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627章 姚阁老归东南府

第627章 姚阁老归东南府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高雄码头上,颜常武率孙承宗等文武官员一起迎接姚明恭。
    他一见姚明恭,真的是满心欢喜。
    但见得姚阁老精神抖擞,容光焕发,颜常武对于东南府办差之人,最喜欢精神面貌好的人,常说无论水平高低,首先要讲斗志和精力。
    姚明恭归东南府,意义重大!
    如果说孙承宗是前朝重臣,则他是今朝的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太子少保(皇太子的老师),可谓是柄国重臣。
    连他都归了东南府,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大事件,表明他对东南府的看好。
    我东南府如日中天,大事成矣!
    而姚明恭见到颜常武礼谦下士,也深受感动。
    一个恭敬欲跪,另一个急步搀扶,把腕共进。
    码头上上演了一出君臣相得的精彩大戏,做给世人看,大家都是演员,入戏很快,表现出众,如此扬我东南府之名,大有益处。
    “侯爷,老夫到东南府,是为了我大明黎民百姓!”姚明恭向颜常武说道,不以自己曾为大明阁老而态度倨傲,既然都卖了,那就卖个彻底。
    “先生助我,则我大明黎民百姓得救矣!”颜常武以手加额,庆幸道。
    当时两人口口声声讲的是“我大明”,都是那种为大明忧国忧民的表现。
    等之后形势明朗化,颜大少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一些不爽东南府的人就多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作《放言五首·其三》,试看如下: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
    好一个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颜大少终崇祯在位时,从不显露反迹,确实深深地迷惑了世人!
    姚明恭休息了一天后,颜常武在高雄新建的“行在”办公大楼里,举行了隆重仪式,礼聘姚明恭为东南府“资政”,向他发出金色聘书。
    资政是一种高级顾问性质的荣誉职务,待遇比照东南府总理,对于东南府军政大事,悉得建言献策。
    这只是初步的合作,将来看双方合拍的程度,姚明恭的表现,再行安排其它职务。
    包括姚明恭,东南府现有三位“资政”了,都是从大明过档来的前大明高官,分别为孙承宗、熊文灿和姚明恭,前二者皆得实职,干得有声有色,事业再开第二春。
    以姚明恭的谦恭态度,他外放要职是指日可待,况且,他初来乍到,就送上一桩大功劳!
    颜常武办公室里,颜常武、熊永媚、孙承宗坐着,姚明恭取出一份大红喜贴道:“幸不辱命!”
    送来的是一份许嫁女已报婚书,颜常武要娶新妻了!
    新妻高贵只差过公主,因为她是郡主!
    颜常武将要迎娶的是金华王朱由产之女朱氏朱真真!
    朱由产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叔伯兄弟,封地金华,是个庸王,没有大恶也无大错,平平常常的一位王爷。
    这次姚明恭出山,专门绕道金华作媒,代表颜常武向朱由产求亲,欲两家结秦晋之好。
    行动大获成功,朱由产同意了婚事。
    颜常武已有正妻,这位朱氏同样以妻礼迎娶,过门后与正妻分庭抗礼。
    朱真真几岁?
    八岁!
    如此幼齿,颜常武当然不会禽兽到即时迎娶,而是先下聘书,待她长大到适龄之后才正式过门。
    他要的是一个名份!
    让朱由产同意这桩婚事的原因不仅仅是姚明恭的面子与口才,还有颜家的五千两黄金聘礼。
    这是唐朝时那个干部礼聘大唐文成公主的价码,是真金,不低了,表明了东南府对郡主下嫁重视的态度。
    明朝时期黄金是非常值钱的,朱由产觉得有面子,东南府的核心高官们则认为很值得,皆大欢喜!
    姚明恭满面笑容地道:“奉侯爷之意,与王爷说了,既然落聘,朱氏不必缠足,王爷有点惊奇,听说是‘侯爷的媳妇侯爷来做主’于是王爷说乃天经地义,乃向内传话,吩咐郡主从此不必缠足!”
    “很好,姚资政还没到来,已经先立大功!”颜常武夸奖道。
    然后,姚明恭按部就班,先去东南大学进修三个月,这是惯性,谁都不例外。
    以他的身份,是不用与其他学生一起在大课堂上,而是开小灶,至多来多几个陪读的学生。
    通过学习,学到东南府的施政和决策思路,向这个思路看齐,如果觉得不接受,可以不做实务官,只做清贵之职,就纯做资政,起到咨询作用,而且,可以在国学方面下功夫。
    明朝官民接受颜常武的一个方面是他尊重国学,认同国学中的许多理念,当然有的地方他并不接受,但无伤大雅。
    在东南府,除了文官和军队要按他的要求穿制服之外,其余的衣着装束并不管制,就连公职人员,在非上班时期,也能穿想穿的衣服,譬如一些明人闲暇时喜穿道袍,绝对没问题的。
    明朝官吏居家穿道袍,来自嘉靖的遗风,这位皇帝信道,在皇宫穿道袍,百官为了讨好他,也穿起了道袍,此后流毒甚深。
    文字方面虽然在公家机构和学校里推行简体字,但市面上用繁体字也没问题。
    至于中国传统风俗节日和道德文化,几乎原样照搬。
    姚明恭不认同东南府的执政思路也没问题,拿他来摆就成了。
    他若有兴趣翻故纸堆做学术研究,养多一个也无所谓。
    但姚明恭也不是傻的,辛苦过海,不顾名声是为了来这里吃稀饭?他当然要吃干饭。
    他聪明地向东南府的政策方针靠拢,上交的“作业”给颜大少看过,确实是东南府的作风。
    所以等他学完之后,他的新职务到手:“成为孙承宗的副手,协助孙承宗管理东南府政务。”
    不得不说这位姚资政有心,他一个部门接一个部门地去观政学习,之前一声不吭,待到自己了解到足够信息后,觉得可以对政务进行改进时才发声。
    短短数月,孙承宗就向颜常武表示,姚资政成熟矣,足够大用!
    他在台湾得到重用,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大明人才投奔到东南府,人多就是好事,人多力量大。
    何止是文臣过来,东南府迎来了一大批军事人才的到来,抵抗北虏最有力的宁远军核心部队到达台湾!喜欢大明之雄霸海外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明之雄霸海外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5/5987/42268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5/5987/422680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