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欺世盗国 > 第808章 金冠玉带传万年

第808章 金冠玉带传万年

推荐阅读:遮天记武神主宰妖龙古帝九星霸体诀万神主宰一号狂枭人道大圣陆地键仙临高启明重生之都市仙尊


    “无耻至极!”
高明轩语气不善。
陈孚嗯了一声,将手中邸抄放下。
“你怎么想?”
骤然听到问话,高明轩下意识回答:“联系入仕的同学上书反对此事!”
“嗯,那就去做吧。”
高明轩不由问道:“院长不去联络么?”
“我不合适。”陈孚露出遗憾的表情。
“啊,我倒是忘了。”高明轩一脸理解地点头,“你一发声,就会被当作梁王的意思。”
“嗯,我因大人的身份地位得利,自然要付出一些代价。”
陈孚说着,露出纯真的笑容看向高明轩:“幸而有你们能理解我的难处。”
“院长已经做了很多了。”
高明轩语气诚恳,说完之后站起来:“那我先去写信了。”
“不必太着急。”陈孚起身相送,“看邸抄上的文字,现在还在讨论阶段,没有最终决定。”
“嗯,我准备多找点人,先把声势闹起来。”
送走高明轩,陈孚回到书桌后,脸上笑容消失。
的确,陈孚在朝政上的倾向会被当成梁王表露在外的态度,但即便是父子,陈孚与梁王也不是事事同心。
梁王之位并非世袭,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梁王百年之后,陈孚最多因为嫡长子的身份得到一个高品散官位和一个低品实职。
同父亲一样,陈孚、陈衡两兄弟都能看到当前变革的困难在皇帝身上,但两人选择的应对手段不同。
陈衡想的是虚君实相,天子无权,而掌权的宰相是一层一层选拔上去的。
因为权力无法传承,宰相们对限制官吏权力的制度或许不会太过反感,相较而言比较容易改。
陈孚则认为自家大哥过于天真,他的想法是“吾可取而代之”。
只可惜现在已经不是乱世,没有拥兵出头的机会。
陈孚认为他看透了父亲的布局,故而效仿大哥积极推动变革,只不过日常所言所行比大哥陈衡和缓一些,没有那么激进。
变革会产生矛盾,有矛盾就能将其激化为冲突,冲突闹大了就会带来动乱。
到那时候,就能尝试凭借声望掌握兵马逐步壮大。
来到襄阳建立官学并担任院长,就是他养望的计划。
就像他的父亲在周山书院做的那样。
陈孚从桌子里取出一封信。
这是前些天从周山书院寄来的。
书院里一个研究水文的团队提出束水攻沙的治河思路,想要找条合适的河流试验一下,相熟的一位学长来信问他这边有没有推荐的地方。
他把这封信带到学院来,本想找个机会召集对治河感兴趣的师生讨论,将书院团队来襄汉试验的事情定下来的同时帮他把“有心治河”的标签传播出去。
既然朝廷有事,束水攻沙的治河策略就得早点推行,最好能赶上这一波。
要做的事情越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就越少,自然容易出纰漏或者被针对。
当初一帮人谋划逼迫陈佑罢相是用的这招,陈孚现在想让朝廷生乱,也是用的这招。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从同明殿离开,巴宁泰心中感慨。
这已经是天子第五次没有出席御前议事了。
这几次御前议事,仅仅是在同明殿的御座前讨论,天子并不会出现在御座上。
同之前的两府议事仅有的两个差别,恐怕就是这里不是政事堂,以及多了宦官旁听。
不过起居注仍然没资格旁听记录,正规需要留档备查的记录还是由宰相轮流执笔。
亲掌国政两年后,天子终于厌倦。
正好巴宁泰这个首相一直听话,天子重又放手,大小事宜交给两府裁处,两府只需要把重点事项列出来送到御前就好。
而天子本人,在陶光园修了一座承运楼,大多数时候都在承运楼修习道藏。
回到政事堂书厅,巴宁泰没有立马开始工作,而是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毕竟年近古稀,再加上天子掌权之后又变得喜怒无常,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应对,这几个月他渐渐有些精力不济。
他没有那种不死不休的政敌,正常来说这时候已经该考虑致仕荣休了。
可惜天子不同意。
“相公。”
恍惚间门外传来呼喊声。
“中令,中令?”
巴宁泰睁开眼,是喊他。
“进来。”
中书省主事马适推门走进来:“中令,吕参政的奏状送到了。”
参知政事吕胤,吕端的兄长。
因为他本身没有太强的陈系色彩,而弟弟又是陈系大员,年前被选为参知政事,顺带使得吕端被踢出京城。
今年濮阳决堤之后,吕胤被派遣出京巡查黄河汴河,处置赈灾事宜,顺带评估接下来的水灾情况。
“拿来看看。”
巴宁泰接过奏状仔细翻阅。
越看他心情越沉重。
从各地传来的河水涨势和降雨情况来看,今年将会出现大范围的水灾。
而且吕胤特别提醒各地粮商有异动。
他长出一口气,重新靠到椅背上。
今天的御前议事中,又提到了商贾。
已经有声音提出让商贾组织全国性会社,方便朝廷调配全国物资。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群人是想尝试另类的权力传承。
依靠田地的财富传承无法派生出权力,相反绝大多数时候它还需要权力的支撑才能维持住田地规模。
现在工商业主影响力越来越大,自然有人想试试可不可以通过另一种财富传承达到继承权力的目的。
想了想,巴宁泰提笔批示:“户部礼部备赈灾事宜,抄送两府宰相阅,议水利工程事、募兵事。”
写完之用手扇了扇,递到桌边:“顺带抄一份送到开封梁王府去。”
对付粮商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梁王陈佑的态度。
如果陈佑站在粮商一边,巴宁泰就准备放手随他们去。
哪怕天子重新放权,巴宁泰现在也没什么抱负了,他只想平平安安过完最后几年或者十几年。
马适离开没多久,各类奏章公文陆续送来。
巴宁泰一边批阅,一边考虑是时候放权了。
做一个对谁都没有阻碍的首相,或许真能叫他在首相任上干到死。喜欢欺世盗国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欺世盗国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5/5124/193934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5/5124/1939347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