迟拿不定主意,而拖延下来!”
    “这一点,平儿你必须改进,不然在战场上迟疑不已,优柔寡断,这将是为将者的大忌。”
    “自信、强有力的迅速决断,这也是一员优秀主将的基本。”
    一席话落。
    此时间,关平并未搭话,而是细细回想着这席话,开始回味起来!
    “我真的缺乏自信?”
    “我会优柔寡断?”
    “好像是的,我自从来到这时代后,便一直仗着自身拥有历史先知先觉而一直行事小心翼翼,遇事也担忧甚多,这也导致了我难以对每条方案迅速做出决断。”
    “优柔寡断的确是战阵中的禁忌。”
    耳听着诸葛亮和颜悦色的教导,关平也不由细细沉思了起来。
    这一想,他便发现了自身的诸多问题。
    “平儿,领军征战的确要时刻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遇事不能焦虑、急躁,随时都要保持着冷静。”
    “因为急躁便会迷失自我,从而露出破绽,让敌军抓住反击的机会。”
    “这也会让我军军士作无畏的牺牲,但……”
    说罢,诸葛亮静静的一席话音开解着,后又说道:“但是,平儿你要记住,凡事都应该要有度!”
    “保持平稳的心,时刻保持冷静这没错,可行军征战却不能太过保守,因为保守会让你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迟疑不决,难以做出决断。”
    “就拿你目前来说吧,明明内心已经有了一道绝佳的新战略,可却由于不自信的缘故,不相信此计划能够保卫荆州的安危,你便迟迟无法做下决定。”
    “反而要千里迢迢的入蜀,特意请教我。”
    “你觉得,这算不算破绽?”
    一席反问。
    关平连连点头,表示附议。
    诸葛亮刚刚所说的的确是事实。
    自己就是太熟悉历史的走向了,反而内心生出了许多忧虑,反而导致无法迅速决断战略计划。
    这应该算是一柄双刃剑吧!
    这席话语落下,诸葛亮开导完关平以后,面上也陡然恢复了镇静之色,眼神露出丝丝坚铮,厉声道:“好,接下来我们回到刚刚的问题。”
    “你刚刚所说的东御孙权,南连士燮,以及北抗曹贼,平儿可否细细为我诉说下荆襄目前的状况?”
    “当然如此。”
    “叔父还请稍等!”
    一言既出,关平沉吟了好半响,组织了下语言,便说道:“以目前的局面来说,由于去岁的北伐,父帅水淹七军以后,曹军精锐损失惨重,全军上下皆军心低迷。”
    “不仅如此,由于连日连夜的攻城,曹仁所部建制也基本上被打残!”
    “现在曹军在荆襄的军力部署也处于空前虚弱的状态,唯有徐晃、满宠等众率一万精锐屯军宛城。”
    说罢,他言语顿了顿,望了一眼诸葛亮,遂继续拱手解释着:“叔父,南部的士家,早在年初时,曾屯驻苍梧的吴偏军裹挟士燮出兵犯我州郡,这也在我和黄将军的领导下将之彻底击溃。”
    “吴军败退,退回江东境内。”
    “我军却是趁机接收了苍梧郡,并且成功逼迫了士燮屏弃了对孙吴的依附,转而与我方和谈。”
    “至于东部的江东,因早在先前的两场大败,境内治下也已经不稳,孙权至少两三年内,是已经无法再有余力再度侵犯。”
    “故此,小侄的打算才是,东御孙吴,以小股兵力分为巡逻卫士,整日撑船游曳于江面上巡查沿江烽火台的动向,烽火台的情况每日都要牢牢掌控在手中。”
    “随后在南部的交州方面,我军也可以苍梧境内陈兵边境,随时威胁吴地的庐陵等郡。”
    “唯有如此,我军在率众北伐时,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吴军在背后大搞小动作。”
    “不知叔父以为此策如何?”
    说罢,关平暗自思索一番,沉声道。
    实际上,蜀汉一方一旦占据了荆州,便不能在继续东和孙权,而是应该东御。
    毕竟,荆襄是何地?
    这可是完完全全的占据了长江中下游的地区矣!
    须知,从江陵顺江东进建业,不过是短短两日的功夫罢了。
    荆襄便是江东的门户所在。
    蜀汉占据荆州,孙权又岂会心安?
    以他的习性,偷袭是早晚的事。
    之所以之前关平并未提出东御,并不是未想到,而是时机问题。
    时机未成熟!
    东御江东,有个前提条件。
    那便是必须要全据荆襄之地。
    可在去岁所发生的荆州守卫战之前,他们与东吴是平分荆州数郡的。
    甚至,湘水以东等大片地区都处于孙吴的统治范围。
    可以说双方据江对峙,距离隔得极其的相近。
    这种条件下,孙吴想要偷袭,是极为容易的!
    因为如此短的距离内,而且毫无缓冲要地,压根就防不胜防!
    故此,东御江东的战略规划便一直潜藏于关平心底。
    直到如今己方重新夺回荆襄数郡,全据了整个荆州以后,才把这则计划给提了出来。
    只不过。
    在提出这则战略时,关平的内心也是极其忐忑的,他深怕诸葛亮会表示拒绝。
    毕竟,东御江东这本身就是违背了隆中对。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乃是东和孙权。
    和与御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却是完全的两个概念。
    一个是诚心联盟,一致对外,和平共处。
    另一个却是各怀鬼胎,相互防备。
    当然,关平此时提出以后,却也被诸葛亮的果断给愣住了!
    他没想到,诸葛亮竟然没有回绝。
    沉吟半响,好似是早已看穿了关平内心所想,他不由摇着鹅毛羽扇,面带笑容道:“平儿,估计你如今内心会极其疑惑吧?”
    “东和孙权乃是当年在隆中时,我为主公所筹划的战略规划,为何如今就轻易的自我推翻了呢?”
    “平儿你肯定是在疑惑这道问题,是否?”
    “是的!”
    “还请叔父解惑。”
    话落,关平也未犹豫,拱手直言道。
    听罢,诸葛亮沉思半响,轻声细语着:“平儿,这便是天下间的大势。”
    “你身为一员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将领,应当知晓,战机稍纵即逝,任何时候都有意外发生,那时节作为主将都需要因时而动,对否?”
    “嗯。”喜欢扶蜀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扶蜀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222/29510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222/295108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