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登闻鼓

推荐阅读:身为VTuber的我因为忘记关台而成了传说至尊战王人道大圣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混沌天帝诀妖孽修真在山村剑道第一仙陆地键仙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时间一点点流逝,街道上的人多了起来,出来卖货的、卖菜的将杏子街挤得满满当当。乔明渊脚步飞快,从沈家出来,穿过杏子街,一路顺着人群往京都大道上走去。
    慕绾绾追出来时,只看见他清瘦颀长的背影。
    他腰板挺得笔直,步伐从容,不紧不慢,瞧着格外坚定。
    她不敢大声喊乔明渊的名字,生怕惊动了藏在不知道何处的刺客,不过心里着实担忧,只得小跑着跟上他的步伐。她不知道乔明渊要做什么,直觉他是为了自己、为了福宝要去冒险,也许是因为科举的不公,也许是因为别的,她心里乱成了一团,望着那背影感到安心可靠的同时,又替他感到委屈难过。
    乔明渊往京都大道的尽头,那巍巍皇城走去。
    渐渐的人越来越少,穿过繁华街道之后,进入通往皇宫的道路,这一带附近皆是府衙,寻常百姓不能随意行走,人便越来越少。能看到皇宫的琉璃绿瓦时,红墙掩映在乔明渊的眼中,照着他浮动的眸子。
    他一路走过去,身上的举人衫虽有些灰尘,却不像是个普通人,因此两侧的衙役没谁拦他,只当他是来府衙走动办事的。
    乔明渊畅通无阻的来到午门前。
    午门前有个大广场,广场两侧皆是石狮雕栏,瞧着气派无比。在广场正中间,用白玉石拦出一片正方形的场地,里面放着日晷,太阳的影子显示着现在的时间。日晷旁立有一人多高的大架子,其上,约莫一丈的巨鼓夺人眼球。因放置时间太久,鼓面显得陈旧,放在鼓架上的鼓槌尾端红布都快腐蚀了。
    他盯着那鼓,勇往直前的走进去。
    午门外的禁军这时候才发现了他的异样,呵斥却已来不及,乔明渊一手拿了一个鼓槌,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重重捶打在鼓面上。
    “咚——”
    “咚——”
    “咚——”
    “咚咚咚——”
    乔明渊抡圆了胳膊,一声比一声更响亮的鼓声穿过午门,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京都大道上行走的人们忽然往这边看了过来,道路两旁府衙里涌出来很多人,外围街道上也不断有人往这边看过来。不管是哪里都不缺喜欢凑热闹的人,很快就将午门外的广场占满。待瞧见乔明渊身上的举人服,便有人嘀咕了开来。
    “是个举人,看样子是落榜了吧?”
    “落榜回家好好念书,跑到皇宫外击鼓做什么?”
    “这你就不懂了吧,皇宫外这鼓大有来头,名叫登闻鼓,是西晋开始就设立的,若非有大冤情、大苦楚,决不能轻易敲响,因为敲了这鼓,当官的不能阻拦,能直达天听。惊扰了圣上,为了以示惩罚,还没开口伸冤就得先受三十大板,以示伸冤决心。”
    有懂的人解释。
    一传十十传百,广场外的人越来越多。
    昨日放榜,今日京城里还四处都是应考的学子,听闻有举人敲响了登闻鼓,向皇帝伸冤,立即在举人圈里引起了轰动。不过前后半刻钟,竟有大批人蜂拥而至。前来应考的考生大多不知发生了何事,却从往年的考试里听说过猫腻,且又亲眼见地下赌庄里以可靠做赌注的事情,总觉得事情不平常。
    慕绾绾就是在这时候赶到的午门外。
    她到时,瞧见大太阳下乔明渊奋力抡圆了胳膊,捶响那面巨鼓,她愕然止住脚步,忽然明白了什么。
    乔明渊是福宝的父亲、是她的丈夫,可他也是一个男人,他心底存着抱负,眼里望着山河,他不甘心就此被掩埋,也不甘心让那些阴私藏于黑暗里。
    一夕之间,他的身影变得高大起来!
    她眼圈微红,捂住了嘴,止住了脱口而出的惊呼。
    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禁军不敢上前来阻拦,只得拦住那些寻常百姓,于是,偌大的广场上,那方天地里只有乔明渊一人孤军奋战。
    “咚咚咚——”
    声声入耳的鼓声一路传出去很远。
    皇宫,文渊阁。
    天启帝正跟几个朝臣商议南方堤坝修筑的事情,猛地听到外面传来的响动,一时间全都停下了议论声,疑惑的看向外面。
    “这是什么声音?”
    天启帝边问边站起身,身边的内监和朝臣皆是糊涂,摇了摇头,还没说话,天启帝忽然脸色一变:“登闻鼓?”
