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玄幻奇幻 > 山湖情 > 第223章 沐春山庄(六十七)

第223章 沐春山庄(六十七)

推荐阅读:最强升级系统雷武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太古神尊裂天空骑绝色毒医王妃邪王嗜宠:鬼医狂妃叩问仙道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沐春山庄本来就多奇花异草,而且很多是无价之宝,刘广达与刘广和边学习、边培植一些“样品”,一旦有收获,就开始到窦家堡、刘龙岭等等地方“开枝散叶”,另外还专门着人种植不一样的莲藕,那就是在藕塘里加了火山灰…
    因为东白山有火山,因此慢慢的把莲藕移到了某些靠近火山口的湖泊。而且这些湖里有很多奇怪的动物,大家叫它们为龙鱼。
    龙鱼有一种吐珠场景,成鱼将鱼卵产含于口中直至孵出幼鱼,所以有“龙吐珠”的俗名…
    这些莲花池也会有吞太阳的蛇光顾,甚至确实有蛇珠被融在水中,于是东白山就真的出现了养神莲,而且马上被作为贡品运至长安…
    《会稽山修仙传奇》对刘家更加重要了…
    ??????
    校中忙了一会,就准备停下来了,因为附近好的药草,已经被他包揽了,一些差的就免提了。
    于是大家就在石头上坐了下来,也是得益于天气好,有太阳,照得人有暖意。
    有客人在,当然不能够冷落了客人的,张伟于是和校中聊起了易经,但是在聊天过程中张伟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校中口里的易经是生搬硬套的,或许是学习的环境不同?
    不过校中头头是道的表述也是令张伟佩服的,是啊,人之所学各有所长。
    “你认为在你听说过的人里面,谁的易经是最好的。”出于好奇,张伟就问了一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
    “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所以我认为诸葛亮算是最好的了。”校中是不假思索的信口道来。
    “诸葛亮的易经确实用得好,这与写诸葛亮的作者有很大关系,不过我认为用得最好的是毛mao爷爷,因为他的易经是用在生活里的,甚至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他用了易经,比方他写的《矛盾论》就如同易经的阴阳论。”张伟其实就是说明了能够活用易经的就是最好的。
    “易经太难懂了,如果不是爷爷有时候硬逼我学,我根本不想去看它。”校中的语气里有点怨气,这也难怪。
    “是的,易经不是我们小孩子应该聊的,不如你给我们讲一讲你们哪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吧。”张伟说这个算是下套吗?应该不是吧。
    “我们哪里属于西岩,人家都在说先有西岩,后有方岩(方岩在附近是个出名的风景点,有浙东第一山之称,因为哪里的方岩胡公菩萨比较出名)。
    说的是西岩的风景其实还是很好的,其实与你们廖宅差不多的,山里地方不外乎一些奇怪的石头啊!岩石啊,还有就是花草树木,比方说我们西岩的龙潭,你们这里不也有龙潭吗!”是啊,在本地人眼睛里,就是仙境也是平常的,如人们常常说的仆人眼里没有英雄的道理是差不多的,作为英雄的仆人,或许很多事情都是仆人代理做的,而英雄做的就是指挥手下的仆人而已。
    不过这个校中最有意思的就是非常爱好一些花花草草,刚才虽然已经见过他的专一了,可是现在还是三句不离本行,时不时的会对旁边的一些草进行分辨,还会教张伟兄妹二人。
    同时会解释其中的作用,间接的还会说一些草与动物之间的联系,比方说草木利动物的手足,对于人来说多吃蔬菜之类的就利于人的动作灵敏度,这个与食草动物善于奔跑的道理是一样的,还会把食肉动物力气大来说明吃肉有利于肌肉的发达。
    还打比方说为什么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好打仗,因为他们吃肉的,而南方的一些以稻米为主的就相对聪明一点。
    听着校中一套一套的,张伟有点郁闷,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是的,一定就是这样的,看看那个吴老头,就知道什么叫痴迷了,对于花花草草的痴迷程度,张伟算是见识过了。
    校中还说,其实某种时候植物与动物是可以转换的,如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冬天是虫子,到夏天就变成了草,而且这种冬虫夏草就是天地间的一大宝贝,非常的补,还说明大自然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可以转换的。
