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科幻空间 > 盛唐剑圣 > 第994章 建班底

第994章 建班底

推荐阅读:冷淡的佐藤同学只对我撒娇古井观传奇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鉴宝狂少邪王嗜宠:鬼医狂妃悍卒斩天大唐腾飞之路这个游戏不一般他比我懂宝可梦


                裴旻回到尚书省,尚书省的官员一个个都迎上来问好,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尚书省给压制的太久了。作为原本的三省大佬,尚书省因为权位过重,一直给各方面压制着。而今裴旻得以升任尚书令,还成了辅政大臣,尚书省崛起的日子,自是指日可待。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首相已经换人!旧的领导圈子自然跟着换,新的辅宰班子必然是围绕着新一届的首相裴旻建立的。这能够给裴旻留个好印象,自然有机会青云直上。裴旻也确实在考虑组建全新的行政体系,他与李元纮没有矛盾,但是看不上李元纮那种完全是鸽派的庙堂体系,打算重新建一个。裴旻第一个考虑的自然是自己人。作为自己的代言人,要是不跟自己一条心,自己这个首相还不如不当了。裴旻最先想到的就是李林甫。细细一想,裴旻就自我打消了,念道:“要是将他叫来,那满朝文武,还不给他治的服服帖帖?”裴旻不想当曹操,也不想当姚崇,一个真正合理的庙堂必须容得下反对的声音。一言堂确实便于行事,但是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弊大于利的。为什么强势如李世民这样的皇帝会收着自己的杀心,不断的纳谏?就是因为这位明君知道,人总有犯错的时候,不可能事事都是十全十美。在关键的时候,有一个反对的声音,远比满屏的赞美歌颂更要有用。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人的教诲是不会错的。作为一个与秦始皇、汉武帝一列的皇帝,李世民的功绩未必能胜过他们,但是自身放的过错,绝对要比前两者少。这也于满朝的谏官,密不可分。裴旻绝不希望自己的主持的朝政,最后变成一个敢说真话的人都没有的地方。“林甫就让他呆在凉州吧,他的手段过于刚硬,不适合现在的局面。”裴旻嘀咕着。之前将李林甫叫来帮着自己对付王鉷,是因为自己远离庙堂,而对手又涉及李隆基。自己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完全掌控局面,这才需要动用李林甫的才智。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他已经是当朝首相辅政大臣,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主,庙堂中除了皇帝、太子就数他最大。这种情况局面,别说一个王鉷,就算十个王鉷也不是他对手。叫擅于政治内斗的李林甫,不如叫长于行政的张九龄。何况李林甫也是一个隐患,让他留在凉州,远比来长安更加安全一些。念及于此,裴旻下定了决心。张九龄在青海湖干了两年,根据他的来信所述,青海道的建设已经上了轨道。而且颜真卿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政治水平,大幅度上涨,领悟之快,让张九龄都大为吃惊,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慨。将青海道的事情交给颜真卿处理,也能磨炼他独当一面的才能。对于颜真卿这样的大才,必须要给他足够的压力,这样才能激发他的潜能,从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亲自修书做了安排,写下了委任状,任命张九龄为尚书左丞,将之调来长安。裴旻现在是当朝首相,是有权力任命提拔官员的。不过尚书左丞,又叫尚书左丞相,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权势不小,官阶也是正四品上,这种任命是需要得到中书省、门下省的一并认可。真正的圣旨需要皇帝的大印,兼之宰相的印玺才算得数。要是没有宰相的印玺,官员有权利义务不尊圣旨而行。裴旻并非皇帝,但是他的任命同样需要盖上中书省、门下省的印章。故而裴旻任命先传给了中书省。到了这一步,裴旻也不信源乾曜、李元纮敢不给他这个新晋首相的面子。坐在尚书令的位置上,裴旻想着接下来的路。将张九龄调来是第一步,有了这个强力的外援,自己在行政上处理事情起来将会得心应手。但有强援还不够,还需要一个名宿的支持,毕竟现在他是首相,首相当有首相的气势。现今庙堂之上,他真正的班底也就是兵部尚书杜暹、礼部尚书贺知章,刑部、工部配合,却还未与之真正的结为党派。论及政治资本根基,别说是李元纮,即便是源乾曜都比不上。这一点不说致命,却也是一大隐患。须得想办法解决才行?裴旻突然想到了一个人,精神一怔,若是将他拉入阵营,这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裴旻向来雷厉风行,直接出了尚书省。裴旻依稀记得宋璟就住在朱雀大街附近的兴化坊。宋璟是与姚崇齐名的名相,以正直无私著称,是开元朝的魏征。宋璟擅于治吏,他掌朝的这些年,将唐王朝的蛀虫清理的干干净净。裴旻对之也特别佩服,但是因为武婕妤的事情,宋璟冲撞了李隆基,给李隆基罢了相。时隔多年,此事早已过去。李隆基也不计较了。宋璟主持庙堂多年,人脉威望犹在,得到他的支持,裴旻这个首相的地位就稳固了。裴旻并不知道宋璟住在什么地方,但是长安坊间的武侯对于坊中的情况如自己家一样清楚,何况是宋璟这样的名人。只是一问,就找到了宋璟的住处。宋璟处于归隐状态,杜绝宾客,裴旻送上了拜帖,门房接都不接,直接拒绝道:“我家老爷早已归隐,不见一切外客,公子请回吧。”裴旻无奈,只好亮出了自己的身份,说道:“在下乃尚书令、武威郡王裴旻,有要事求见宋公,还望通传一声?”人得名,树的影。一听是“尚书令、武威郡王”门房吓的都打了一个哆嗦,赶忙跑进去通报了。在现今的唐王朝谁没听过裴旻的大名?想着自己先前还拒接了他,甚至有一种怕他报复的感觉。得到裴旻的求见的消息,宋璟还是见了裴旻,在客厅准备上了上号的薄荷味龙井茶。“宋公,某的来意,您老应该清楚吧!”裴旻看着面前这个为大唐立国赫赫功劳的名相,直接开门见山的说着。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40/40970/255443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40/40970/2554438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