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科幻未来 > 超维科技纪元 > 第310章 火箭与采矿

第310章 火箭与采矿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正当罗锋等人在参观鲲鹏级和新行省级建造时。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新纪元1年13月3日。
    津市的宇宙飞船装配工厂里面,李国庆和陈耀等人,正在忙碌着前进二号的建造工作。
    前进二号就是前进一号的放大版,整体高度达到105米,起飞满载为2400吨,有效载荷为600吨。
    发动机依旧是核动力等离子体发动机,这一级运载火箭是新人类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航天火箭(地面最大)。
    几个经历过冷战时代的老工程师,看着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联想到前进系列运载火箭的原型。
    在上个世纪就有类似的设计,以前米国就设计过的“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
    “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采用核动力冲压发动机,可以在空中巡航几个月时间。
    本身能够携带二十多颗蘑菇蛋,在攻击的时候,能在300米的低空以三倍音速飞行上万公里,作战性能简直无与伦比。
    至于为什么这货只停留在设计图上,倒不是工程难度,而是不敢造,造了也不敢用。
    首先一级火箭把这玩意加速到亚音速,反应堆点火烧到1400度,亚音速空气通过桨叶进入数个锥形加热室,体积膨胀后向后喷出,给予推力并同时冷却堆芯,带动发电机存储电能。
    是不是感觉和新人类开发的核动力等离子体发动机非常相似,两者就两个区别。
    第一,是反应堆不同,冥王星用核裂变反应堆,前进系列用核聚变反应炉。
    第二,是加热工质的方式有区别,冥王星是直接接触加热,而前进系列用核聚变反应炉发电电离加热压缩空气。
    冥王星的反应堆裸露直接加热空气推进,巡航过程全程抛洒放射性粉尘,想想就知道这东西是多么凶残。
    其实“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的出现,当时是为了威慑老毛子,打算在北大西洋上空巡航,不停喷射放射性粉尘,制造污染区。
    就算当它投掷完所有蘑菇蛋后,还能在敌国上空继续飞行,制造音爆和核污染。
    人类是屠杀同类上面,真的无所不用其极。
    冷战时代的人类和之后人类简直是两种生物,鬼知道他们当时设计了多少大杀器和凶残的东西。
    比如老毛子家,蘑菇蛋灭火、地下核爆发电站、核能灯塔、“戈耳工”拦截系统(核爆拦截)、大伊万氢弹、波塞冬核动力鱼雷……
    而老米家也不遑多让,猎户座航天火箭、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核动力轰炸机、中子弹和钴弹等。
    不列颠的代达罗斯计划……
    那是一个压抑又疯狂的时代,全世界都在疯狂,人类可以撑过冷战,简直是一个奇迹。
    李国庆和陈耀他们正是通过借鉴上世纪这些疯狂计划,完成了前进一号,和放大版的前进二号。
    “老李,你认为前进三的该怎么设计。”陈耀问道。
    李国庆是前进系列的建造总工程师,又经常测试新型火箭,他的意见非常重要。
    沉思了几分钟,李国庆开口说道:“我认为前进三应该以满载一万吨作为终点。”
    “哦?继续。”
    “你应该知道太空纳米工厂和太空采矿。”
    陈耀点了点头,他是搞航天的,自然了解新人类的天空工厂和太空采矿。
    “除了一部分外太空无法生产加工的设备和食品,未来我们的外太空战略应该是倾向于自给自足和反馈蓝星。”李国庆解释道。
    “确实如此。”
    “既然这样,我们的火箭设计就应该有个度,我估计有效载荷2000吨,差不多足够使用了。”
    “那就以最大有效载荷2000吨为基准,设计最后一级前进系列。”
    俩人定下了基调,设立这个标准,其实是因为在蓝星大气层内部,运载火箭满载一万吨以下,核动力等离子体发动机的性价比最高。
    重量再提升,对于发动机的推力要求非常高,运载火箭的性价比太低,有点得不偿失。
    随着太空工厂和太空采矿的发展,而且未来蓝星的运载火箭,多用于人员交通和食品输送。
    李国庆和陈耀自然要未雨绸缪,免得造一大堆超大型运载火箭出来。
    ……
    拉格朗日点L1卫星城,依附在小行星上面的太空舱和骨架,已经占据了小行星的表面区域。
    在附近蓝星20万公里~26万公里轨道上,其他56颗小行星就漂浮在这片区域。
    其中一颗编号为“T7”的半金属质小行星上,一艘“鲁班级”宇宙飞船正在停靠在上面。
    无数的纳米机器人,孜孜不倦的在小行星内部采集着需要元素,对于新人类而言,每一种元素是有用的。
    因此宇宙飞船的采矿,是一艘飞船专门采集一种或者几种元素。
    比如,这艘鲁班008号,就是负责采集铜元素、银元素、锌元素,以及作为添头的铁元素。
    如果T7小行星上的铜元素、银元素、锌元素凑不够一船,就开采一些铁元素。
    鲁班级的运输方式有两种,船内舱和外挂拖运相结合,船内舱为600~800吨,外挂拖运为1000~1500吨。
    光明会推过来的这些小行星,都是直径超过400米小行星,上面蕴含着丰富的原材料。
    如果是小行星没有的原材料,则在月球开采,如果月球没有则由蓝星地面运输,再不行只能寻找替代材料。
    新人类在这太空采矿和太空工厂方面,正逐步形成一套体系。
    ……
    鲁班008完成采矿任务,被拉着一块1200吨的铁块,向18万公里轨道过去。
    那里有一座太空工厂,就是之前那颗误入蓝星的导火索小行星,为了纪念第二次净化之战,这颗小行星就被命名为“胜利小行星”。
    三个多小时飞行。
    鲁班008采矿飞船停靠在胜利小行星的航天港上。
    工厂的工程师和负责人,记录了鲁班008号的矿产种类和重量,便接收了这些矿物。
    太空舱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工业型纳米机器人各司其职,生成骨架、辐射隔离层、保温层、隔热层、气密层、管道、电线电缆、机械结构。
    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组装上各种电子设备或者生物计算机、密封和出厂前的检测。
    最后涂装上编号,准备交付使用。
    整个过程中,人类只需要负责一部分检测和调控设备,新纪元的生产便利性,体现出生产力的大爆发。
    正是这种快速的太空生产,让新人类在外太空的卫星城、宇宙飞船、太空基地可以与日俱增是建造。
    也极大减少了后勤压力,让新人类可以腾出手来,准备进军火星。喜欢超维科技纪元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超维科技纪元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5/5828/41229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5/5828/412298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