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玄幻奇幻 > 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 > 079、从聊斋志异到山海经(1/2)

079、从聊斋志异到山海经(1/2)

推荐阅读: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丹武双绝国潮1980九星神龙诀养鬼为祸修罗剑神九域剑帝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div class="baocuo"/>
                <h1 class="hide720">079、从聊斋志异到山海经(1/2)</h1>
                <div class="txtinfo hide720"><span>5个月前</span> <span>作者: 夜半探窗</span>
                </div>  
                <div id="txtright">
<script>loadAdv(2,0);</script>
            </div>079、从聊斋志异到山海经(1/2)               在解释这件事情之前。 许老师偏题了。 他发散性的先铺垫了一遍背景。 将文化认同。 林峰:啊对对对,许老师你说的对 毕竟许老师第一句话就是,小朋友啊,你要知道,“借阴寿”这种东西,在古代是不可能存在的。 林峰:为什么呢? 许老师说,文化传承是一件蛮严肃的事情,它是一个文明的气质,可以体现在风俗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将人包围起来,逐渐同化一群人。 美人在骨不在皮,精气神也是如此,共同的文化是精气神的脊柱。 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于大家思想的潜移默化,还是蛮深刻的。 自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代朝廷都开始推崇儒家,主张教化,然后就有程朱理学的兴起,期间还有王阳明心学这样的瑰宝现世,直到现在,还有残留。 和儒家一起发展的,还有佛道两家。 大家都在本土化。 为了更好的传播和生存。 大家都在努力的改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 佛教最初传入中原的时候,就受到了士大夫的猛烈抨击。 士大夫们看不惯佛教,其中有一条,就是和尚们在出家之后,无父无母,不忠不孝。 儒家很重视忠孝,你出家,往小里说,你是脱离了家庭,往大处说,你是脱离了家族,背弃了你的根。 父母生你养你,你转头就出家,连父母都不供养了,这能行? 农耕文明,人就是财富。 人,是农耕文明的根本之一。 主要劳动力溜了,你还玩什么? 更不要说,在唐朝中期,佛寺就佃农千万,良田万顷,僧尼不计其数,佛寺成了大地主,甚至还豢养了不少武装力量,皇帝连铸造钱币的铜都凑不齐,你家的佛像,铜铸,金粉,这还了得? 要是奢侈还就算了,你还不交税。 这能行? 为此,唐武宗选择灭佛。 可惜,当时藩镇割据,他的命令得不到完整执行,他死后,灭佛停止。 唐懿宗时期,崇佛的又因为迎佛骨,遭到了许多大臣的阻止。 其中就有唐宋八大家之中的韩愈。 他因此被贬谪,佛门大兴,和儒教不一样,佛道在历史之中沉沉浮浮,并不是一直都被朝廷尊崇。 三教,在历史的经过之中,开始融合,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借鉴,一起接地气。 儒释道都和解了,正所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所以借阴寿这种玩意儿。 三教九流,都十分排斥。https:// 太逆天了。 三教都看不下去,恶心! 特别是士大夫,别说看着,士大夫听见那玩意儿,都会怒气勃发。 逆转人伦,其罪当诛! 所以,哪怕在崇尚孝道的古代社会,面对这种传说之中的“借阴寿”的把戏,也极度厌恶,不管“借阴寿”的两个人是谁,是不是父子,只要一检举核实,衙门压根不给活路。 对付妖人三部曲。 逐一伺候。 狗血淋头,带枷曝晒,丢进粪坑。 都不用到最后一步砍头。 这被折腾的人,也就差不多没了半条命,不管是不是妖人,都要死! 民心似铁非真铁。 官法如炉,那是真如炉啊! 古代对于这种东西,都防范的极其森严。 亲亲相隐听到没?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除非父母谋逆,否则告发父母,抛开事实,先绞死你这个不孝子。 这是明晃晃写进了律法铁条里面的东西。 孝,是写进了律法的铁条,是法上之法,可就是如此,孝在遇见了借阴寿的时候,那就没用了。 对付这些明显属于歪门邪道的东西。 朝廷会怎么做? 礼记·王制,写的很清楚。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做yin声、异服,奇技,奇器以yin众,杀!” “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 “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以上四种犯人,不用大理石复核,不用“秋后问斩”,抓住就杀,就像是电影台词里面说的,“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古代对于这些事情,忌讳到了极点。 说到这里,许老师才说出来了借阴寿不可能出现是因为,这种事情,古代,宁错杀无放过。 左邻右舍,有些事情是瞒不了人的。 乡土社会,借阴寿,就是人以血脉为纽带,通过一些奇奇怪怪的仪式,将别人的生命,续到自己的生命上,多见于寿元无多的老人,从自己的孙子或者儿子身上借寿元,通过不断的叩首,叩首,叩首,借走亲人的寿命,随后,老人会越来越年轻,年轻人则会越来越衰老。 所以借阴寿,被称为妖术,违逆人群。 这样的事情,只要一出现,就会被邻居发现和举报。 借阴寿的,和被借阴寿的,都要死。 那本县志上面,就写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某年某月某日,以打渔为生的爷俩,忽然闭门不出,里面时常传来奇怪的声响,这样的异动很快就惊动了邻居,邻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好奇心作祟之下,他偷摸摸的爬上了人家不高的墙,偷看了一眼。 好嘛,这一眼,他被吓到了。 院子里面,一个人被绑在椅子上,在他面前,一个年轻人跪在地上不断的对其叩首,这被绑住的人白发苍苍,看起来像是老人,跪地上磕头的,像是儿子。 挺父慈子孝的一幕。 可在领人看来,这个场面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哪里有儿子绑住老子不断磕头的道理? 更何况这老人,看起来一点都不想要接受叩拜,不断的挣扎。 他被吓到了。 报官。 报官之后,衙役赶了过来,打开门的时候,就见到老者已死,人只剩下来骨头和人皮,连头发都掉光了。 至于说年纪轻轻者,早就不见了踪迹,但是此地余下来了奇怪的气味。 像是有人烧了纸钱,香烛的气味。 过了几天,邻居也死了,死的时候白发苍苍,仵作说是他是被绳子绞碎了脖子死的,县令听了,嫌晦气,请来了当地的巫婆神汉,做了做法。 自那之后,就没有发生过奇怪事情发生。 那巫婆神汉说,这是这家的老子,朝着儿子“借阴寿”,现在他老子早就不是人了,化作了一种虫子,叫做寿虫,这种寿虫,是一些精怪最喜欢的东西,碾碎之后倒在酒里面,精怪就会爬出来喝酒。 是一种很罕见的药材。 林峰觉得,这里,这个县志的故事,从聊斋志异,变成了山海经。 奇奇怪怪的东西怎么吃才好。 说话的当口,就晚上十二点了。 许老师也要睡觉了。 林峰礼貌的和他告别,丢下来了手机,陷入沉思。 烟灰 被绞断了脖子 借走寿命 林峰想到了自己在游戏里面嗅到的烟灰味道。 这些事情。 林峰觉得,是不是都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是他不知道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新地址避免迷路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0/40115/245344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0/40115/245344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