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古代言情 > 天煞帝女 > 第六百五十一章 进封郡主

第六百五十一章 进封郡主

推荐阅读: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鉴宝狂少邪王嗜宠:鬼医狂妃悍卒斩天大唐腾飞之路这个游戏不一般他比我懂宝可梦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绝色毒医王妃

    但河东之事,必须有人负责,否则难以向民众交待。
    但这事,君慈不提,黄、秦两们大将不提,国公也不提。
    不识趣的御史中丞却提了:“陛下,臣觉得河东之失,璋王殿下应当负有相当的责任。”
    “璋王年少又无领兵经验,当初陛下让其过河东,已在旨意上说得很清楚,璋王经验尚浅,让大将军陆玄御史监两位资格甚老、经验又足的老将多多教导监督。陛下的意思已很明显,殿下只是过去历练历练,最主要负责河东的还是陆玄和御史监。”
    说这话的人是最知皇帝意的宠臣:韦丞相。
    熬了这么多年,背了许多年宠臣之名的他,如今终于名符其实了。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璋王年少,陛下只送其过河东见见世面而已,主要负责河东的是行军大将陆玄和监军御史监,所以要追究责任的话,那责任在陆玄和监军。
    正直的御史中丞愤怒:“璋王殿下在河东的所作所为,难道丞相大人一无所知吗?”
    “殿下年少,难免会出点少年轻狂之举,作为监军,明知璋王行为失当,理应全力劝阻。”
    “臣与陆将军有劝阻,但璋王殿下一意孤行。”御史监说。
    “那就是你们劝阻不力!作为臣下,应当竭尽全力以辅佐殿下,而不是出了事后找诸多借口来为自己开脱!”韦臣训道。
    即使与群臣意见相左他也在所不惜,只要皇帝认同他,皇帝心里开心就好。
    这是他这么多年悟出的一个道理。
    这件事里,责任在谁都不应该在璋王,因为他是皇帝的儿子,还是皇帝亲自派他过河东的。
    御史中丞大怒,讽刺道:“璋王年少,无带兵经验,但韦相你不年少,久经沙场了吧?那么请问您对您所带领的几十万援东军,人数倍数于敌军,却节节惨败,不仅不能援东,还连失几城,甚至还干出让百姓火烧家园,以致全城百姓无家可归的事,作何感想?”
    “你。”韦相瞬时面红耳赤,向皇帝跪呼:“陛下,臣有罪!”
    皇帝说:“御史监监察不力,降为御史台主薄,韦相所领援东军兵力足以破敌,却连连惨败,退兵时还处置不当,以致丽州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对于河东之失,韦卿确负有不可推卸之责,特暂收回其相印,着刑部将其暂时收监。”
    韦相与御史监齐上前,跪呼:“谢陛下。”
    皇帝对韦相:“韦卿在监中需好好思过。”
    “是。”韦相恭敬道。
    这是什么惩罚?
    对于御史监的处置,别人全看得明白,由从四品的御史监降为从七品的主薄,就是为璋王顶缸的。
    但对丞相的惩罚众人就看不明白了:暂收回相印,暂时收监,还好好思过。
    难道就像皇帝罚后宫妃子一样,关个禁闭吗?
    谁知道呢。
    但,对于援东的惨败,也算有个交待了。
    但不管怎样,对御史监的处置明显不公,并明显显出皇帝偏心眼,还护短。
    君慈出列:“陛下,据臣所知对于璋王在河东所为,御史监与陆大将军曾多次力劝并联名上书陛下,直书璋王在河东的所作所为,并求陛下召回璋王,可惜,陛下还没下达指示,河东就已失守,所以臣认为,御史监不但无过,还有功,请陛下明察。”
    “武王殿下,丞相刚才已说过,御史监虽劝,但没劝住,这是劝阻不力,监察不力。”汪尚书说。
    应国公:“若按汪尚书此言,那汪尚书治下的汀州渠道府,在汀州大河道修建上存在的种种失当行为,汪尚书是否应负有御下不力之罪并应连降几级,而不是像现在这般罚俸一年这样轻轻揭过啊?”
    对于汀州河道问题上,阿奴对汪尚书的指控,现已查明,一切为汀州河道总管及其治下几人的行为,没有实据证明汪尚书知情并参与其中,疑罪从无,皇帝对其只狠狠训斥一顿并罚俸一年了事。
    汪尚书一窘,心中直怪自己嘴贱,多什么嘴呢?
    自己才刚刚才脱困呢,干嘛要引火烧身?
    应国公哼了一声:“劝是一回事,被劝之人听不听是一回事!多次力劝还上书陛下了,那证明已尽力了,这就表明已尽本分了!何罪之有?”
    黄大将军说:“国公与武王殿下这是在质疑陛下的决定吗?”
    “如今,此事朕正与各们商议,朝堂商议,不同意见尽可提出来,这只是两位爱卿与朕相商,给朕提意见,说质疑有点过了。”皇帝说:“武王与国公提的意见很好两人各加赏金五千。”
    他沉呤了一下说:“御史中丞本应有左右两人,现只有一位,右丞之位一直空着,就由御史监升任吧。”
    人生大起大落得实在太快了,上一刻还被降为御史主薄的御史监,这一刻升为御史中丞了。
    他又忙谢恩。
    皇帝对于自己的五儿子璋王,却依然只字不提。
    这一次,没有人再提异议了。
    黄大将军望了皇帝一眼,心中冷笑:“皇帝,一向主张以仁善治国,可是做得太过了,就成了妇人之仁了。对汪尚书的处置,让汀州百姓不满,对璋王的处置让河东不满、天下诟病.....”
    于是,李君智这位对河东之失应负主要的责任的秦二世,在睡梦中,睡过了这一劫。
    ......
    子规大大方方上前,向皇帝款款一拜,声音清脆柔亮:“民女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子规治疫并协助抓叛逆,为免天下大乱,此是大功,朕特意加专封其为宁都郡主。”
    一个商人女,升了爵位,这可是天大的隆恩。
    “陛下,治病救人乃医家本分,郡主的爵位民女不敢领受,您若真要赏,就赏些药材之类的吧。”
    “药材是要赏,爵位也要封,子规就莫要推辞了。”
    ......
    于是之前一直大受诟病的民间医女,转眼之间,就成了人上人:宁都郡主。
    赏完那就该罚了。
    阿奴把自己归到了该罚的这一批里,也就是说,她把自己归到了陈国国君,牧监这一类去了。喜欢天煞帝女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天煞帝女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8/8510/59286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8/8510/59286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