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鸡肋

推荐阅读:团宠小胖宝:我有四个大佬爹爹霸天武魂恶毒女配她被迫磕cp龙王医婿神敌道士不好惹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老子修仙回来了乱世书太荒吞天诀

    无论区小芹找了多少理由,都改变不了她不愿意换地的事实。本来就是她的地,不愿意换也没法强求,但是在周扬帆心里的那个坎就是过不去。
    本来就是自家人,临时调换一下土地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不是长期置换,只是用了一年就还要换回来,按道理说她是不应该拒绝的,可是偏偏还真就拒绝了,这完全出乎了周扬帆的意料。
    没有大一点的地块种西瓜就没有了意义,按照周扬帆的想法最少也得要二三亩地的西瓜才行,他们家的地块都不够大,所以才想着和别人调换一下。
    现在区小芹没有答应换地,周扬帆只好另想办法。他和周世清想了半天,突然想起来他们家西北的那块地是和丁霞家挨着的,而另一块地丁霞家又是和周长安家的地挨着的,如果三家互相调整一下,他就可以换到稍微大一点的地块。
    唯一的不方便就是,他们三家的地块不是一样的地亩,如果要换的话,周扬帆家换到的地亩要比原来的少将近一分地。周世清有点舍不得,说一分地能收一百块钱呢。周扬帆却安慰他说,少一分地就少一分地吧,总之也就是换这一年,等到明年还得换回来。比起种西瓜增加的收入,一分地的产出已经算是微不足道了。
    再说连自家亲婶子都不想换地,那么丁霞家和周长安家要是没点好处,人家干嘛要跟你换呢。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想让人家心甘情愿地帮忙,哪有不付出点代价的道理。
    讲明白了这个道理,周世清也就答应了周扬帆的想法,兜里揣着烟就去了周长安家,和他说明了来意。周长安想了一下说,只要丁霞没有意见同意换,他没有问题。周世清道了感谢又去了丁霞家,丁霞也没有表示反对,就是说换地的时候一定要将地界弄好,省得到时候啰嗦。
    周世清答应了她的要求,又去和周长安说了一下,算是正式达成了换地的三方协议,周扬帆这才将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有了合适的土地,周扬帆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购置西瓜种子了。他特地又跑了一趟县城,西瓜种子买了回来。他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地里,将原本不深的排水沟又挖了一遍,又在清明前就将地全部平整好,先把地膜铺了下去。
    这是他最新学来的经验,可以提前几天将地膜拉好,增加土壤的温度,等到过几天瓜苗移栽的时候,能促进根系成长,提高一些成活率。
    周扬帆又恢复了忙得屁滚尿流的状态,上午将不多的平菇送到菜市场卖掉,回来后就在地里忙活,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了种西瓜上。
    在别人还在悠闲地备战春耕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已经将地里全部整理停当,该带下去的基肥一点都不少,磷酸二铵就用了两袋,让庄上的人都惊讶不已,纷纷说周长安家走时了,今年周扬帆播下的肥料肯定用不完,明年一定会长好棉花呢。
    有了一年的经验,周扬帆再种起西瓜来就不是那么畏手畏脚的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在西瓜苗移栽下去之后,就开始进入常规管理阶段。这个时候平菇棚子里已经没有多少平菇再长出来了,而且现在气温很高,平菇的口感急剧下降,加上价钱也不贵,周扬帆便把平菇棚子上的草帘塑料布都揭掉,长达几个月的平菇种植算是正式结束。
    按照书上的说法,平菇种植产生的废菌袋需要扔到远一些的地方,防止有细菌滋生。一千多个废菌袋不是小数目,就是扔在哪儿都是一大堆。周扬帆顶着太阳将菌袋从光剩下骨架子的平菇棚子里搬出来,一部分用小推车运到了棉花地里,扔在垄与垄之间的空茬上。
    他估计用不了多久,这些废弃的菌袋就会腐烂,最后只剩下一摊又一摊的废渣,正好可以还田当做肥料,既处理了垃圾,又能增加土壤的肥力,真的是一举两得。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扔到地里的废菌袋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很快就烂掉了,而是在进入夏天下了几场雨时候,竟然又生出了一些平菇。
    这个消息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于是只要是下雨后,他家的棉花地里就会有人进来找平菇,被人家踩坏了好几颗棉花。对于这些人的行为周世清和许有香两口子有点窝火,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棉花被人踩得乱七八糟的,放在谁身上高兴啊。
    但是周扬帆不让他们说出来,而是任由庄上的人在雨后到地里来捡平菇,总之菌袋里的营养快消耗完了,就是让他们来捡平菇也捡不了多长时间。何况随着雨水的增多,菌袋也开始腐烂了,就是营养没有耗尽也照样烂掉。
    时间不知不觉间到了盛夏,周扬帆在经过多天的细心劳作后,终于迎来了西瓜上市。不过由于今年的雨水偏多,西瓜的价格不怎么样,有时候着急了一块钱四斤都卖,赶紧落袋为安才是真理。
    由于是三家置换的土地,自然少不了要送一些西瓜给丁霞和周长安家,加上送给柳成荫家和其他亲友的一些,最后算算细账,这一季西瓜也就赚了两千多块钱,比周扬帆最开始的设想少了一千多块钱呢。
    这最主要的就是今年西瓜价格不行,三天两头的下雨,西瓜的消费量减少了许多导致的。虽然收益没有设想的高,但是周扬帆还是比较满意的。他已经算过了细账,就算是西瓜再不挣钱,也要比单纯的种棉花要强多了。利用农作物的时间差将土地尽最大可能的利用起来,这不正是现代农业的精髓所在么。
    再说现在人们对于单纯的种棉花已经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因为农资成本太高,人工成本太多,一亩地也就是挣个几百块钱,算算细账还不如全部种成粮食呢,起码可以将劳动力解放出来呀。
    种棉花在潮河湾这一带,渐渐地成了鸡肋。喜欢男人的脊梁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男人的脊梁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6/6372/44756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6/6372/44756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