    他反应了过来。
    …………
    京都大道两旁的府衙之中,丁宝林着一身素衣,灰扑扑的从府衙出来就往乔家赶,他昨日没能找到通山书院的相熟想办法,今早又来,结果还是无功而返,心里正不知怎么办时,忽听身后震天鼓响,从他身边而过的举人们说是有个举子敲了登闻鼓,他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走了一小节路才脸色大变。
    快步跑回来时,丁宝林看见日光下,他最得意的弟子缓缓放下了鼓槌。
    “明渊,你不要命了……”
    丁宝林喃喃自语。
    敲响登闻鼓,惊动陛下,未语先罚,禁军的三十大板不是寻常府衙的三十大板,一般人受了那板子,状是告了,十之八九命也会丢!
    何苦呢?
    他望着那道背影,心绪复杂。
    这一夜加一早的奔走,通山书院的旧相识或同窗们都告诉他,识时务者为俊杰,犯不着为了这一次恩科的名次跟位高权重之人对着干,断送了一生的前程,兴许还会丢了性命,明年就是正科,正科不比恩科,正科的规矩流程更为严苛,错过了这一次,再等一年即可再试,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就不怕明年考不上。
    道理他都懂,他方才出来也是打算这般安慰学生的。可现在,那些话他一个字都说不出口,甚至还感觉到羞愧。
    丁宝林闭了闭眼睛,回顾乔明渊的一生,忽觉热血涌上了上来。
    乔明渊,出身微寒,不过农家子弟;家贫如洗,空有绝好资质而不得成学;天启四年入他明阳学馆,天启五年拜师于他,二月学完丙班读书认字,乙班求学四个月,一举考入甲班,天启五年,县试入场,如一飞冲天,斩得案首;后过五关斩六将,连得府试、院试第一名;
    天启六年,洛平府乡试,凭文夺解元,名扬岳西省;
    恰逢祖父祖母过世,居家守孝一年,天启七年,建族学、修名方、立功名旗、书家训,凭一己之力,成就乔姓一族;
    天启八年赴京参加喜宴,陛下得嫡子开恩科,留京待考,苦心修学;
    天启九年,程文一举名扬天下,那冠名之人却不是他;
    顶了他的名,盗了他的文,偷了他的功,还想要他和妻儿老父的命……
    丁宝林泪眼婆娑。
    …………
    乔明渊敲得累了,慢慢放下鼓槌,此时,他大脑经过最初的混乱,变得格外清醒。望着空荡荡的手心,他涩然一笑。
    他没回头看身后的人群,料想此刻必定已人山人海。
    或许绾绾会跟来,或许林则惜会跟来,然而他没办法不走这条路,哪怕所有人都劝阻他,他都不能停下来。
    因为他想让绾绾活下来,想让福宝活着,想让他的父母妻儿皆不惊不惧,想让这世界上他看到的黑暗都变为光明。
    他想到一句话——
    虽千万人,独我往矣!
    小时候他想读书,求而不得,他爹曾经摸着他的脑袋说,儿啊,这是命。
    命?
    什么是命?
    他的命不是别人规定的,理应是他自己来走。走出痕迹来,走出印子来,走出一片天地来。那才是他的命!
    他抬头,看向皇宫,胸腔里涌起昂杨的斗志,像他年少时那样。他这些年为了乔家习惯了藏起所有的心思情绪,久而久之,竟变成了懦弱和畏惧。他心底明白,那不是他,至少不是真正的他。
    乔明渊撩起衣摆,跪坐在登闻鼓下,双手放在膝盖上。
    这双手修长而皙白,这五年来,他很少干活,又有慕绾绾帮忙调理,早已不复当初沧桑,瞧着这双手就有种安适的错觉。
    “大胆!”
    有禁军呵斥他:“皇宫门前,岂容你如此放肆!”
    乔明渊什么都没说,他抬起眼皮,扫了那禁军一眼。
    刹那之间光华绽放,那庄重肃穆之感,让禁军不敢上前一步,无他,明明是个举人,偏生出了无可比拟的威压。禁军脚步一颤,恍若看到当初那位风光无极的一品太师的身影,只觉得眼前人举手投足皆是正气凛然,似乎能呼风唤雨,令人心底生畏。
    “你可知……”禁军开口。
    “我知,你自去通传。”乔明渊打断他,傲然一笑:“我且在这里等着陛下召见。”
    禁军见他如此态度,当不敢再问,转身快步往宫内跑。
    跑到一半,便遇到了前来问话的内监,正是天启帝派来的。
    两人短暂的说了两句,便同来午门。
    黎家住得近,鼓声阵阵早就惊扰了黎文希,他让家丁去打听消息,很快就知道是个举人敲了登闻鼓。他倒抽一口冷气,想起无功而返的那队人马,什么都没说,忙让心腹去一趟宫里。
    在禁军和内监到达之前,便遇到了禁军统领姚令。喜欢养个权相做夫君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养个权相做夫君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7/7385/51778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7/7385/51778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