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游戏竞技 >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第888章 回报东宫(求订阅)

第888章 回报东宫(求订阅)

推荐阅读: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天域丹尊星辰之主万神主宰混沌天帝诀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寒门崛起九龙归一诀寒门宰相


        从观星楼中探知了朝廷近期的大事件,李鸿儒才去东宫回报。
黄水县令的批文还没到他手中,他这官职属于挂名,没有直接的上司。
李鸿儒能报道的地方只有东宫。
靠着太子中舍人的身份,他入东宫倒还算方便。
一番通报之后,李鸿儒已经到了东宫大殿。
太子此时忙于政事,还没有回东宫。
东宫中只有太子妃苏浅。
在苏浅的身边,还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跟着一个夫子咿咿呀呀的念书。
这让李鸿儒不由好一阵感慨。
眼看着太子年少成长,又渐渐到成婚,再到如今,太子的儿子都这么大了。
李鸿儒的模样引得苏浅一阵发笑。
“以你之才,只要放出消息去,长安街上的姑娘会从王城排到东市!”
“太子妃说笑了,我哪有那么旺的桃花运!”
“只要你不主动将那些姑娘推出去,今天成亲都没问题!”
“哈哈哈~”
关于主动推姻缘这种问题,李鸿儒觉得有些小尴尬。
若是脸皮厚点,江夏王就不是差点成为仇家,而是可以成为老丈人了。
他和李道宗现在的关系极为不稳。
此时两人解除了当初的仇怨,但文公主在吐蕃顺风顺水还好说,一旦文公主出什么大事,李鸿儒觉得李道宗很可能旧恨新仇一起上,大概率又来折腾他。
他和太子妃瞎聊着一些话题,倒也不嫌寂寞。
做媒还是有一些好处。
除了当初捞到的谢媒礼,他和苏浅的关系极近。
在东宫中,他并无多少约束感。
“你是有大才能的人,有时间需要多多帮衬……”
苏浅笑意盈盈,话语中不乏提及太子。
她叙说时听得宫外一阵脚步声,顿时站起身来。
“殿下回来了!”
“象儿今天有没有好好读书!”
排除掉称谓,李鸿儒只觉太子和太子妃的交流与李保国和客氏没区别。
此时的小王子在进行启蒙教育。
相较于他们在三四岁时光屁股四处疯,这个小王子已经能背诵诸多短篇典籍,又通晓一些武术基础。
皇室打基础的条件和外界完全不同。
若没有几分特殊机缘,少有人可以赶得上这些未来王子王孙。
“只是这种童年未免也枯燥了一点!”
思索起当初讲妖怪故事时引得大堆小王子小公主团团围绕,李鸿儒亦是微微摇了摇头。
各家都有各家难念的经。
他思及自身的状况,亦是停下思绪,速速上前对太子行了礼。
“我原以为你会和江夏王一起回来,没想到时间迟了两个月!”
见了李鸿儒,太子有些无语。
谁给李鸿儒擦屁股都会很头疼。
他的安排已经很妥当很到位了,但耐不住李鸿儒在吐蕃国没回来。
给李鸿儒申请的‘黄水县令’职位已经三个月有余,但落到现在还没去上任走过场的,太子也不知道朝中还有几人是如此模样。
这是一个镀金的职位。
但凡能坐镇一方安然,便会向上提升到一郡,甚至一州之地的刺史和都督。
大多朝廷重臣的履历都是如此。
即便是走过场,那也得先去走走,走过了才能堵上一些人提及的规则。
太子提了数句,顿时让李鸿儒连连点头。
府邸都卖掉了,他去黄水县上任没问题。
去吐蕃送亲之事照例需要做汇报。
李道宗此前就有上朝提及过,李鸿儒此时只要做一些补充。
他的补充不算多,只是提及吐蕃国境内婆罗门、吐蕃、大唐如今形成了拉锯之势,有着隐约的平衡。
“平衡就好”太子点点头道:“莫要如丽箐那般激进才是!”
太子提及的丽箐全名李丽箐,也就是下嫁到吐浑国的弘化公主。
弘化公主的步调太大了一些。
但凡行事没这么激进,而是采用温水煮青蛙方式慢慢改善,或许吐浑国难于生出如此大的内乱。
太子惋叹上一声,听得文公主谨慎稳妥不争不抢,他一时连连点头。
弘化公主下嫁吐浑国之前,不乏有诸多朝臣给予建议。
弘化公主将这些建议执行得非常到位,但诸多大臣终究是在大唐朝廷中,难于时时去指导。
当事情过火了一些,易放难收,吐浑国的火也就点燃了起来。
这最终只能由大唐朝廷去收尾。
如今诸臣也只能总结经验教训,将吐浑的内乱当成一场教育。
在处理吐蕃国的问题上,显然没有大臣会建议去激进一些,便是此前对文公主下嫁时的建议也没人再提。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吐浑国乱起来还有朝廷前去镇压,若吐蕃生了乱,能前去吐蕃国的人就很少了。
太子只觉文公主能将事情藏在心中,没有去冒然行动很好。
“对了,我在黄水县给你安排了两个得力助手做事,若是你一直闲着,不防去著著书,你是榜眼之身,又有诗才,定然能为儒文化做一些贡献!”
待得回报交谈完毕,李鸿儒欲要出东宫时,太子开口提及了一句。
这让李鸿儒只得点点头。
若是要他抄点诗词应急不成问题。
只是剽窃之事终归有些欺名盗世,李鸿儒对著书流传从没起过心思。
他勉强应下太子要求,提及自己一定会努力做贡献。
“惠褒最近在著《括地志》一书,听说已经完成大半,我不欲与他争风头,但被比下去总归不算好事”太子笑道。
魏王李泰,字惠褒。
《括地志》一书来势汹汹。
太子有颜师古等人编著《汉书注》做底,但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难有《括地志》典籍传承的作用。
这有些类似于将帅功高盖主状况的弱化版。
虽然同为大唐出力,又同属皇室,但他是太子,而魏王是王子。
这些都是要记载到史册中的事,并非嘴巴上开两句玩笑话就能过去。
王子盖过太子是忌讳之事,魏王行事不懂收敛,太子不免也有些尴尬。
他没法去责备魏王,太子如今只能想些办法补全,争取到时少惹非议。
“你行走了诸多区域,对大唐之外各处多有熟悉,若是能成书,想必是能对《括地志》做一番补充”太子建议道。
“这没问题!”
听得不是抄诗成书,李鸿儒顿时应了下来。
相较于大唐各区域,他对大唐临界的数国确实较为熟悉。
甚至于他还不乏新罗、百济、句骊等国地理志,凑成一本书也没问题。
能走这么多区域的不一定有他的文化水准和儒家地位,而胜出他文采和地位者又不一定走了这么多区域。
在对大唐疆域之外地理志的描述上,难有多少人较之他更具备优势。
这种域外之书无法与数千人编著的《括地志》做对比,但确实能对《括地志》做一番补充。
太子没有攀比之心,而是有着补全之意。
一时间,李鸿儒只觉太子学了唐皇的本事,点拨之间将一些可能产生的矛盾直接化为乌有。
    喜欢我若修仙法力齐天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若修仙法力齐天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9/9914/171241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9/9914/171241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