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男人的脊梁 > 第3章 劳动的开端

第3章 劳动的开端

推荐阅读:道界天下团宠小胖宝:我有四个大佬爹爹霸天武魂恶毒女配她被迫磕cp龙王医婿神敌道士不好惹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老子修仙回来了乱世书

    “唉……”一声重重的叹息,从屋里传了出来。
    周扬帆这才想起到家还没有进屋,赶紧走进屋里,看到满脸胡子拉碴的周世清靠在床头,眼角默默流泪。“扬帆哪,都怨爸爸没得本事,供不起你念书啊!”
    周扬帆突然对父亲这种真实情感的流露产生了强烈的反感,父母的内疚彻底激发了他内心中属于这个年龄青年人不服输的劲头。他站在床沿前注视着周世清一字一句道:“爸,你不要这样说。不念书怎么了,我们村这么多人这些年又有几个考上大学的,还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你放心,我打明天起就下地干活去,我相信靠着我的双手,一定会让咱家日子好起来的!”
    安慰了父亲几句便烦躁地出了西屋,进了属于他们兄弟两个的东屋。一张老式的木床,一张掉了漆皮的桌子,还有堆放在墙角的几个纸箱子里的书,这就是空荡荡的东屋里全部家当。
    这个家里,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除了房子是新的,别的就没有一样新的物件。
    周扬帆清楚地记得,当时父母历经千辛万苦盖起这四间瓦房时的情形。作为家底本来就不厚实的农村家庭,盖房子一直是头等大事。眼看着周边的邻居们都盖起了新房子,周世清许有香夫妇终于坐不住了,夫妻两个骑着脚踏车出去了几天,从许有香的娘家姊妹那里借来了一万五千块钱,加上夫妻两个原先存下的一万多,终于将房子盖了起来。
    因为家里两个儿子,周世清两口子盖的不是传统的三间瓦房,而是一溜儿四间。大概是觉得以后再建一套房不太有那个能力,就让兄弟两个以后一人两间安家算了。
    算来算去,等到房子落成的时候算下细账,连欠瓦工的工钱和部分材料费,一共花了四万多,欠下了将近三万的债务。这对于一个光靠种地为生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是一笔天文数字。
    好在这些债务多半是欠至亲的,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催要,等以后慢慢还就是了。当务之急是要将欠下的材料钱和工钱还上,这个都是和人家讲好的,一年为期得按时兑现才行。
    当时还在上学的周扬帆是能够体会到父母身上背负的巨大压力的,他每次周末回家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都会抽空搭把手,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出人头地报答父母。
    父母永远是忙忙碌碌的,一时一刻都闲不下来,只有他回家报告考试成绩或者从书包里拿出奖状的时候,才看到父母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老屋的墙上贴满了奖状,在盖新房子的时候被周世清小心翼翼地揭下收了起来,周扬帆当时还觉得父亲是小题大做,那些已经褪色的奖状有什么好稀罕的,现在想想,那是过去多么值得怀念的荣光啊!
    天色尚早,周扬帆换上一身干活的衣裳,背着竹篓就出了门。到了门口才突然想起什么回头望着还在抹眼睛的许有香:“妈,我先去哪块地?”
    “我跟你一起去。”许有香道,“我们去西北那块地,已经五天没摘了。”
    “你不能去。”周扬帆坚决地把许有香按住,“医生说了,你要好好休息。放心吧,有我呢!”
    看着儿子消瘦的身影,许有香又开始抹着眼泪,嘴里喃喃道:“老天哎,这可怎么办哟……”
    一路上没有遇到熟人,周扬帆心里好受了一些。这个时候他是不愿意有人看到他的,虽然大家迟早要知道他不上学的事,还是越晚一些越好。
    很快到了最西北的那块地,周扬帆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自己的棉花地。别人家的棉花都是轮流着采摘的,刚摘过的棉田里稀稀拉拉地绽放着一些白色棉絮。只有他家的棉花田里盛开一片,在斜阳下闪着刺眼的白。
    按照摘棉花的惯例,早上露水没干的时候,要将整个棉花带壳摘下,这个时候棉壳后面的托叶不容易破碎沾到棉絮上,买的时候品相好价格也贵一点。摘回家的棉花利用晚上的时间扒干净,第二天再晾晒,等着供销社开磅了就可以卖钱。而露水干了的时候,为了防止棉花壳后面的叶子脆了粘在棉花上,就要在田里直接把棉絮抓下来,回去直接晒干就行。
    这是农民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把两种采收方式合理地结合,白天黑夜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了。没办法,种棉花是纯粹的人工活,也是最累人的。打第一朵棉花吐絮开始,基本上就要白天黑夜地一直忙到霜降以后,等到地里的棉花秸秆拔除完毕,把地深翻一遍后才算大功告成。
    地里的棉花开得太多了,几乎每一颗棉花上都开了好几朵。好在这时候太阳西下棉壳后托叶不再易碎,周扬帆试了几下之后,就连带着棉壳摘下,这样比光抓棉絮要快多了。周扬帆身后的竹篓很快就满了,他从身后拿出准备好的口袋倒进去,继续开始挥动手臂。偌大的棉花地里很是安静,只有这里传出哔哔啵啵的声响。
    周扬帆的鼻尖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他的肩膀被斜跨的肩带勒得生疼,细嫩的手背被坚硬的棉壳划了两道浅浅的血痕。他终究不是长期劳作的人,平时拿惯了笔杆子的手摘起棉花来远没有做习题那样得心应手。
    他的动作慢慢迟缓下来,很想将身后的竹篓放下来休息一会儿。可是想到自己退学回家的目的,想到自己回家的目的,又振作起来。可是棉花实在是开得太多了,一个来回他带来的口袋就装满了,他也变得浑身无力气喘吁吁。
    此刻的他多想坐下来歇息一会儿,多想有碗水润润喉咙,可是他不能歇息,还有这么多的棉花等着他呢。想到父母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他的心中又生出一丝豪气,回忆着曾经学过的课文《劳动的开端》,自己现在摘棉花远不如课文里主人公挑煤的辛苦,继续咬牙坚持着。
    为了排除这种机械性的重复带来的乏味,周扬帆开始背诵他最喜爱的古诗词来转移注意力,从小学就熟记于心的《春晓》,到留下了千古传诵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记》,从刘禹锡的《陋室铭》再到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喜欢男人的脊梁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男人的脊梁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6/6372/44754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6/6372/447540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