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文唐 > 第19章 神秘色彩

第19章 神秘色彩

推荐阅读:万界大强盗不灭剑帝重生在电影的世界御鬼者传奇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史上最强炼气期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霸天武魂

    武德犁一出直接秒杀所有质疑。
    等着看笑话的悄悄的收起了自己的尾巴,替他着急的都长出了口气,中立的陷入了沉思。李建成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那名当出头鸟的官员顿时面如死灰。
    但别忘了,现在的皇帝是李渊,在场的大臣更多的是效忠于他的臣子。听到武德犁这个名字,他们先是一愣,然后由衷的为李渊感到开心。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子詹士裴矩第一个站出来大声呐喊。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高士廉第二个站出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裴寂、封德彝等大臣也站了出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所有大臣不管是支持李世民的,还是支持李建成的,包括忠于李渊的都齐声道贺。
    李渊兴奋的一张老脸犹如开了花般,明明很想要,嘴上却说道:“使不得使不得,惭愧惭愧。我不过是顺应天命为黎民苍生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实在当不得这样的感谢。”
    “陛下此言差矣。”裴矩一脸正色的道:“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声色狗马,观游玩好之事,无纤介之蔽,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
    (有没有熟悉这段话的小伙伴?)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夸皇帝德才兼备、努力不懈、节俭爱民、不好声色犬马游戏……您的美名天下人都知道了,争相传扬。
    所以连一个十岁的少年都对您感恩戴德,把自己发明出来的农耕神器命名为武德犁。您也应该接受,不能凉了子民的一番忠敬之心。
    裴矩果然不愧是四朝名臣三朝宰相,这机智和文采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上的。就这篇临时编出来的马屁话,绝对能上后世语文课本。
    这一番话下来把李渊夸的是满面红光,笑的见牙不见眼,看向裴矩的眼神也充满了欣赏。
    果然,没过多久裴矩就当上了检校侍中成为宰相。这个时间比历史上提前近一年。
    这些都是后话,有了裴矩这一番堪称范文的赞美之言,李渊顺势接受了武德犁这个名字。李世民贡献祥瑞的功劳也切切实实落到了实处。
    李渊为什么会这么开心?那些宰相级别的人又为什么会为了武德犁的出现感到高兴?难道他们真的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吗?
    不全是,有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身后名。
    李渊是大唐皇帝权利的最巅峰,宰相们也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他们这一步,更看重的是身后的名了。
    李渊希望死后得到‘文’‘仁’‘康’‘明’‘宣’之类的谥号,大臣也一样。对于文臣来说,‘文’就是最高的谥号。纵观中国历史,得到这个谥号的文臣都屈指可数。
    名从哪来?当然是生前的功绩。
    中原是农耕文明,所以和农耕有关的事情是最容易出功绩的。尤其是‘武德犁’这样划时代的工具,那更是天大的功绩。
    而且这样的工具必然会推广到千家万户,也会流传数千年。只要有人提起‘武德犁’就会想起李渊,也会顺带提起他们这些大臣。
    这也是为什么李渊听到‘武德犁’会这么兴奋的原因。
    同时他也对那个创造‘武德犁’的少年产生了兴趣,问道:“你说献上武德犁的是个少年?把详情一一道来。”
    李世民没有得意忘形,依然保持冷静,恭敬的上前一步道:“是的,那少年才十岁,世居陇西,年初才被朝廷迁徙安置在龙首山下。”
    “才十岁就能打造出如此神器,真是天降奇才于我大唐啊。还是陇西人,果然那里的人最……这样的人一定要重用,不让人才流落在朝堂之外。”
    李渊本来想说陇西的人对李家最忠心什么的,还好及时反应过来改了口。这要是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说出来,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啊。
    他的话相当于是为这件事情盖棺定论了。即便是有人怀疑十岁的少年怎么可能创造的出武德犁,这个时候也不敢站出来质疑。那不是正直,是找死。
    然而却是有人站了出来,正是李世民,只听他说道:“父亲,这件事情恐怕比您想象的还要神奇。”
    “哦,怎么个神奇法?”李渊正在兴头上,闻言也来了兴趣。
    “据那少年所说此物并不是他首创。半年前一名邋遢老道士突然出现在他们村周围,少年经常救济于他,老道士感其心善收他为徒。”李世民开始讲述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
    “哦,这和老道士有什么关系?”李渊微微皱眉,他对老道士什么的并不感兴趣。而且突然多出一个人,让这份祥瑞变得有点不那么完美了。
    高士廉等人也皱起了眉头,这件事情到现在已经非常完美了,想不通秦王为什么还要节外生枝。
    李世民目不斜视,好像完全没有发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继续说道:“在少年一家接到朝廷迁徙令的前一天,老道士把武德犁的的制作方法告诉了他。并告诉他;天降圣人盛世已至,老道特以此物助圣人一臂之力也好结个善缘。”
    当听到天降圣人盛世已至之类的话的时候,李渊豁然抬起头,双手死死的攥着衣袖,眼睛盯着李世民。大臣也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老道又对少年说,我受你一饭之恩当还你一场荣华富贵,从此你我因果了解再无瓜葛。”说道这里,李世民停了下来。
    “然后呢?”李渊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说完这些话老道就突然消失了。”李世民说道。
    “哦。”众大臣异口同声的发出了惋惜的声音。
    李渊则又是兴奋又是遗憾。
    李世民继续说道:“当时少年根本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直到他随父母迁徙到龙首山下,直到遇到儿子,直到今天……”
    后面的话李世民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大家都明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渊兴奋的都呆住了,只知道不停的念叨‘原来如此’。喜欢文唐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文唐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8/8155/56969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8/8155/569693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