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都市生活 > 我真的是捡漏王 > 第五十七章 大明宣德冲天耳炉

第五十七章 大明宣德冲天耳炉

推荐阅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御兽进化商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

    “小易,你这厉害啊,都住上翠微华府了?”
    这时候,张易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陈叔,我说我在这里租了个房子,你信吗?”
    “我信!”
    “啊?这你都信?”
    “啥稀奇的事,发生在你身上,都不算稀奇!不是吗?”
    陈叔好像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然后。
    他从自己的副驾驶储物箱里,拿出了手电筒,放大镜,还有随身的背包。
    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
    “陈叔,咱们这装备,好像差一把洛阳铲吧?”
    “想什么呢?盗墓笔记看多了把你!还洛阳铲,再给你配个匣子炮,来一只大粽子,成不?”
    俩人一边瞎侃,一边驱车赶往“鬼市”所在。
    古城老街,东大街,再往东边,过了鼓楼,另外一边,更远处,基本上就是平时逛古街人迹罕至的地方。
    这条街,叫青陵街,前边还有一条街,叫对子街。
    找了个地方,把车子停好。
    两个人就带着那些“装备”上了鬼市。
    这个点,古街上其他地方,全都已经黑灯瞎火的。只有,过去老鼓楼之后,前边的那几条街上,零零星星的有灯光。
    灯光看起来都很暗,远远地看去,有种飘忽不定的鬼火那种感觉。
    这就是鬼市的气氛,也是“鬼市”这个名字的由来。
    不过。
    近了一些之后,就能够感觉到,这里其实非常的热闹。现在这个点,摊位还没有摆全,街道上的人,就都已经来来往往。
    接下来。
    两人拿着手电筒,背着背包,就在这路边摊上踅摸。
    其实,手电筒不一定用得着,但是,这相当于在鬼市上的一种“身份证”,懂行的人,都会这么做。
    否则,很容易被做局吃药。
    另外,虽然张易有鉴定修复的能力,但是,毕竟每日可用的次数是有限的。所以,来这种鬼市上锻炼一下最基本的眼力,还是非常必要的。
    总不能,仗着右手的鉴定能力,一个一个尝试。
    如果没有目的的尝试,估计几次机会全部用完,也不一定能够找到一样真品或者说有价值的东西。
    一开始的时候。
    陈叔看了一些字画。
    不过,看完之后,都只是摇了摇头。
    而张易,在那个摊位上,看了一些文房用品,比如砚台,插屏之类的东西,新老不说,只是感觉,东西做的比较低劣。
    古玩这种东西,不管新老,形韵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样老东西,形韵做工不行,就算是到代的真品,也是没什么价值的。
    另外一个摊位上,铜器居多。
    单单是铜香炉,就有十几个。
    而且,张易看到,其中有一个锃光瓦亮的,看起来好像非常的新。
    关于这种香炉,跟陈叔聊天的时候,他是提过的。
    铜香炉之中,最出名的,就是“大明宣德炉”。
    别看只是个小小的炉子,但是,比永乐时期的铜造像,还要出名的多。
    之所以叫宣德炉。
    只因为,这种铜香炉,是明代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亲自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
    可以说,宣德炉的铸造成功,是开了后世铜香炉的先河,属于明代工艺品之中的珍品。
    所以,从明代以后,经历清代,到民国时期,为了牟取暴利,一直都有古董古玩商仿制宣德炉。
    特别是,康雍乾时期,是最多的。
    而这一时期的,也是宣德炉之中,老仿工艺水平最高的。
    带着好奇心,张易仔细地看着那些炉子。鬼市上有规矩,如果不买,就不要问,但是,东西可以随便看。
    大部分的铜炉,都很旧,甚至,有些上边还带有土。
    炉子一般都是传承有序的,带土,做旧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大概看了一遍,张易就感觉,在整体的形韵上,反倒是那一个锃光瓦亮的铜炉,更加的漂亮。
    逛了好一阵子,都没有机会使用自己的鉴定能力。
    所以,张易决定,拿这个宣德炉试试看。
    和往常一样。
    张易的右手食指,轻轻地放在铜炉的炉耳之上。
    “请问,是否鉴定?”
    “鉴定!”
    张易心中暗道。
    “大明宣德冲天耳炉。”
    “宣德炉,由朱瞻基亲自督造。当时规定,炼铜,造型必须遵照参考《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在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形制,绘制成图样,并说明典故以及来源,经筛选,皇帝确认之后,再进行铸造。铸造的过程,十分的严格,因此,工艺水平极高。”
    “因此,这其中的形韵,除当时的宫廷铸造之外,没有哪个工匠能够仿制。虽然,后世多有仿制,但都很难仿制宣德炉的精髓。”
    “此炉,在形制上,偏于厚重,拿起来有明显的压手感。明代的炉子,更加巧妙,纤细,因此,此炉并非明代的香炉的特点。根据炉子上的包浆,炉足上长期使用留下的摩擦痕迹,以及炉子内堂的铸造工艺,可以肯定,此炉为清代乾隆时期非常不错的仿品。”
    “虽为仿品,但是老仿之中的上品。”
    听到这些鉴定,张易觉得,应该把这个炉子收了。
    老仿,而且是这种上品,品相有这么好的,应该也不错的。当然,什么时候能够碰到个真正的大明宣德炉,那才是真正的不错。
    “老板,这炉子多少钱?”
    老板没说话,伸了五根手指。
    “五百?”
    张易问了一下,那老板一脸无奈,立刻坐了起来。
    “是五千。”
    “那行,这炉子我要了。”
    二维码付款后,张易把炉子给收了起来。
    “小易,你那炉子有点儿新啊!”
    陈叔这时候才开口,因为,在鬼市上,一旦有人想要买东西,即便是同伴,也不能从中阻拦。
    这是规矩,有什么话,只能交易结束,才能表达。
    “陈叔,我感觉还不错,看起来新,但我感觉是可能是清朝的老仿,可能是有人盘玩过的原因吧!”
    陈叔一想,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老的香炉,有人会盘玩,经过专业一些的盘玩之后,就是这种锃光瓦亮的样子。但往往这样的炉子,特别是在这种地摊上,看着非常漂亮,但是,没人敢买。
    到这个点儿,鬼市上的人,越来越多。
    摊位也基本上摆满了。喜欢我真的是捡漏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真的是捡漏王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6/6376/44767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6/6376/447677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