    张伟听说过冬虫夏草,可是妹妹没有听说过,就会感觉新鲜。
    小孩子肯定会喜欢美味的,于是张伟就近的去搞了一点野水果来,可惜的是这个时候的水果真的少见,搞到了一点点藤李,不过现在的味道是最好的,主要就是一些以前比较难采摘的,而另外一些如本地叫肚大王的,酸酸的,有点类似于草的,张伟也带了一点回来,算是聊胜于无罢了。
    不过作为山里人,能够理解彼此的难处,校中与张伟以及张伟妹妹就这样等着吴老头。
    于是乎,张伟又操起了老本行,讲故事。
    张伟讲故事,对于校中来说,十分新鲜刺激,看他津津有味的样子,张伟就又勉为其难的继续讲。
    也许是因为听众太少了,张伟感觉提不起兴致。
    这个时候妹妹竟然来讲故事了,她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孩子,每天与一匹野小马一起奔跑,有时候会拉着小马的尾巴跑,这个人的某些功能几乎与野马同化了,无论如何跑都不会感觉累。
    到了几年后,孩子与马跑得不相上下,尤其是那个孩子拉马尾巴的力量非常大。
    孩子可以随便的与马一起奔跑,而且一手拉尾巴的绝招使他成了野马王。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上将军卫青,在与匈奴的战争里,野马王是无往不利,而他的一手拉马尾巴的技术,让他在马战中有惊无险,而且在长途跋涉中,卫青将军坚持几天几夜都不会累。
    这个故事给了张伟启发,自己常常在修炼潜龙在渊,自己是不是可以把这一招练成绝招呢?
    潜龙在渊的本质就是蓄力,蓄势待发的同时,保持着超强的感应周围形势,而自己也可以散发某种逼人气势。
    所以说潜龙在渊的本质就是全方位的警惕,全方位的见招拆招。
    于是张伟就把意念感应加到潜龙在渊上面,自己在大脑里推演出先发制人的一招。
    心里有底了,那么到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姐姐的某种拳术来创造出“致命”一击必杀技。
    任何人与动植物都是老师,张伟自我提示着。
    招的好处是精,而不在乎多?与打仗一样,兵在与精而非一味的多?这也算是一种领悟吧!
    张伟自己认可了天地万物皆可为师了,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只要是合理的,就肯定有可取之处。
    张伟感觉出了客人的无聊,而妹妹也有点兴索意懒的样子。
    “聊将离索意.说向古人豪。”,心里有傲啊!当然也没有说出来的那么豪气,心里的悟就是世界上最淡薄的水,可以是气体,可以是液体,可以是固体。
    自己的心就是水,可以灵活的转变。
    陈老头说浦阳江有龙气,自己常常练习潜龙在渊,张伟现在则认为自己有龙气了。
    张伟只能从自己的状态里走出来,毕竟现在“三人行”,是一个团体吗?
    在感觉到队友无聊的时候,张伟就带着他们挖起了那个小鳖。
    当然就是挖起来玩而已,张伟根本没有想抓如此小的动物。
    看着面前的小鳖,校中想了一个抓大鳖的策略。
    ??????
    刘家在沐春山庄建了一个水池,用尽一切办法培植了养神莲,后来又被搬到楼上,这珠莲花的花期很长很长…
    刘广达在养神莲旁边修炼,在某个特殊意境中,仿佛灵魂脱离了地球的能量圈。
    ……
    武汉师爷的故事在附近传说着,廖宅的一些老人都这样说,权老师一考成神了,因为他成绩超级好,甚至到了大学后直接通过考试跳级了…
    对于廖宅人来说,权老师有很多称道的趣事。
    对于教书,他是这样说的,我教什么都可以,你们把你们会的挑走,随便剩一个给我就好,因为他是全能的…
    有学生去问问题,他都是说,我明天告诉你,到了第二天,他会准备好很多资料,如一个普通的字,他会告诉你说文解字是如何解释这个字的,在某某朝代是什么意思,到什么时期又多了几个意思,这个字有什么特色,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记忆等等…
    只要是劝老师的学生,都会说能够听懂权老师的课,而且不懂也没有关系,只要去问,肯定会懂…喜欢山湖情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山湖情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8/8816/61734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8/8816/61734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