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男人的脊梁 > 第61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61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推荐阅读:女富婆的神级村医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神话从童子功开始此地有妖气道界天下团宠小胖宝:我有四个大佬爹爹霸天武魂恶毒女配她被迫磕cp龙王医婿神敌

    “有些事情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周世清眯着眼睛道,“丁三和你二娘究竟是什么关系,外人也不好胡乱猜测,连你世金二爷都没说什么,旁人更不能乱嚼舌根子,你懂吗?”
    想着以前妈妈也说过同样的话,周扬帆默默地点了点头。是啊,连当事人都没说什么,他们这些外人又能怎么样呢?这些终究是别人的事情,还是少管好了。再说不管怎么样,丁三可是实实在在地帮过自家忙的,就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也绝对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人。
    饭后,周扬帆扛着铁耙子又去了另外一块地。一年之计在于春,得赶紧把地整好,好种棉花。
    几天后,气温逐渐稳定,空旷的田野里热闹起来。到处都是人声鼎沸,人们以家庭为单位或是两三家合伙,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棉花种植大戏。
    首先要施底肥,周扬帆刨锄头,许有香丢肥料,一步一个脚印。周世清在后面用铁耙子将脚印拖平,又忙着开沟。等到一块地的肥料全部施完,一家三口又开始铺地膜。
    铺地膜也有技巧,先放上一段然后停住慢慢抻紧,就足足可以多出一米来长,一块地下来也能省下十几米地膜。洁白的地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周扬帆和许有香两人一边一个,飞快地扒着泥土将地膜边上压紧压实,密不透风的地膜下很快就起了雾气,又凝结成细细的水珠。
    不远处,已经有铺好地膜的人家开始在上面打洞,然后丢下种子,再捧起细土盖住洞口,一套工序就算完成了。按说这中间在打洞后还有一道浇水的工序,,只不过今年春天田头的水沟里没有什么水,全队的人经过商议后,一致决定先干种,等全部种完后统一从电灌站打水。
    周扬帆很赞同这种方法,他记得在早些年的时候,人们在种棉花的季节总要挑水,一桶一桶一勺一勺地浇,既耗费了力气又耽误时间,往往一两天都种不完一块地,父亲更是累得直喊腰疼。是啊,周世清是能干不错,可是那时候他们家基本上是和别人家合伙干活的,要不然光凭两人连最简单的铺地膜都不好做,只能和旁人家一起凑人手。可是这样一来最重的挑水往往落在了周世清身上,一天下来不累得腰疼才怪呢。
    今年虽然周扬帆在家了三口人可以协作不用在和别人家合伙,但是周世清的腿还没好利索,做点别的还行,让他挑水是万万不能的。那么这好几亩地的棉花都指望周扬帆一个人挑水,真是不轻的活计啊,哪怕他再不怕受累,心里也是有点紧张的。他不是怕自己干不动,而是怕效率不高耽误了时间。
    好在今年村里有人提议先种下去再统一打水,自然受到了大多数人家的欢迎,周扬帆一家更是举着双手赞成。
    眼看着一垄一垄成型的棉花畦,周世清感慨道:“要是前几年都这样种,哪里需要受那么多的罪哟!”
    “就是。”收工一起走在路上的周世忠也笑道,“可就是没人想得起这个法子嘛。”
    “不是没人想过,而是没人去做。”周世清笑道,“多少年的老习惯了,好像大家都觉得种棉花就该挑水,不挑水就不正常。”
    “主要是热闹。”丁霞也笑嘻嘻地插嘴道,“挑水的时候还能抓到小龙虾,今年不挑水了连一个都没抓到。”
    “挑水,挑水你就不怕把你三哥累坏了?”在他们队里包了一块地的庄三打趣道,这个过年自己鬼画符写对子的汉子笑嘻嘻道,对着庄三挤了挤眼睛。
    丁三只是傻乎乎地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他每年都要来帮丁霞挑水种棉花的,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对于这种不着痕迹的玩笑,他也只能装作听不懂。
    周世清打岔道:“这有时候啊,换个思路换个想法,就能有不一样的结果。往年种棉花挑水累得半死,今年一滴水都不用挑,也把棉花种了。这人哪,有时候还真的需要学会变通。”
    周扬帆走在人群的最后面,听着父亲的话心里想道,大道理您是说得不错,那去年冬天世银三爷找你说旱育秧的事情,您怎么就反对了呢?难道真的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他当然不会用这些来反驳自己的父亲,只是微微翘了翘唇角,心说小时候一直觉得父亲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懂,现在才发现,其实他有时候也有很多东西不知道,容易固执钻牛角尖呀。
    肥料是尿素加复合肥,地膜是往年都用的太子湖,种子是村里统一从县里籽种站买的,不同的是各家各户种的间距有大有小,但是也差不多。加上各家的效率也是有快有慢,田亩也有多有少,所以完工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是基本上在一个礼拜内都种完了,剩下的就是安排打水。
    看着整片田野被大水漫盖,周庄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这多省事啊,虽然一亩地要花十块钱的打水费,可是省了多少力气啊!虽然力气出了过夜就回来了,但是能省则省,谁愿意为了省这点钱而累得半死呢。
    挖开沟渠头的泥堰,看着浑浊的水倾泻而出,田野里逐渐露出了黑色的泥土,周扬帆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按照周世清的经验,沟渠被大水浸透后,那些躲在淤泥深处的泥鳅黄鳝小龙虾都会被涨出来,所以在水进沟渠之前,周扬帆就在水渠里下了小地笼。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这一夜渠里的水退去,收获应该不错。
    事实也正如周世清所料的那样,在周扬帆大清早将地笼收回家,坐在门口挨着将里面的泥鳅黄鳝小龙虾之类的倒进洗衣桶的时候,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一夜抓到的东西最少能卖七八十块。
    周扬帆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子承父业,会踩着泥泞沿着沟渠下小地笼,只是为了能抓一些泥鳅小龙虾,只是为了挣一些零用钱贴补家用。
    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春天罕见的冷空气光顾了本地。这场大风整整刮了三天,不仅吹落了枝头的柳叶,吹落了几户人家的瓦片,也带来了连绵好几天的降水。大风伴着春雷,雨点夹杂着片片青叶,在这个春天里肆虐。
    都说春雨贵如油,可是今年的雨水似乎是不值钱啊,一天的狂风暴雨后又变成了细雨如丝,一直到了三天后才转为多云,久违的太阳才悄悄地露出笑脸。
    从棉花地打水到天气放晴已经过去了十来天,这些天人们都待在家里没有出去,除了顶风冒雨忙着下地笼的周扬帆,整个野外连个鬼星子都看不见。按照往年的惯例,这么多天棉花苗应该成行了,可是当人们沐浴着阳光走进田间,看着和刚打过水毫无两样的棉花畦时,顿时有种不妙的感觉。有心急的人踩着泥泞走进田间小心翼翼地扒出种子的时候,原本还存在一丝侥幸的心里顿时犹如压上了千斤巨石,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都十来天了,棉花种子居然没有发芽。喜欢男人的脊梁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男人的脊梁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6/6372/44754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6/6372/44754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