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第一千零九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

第一千零九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

推荐阅读:修罗剑神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第二天上午,苏颂虽然不能下地行走,但却已经能坐起来了。
苏府上下陷入一片欢腾,甚至比过年还要热闹。
如果不是因为苏颂在病榻之上,恐怕已经有人放炮仗庆祝了。
午饭过后,钟粟再次带着张林赶到苏府。
苏府上下一见到两人,就像见了天神一般,就差顶礼膜拜了,钟粟反而感觉不太自在。
“父亲刚刚吃了一些稀饭,两位要不进去说会儿话?”
苏熹小心地问道。
钟粟点了点头,走进了苏颂的卧房之中。
苏颂正靠在前一日的大靠垫上,手中居然翻动着一本书。
他看到钟粟和张林进来,便放下了手中的书,笑着说道:
“老夫还以为这次要神游太虚了,没想到走到半道上,就被两位给拉了回来。”
钟粟哑然失笑,这让他想起了文彦博,那可是大宋最为长寿的官员之一,同样和苏颂一样,性格恬淡开朗。
果然,要想活得长,未必要听养生大师的那些话,良好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苏相错了,那是因为你还想着我的百日醉,根本不愿意去,所以走到半道上又折回来了。”
钟粟也笑着说道。
“不过还是要感谢两位,老夫如今已年过八十,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但既然再次活过来了,那便再多活几日。
不过我倒是对小张神医有一句忠告,如若当今陛下让你去太医院,无论如何也不可答应,不知道你明白老夫的意思吗?”
“多谢苏相挂怀,还为小子想着这些,小子明白的。
自从来到汴京大学,小子便准备终生跟着钟先生,哪里都不会去的。”
“好好,医者如能清心寡欲,自然是好事。”
苏颂满意地点了点头。
张林这次将苏颂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很可能将两位御医给得罪透了。
两人虽然当时的态度很是诚恳,话里话外对张林无比佩服,但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谁也说不清楚。
苏颂这么说,显然是觉得,如果张林进了太医院,难免会遭到嫉恨,这也算是对他的忠告。
“我再问两位一句,老夫已经将近油尽灯枯,此药恐怕也就是应一时之急吧?”
真是什么都瞒不住苏颂,钟粟暗暗一惊。
“自然不是,此药是黄神医在多年行医经验的基础上,采集多种珍贵的中草药炼制而成,虽不能包治百病,但确实延年益寿之良药。
当然,此药的价钱是贵了很多,苏相可要掏一大笔诊金的。”
钟粟知道苏颂这样的人很难骗,干脆瞎扯一番。
“老夫到底如何,自己心里有数,你们不必宽慰。
今日就算了,明日你让人给老夫送一坛百日醉来,就算不能喝,也要闻闻那味道。”
“这个苏相请放心,明早一定送到。”
几人又说了几句话,苏颂显然已经熬不住了,两人便告退出来。
“留下一些‘回心丹’,咱们回去吧,但愿苏相爷——”
“已经留下了,只怕——”
两人都觉得说不下去了。
苏颂什么情况他本人都心里有数,钟粟和张林自然更清楚。
“回心丹”这次能保住苏颂,已经算是无比幸运的事情,就看苏颂能挺多长时间了。
这件事情过后,张林的名字也在汴京传开了。
其实在他入驻汴京大学医学院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因为他是黄神医的弟子,专门来看病。
此后的医学院也算是一切顺利,在医学研究药材研发上下了不少功夫。
可这次治疗苏颂的成绩实在太耀眼了。
按照汴京街头巷尾的说法,当时苏颂已经要入殓了,张林拿出一只金色葫芦,从里面倒出一枚闪闪发光的丹药,丹药进了苏颂的口中,无水自化,而苏颂立刻便能翻身坐起,很快便要咬着吃饭。
也有人说钟粟才是救苏颂的主力,他身怀神鬼不测之术,眼看苏颂要离世,钟粟突然一阵世间罕见的神操作,苏颂就这样活过来了。
至于哪个版本是真的,汴京的百姓自然是分不清楚,但却不影响他们持各自的观点疯狂抬杠。
这些事情钟粟当然也听说了,但他也懒得去争辩。
谣言止于智者,有人非要这么说,他也没办法。
张林甚至说要借助《汴京头条》辟谣,但钟粟并没有采纳。
那么精贵致歉的版面,怎么能干这些无聊的事情?
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来医学院诊病的人一下子暴增,也有一部分人居然是来学医的。
这对学院的发展绝对是一个好事情,钟粟自然不会含糊。
只要有一定基础,经过了入学测试,自然照单全收。
当然,钟粟和张林将苏颂救回来的事情也传到了朝中。
虽说张林一直很卖力,但医术这种专业技术,非常讲究积淀。
张林只是一个窑主的儿子,和祖传之类没有任何关系。
好在黄神医名气还不错,加上有钟粟的支持,他才能够在汴京大学站稳脚跟。
如果当初他来汴京直接去开医馆,或许一天还接待不了一个病人。
现在好了,他将曾任大宋宰相的苏颂给救回来了。
民间百姓会乱说,大宋官僚机构自然知道,钟粟虽然懂不少东西,但他绝对不是郎中,显然救苏颂就就是张林了。
第二天的朝议结束后,很多人都像好奇宝宝一样问钟粟是什么情况,他们更是对一个问题追着不放,为什么黄神医当年在汴京,也没有这么傲视群医的成就?
钟粟的回答低调而简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政,如是而已。”
他也相信,如果黄神医这家伙知道了徒弟张林的事迹,恐怕会高兴地暴饮几坛酒来庆祝一番。
当然,接下来他还会将目前的弟子骂个狗血喷头。
毕竟,张林的出现,为他的医学事业树立起了一个标杆。
其实最为郁闷的是太医院,曾经在宋哲宗时期,张林便以民间郎中的身份,和御医一同为皇帝诊病,当时已经暂露头角。
现在的张林,显然已经成了汴京郎中中的绝顶高手。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4778/189132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4778/1891326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