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1094章 刎颈之交要了陈馀的命

第1094章 刎颈之交要了陈馀的命

推荐阅读:大博学者的二次元空之壁垒2最强雄狮封神之清平游记西门仙族名侦探世界的武者不灭武尊剑道第一仙反派就很无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小标题:陈馀命丧泜水之上,刎颈之交阴阳相隔
    赵王歇、陈馀平时会在壁垒内巡视,虽说他们所带的中军大帐只有一处,但实际他们常走动。
    这些士卒一听有人喊赵王歇、陈馀被活捉,那里会仔细判断消息的属实性。
    如果赵王歇和陈馀在赵壁的最前面,怎么会允许赵军空壁而出,而不留兵马守本?
    陈馀和李左车都是当世的能人,怎么会这么容易被汉置换旗帜。
    赵军中有很多士卒,甚至是百将乃至五百主、千人的将领眼神左顾右盼,然后跟着大喊,“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各自逃命兮。”
    这一句句喊话本就让惊魂未定的赵军胆寒,再看连五百主、千人级别的将领也跟着喊。
    士卒的心里,那就确定无疑。
    兵遂大乱,遁走。
    赵将见之,恨死此刻乱喊乱叫的人,如果没有看清何人所喊,赵将也差点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就因为看到乱喊而动军心者皆是张耳的旧部将,皆是亲张耳者。
    瞬间赵将就明白所以,这可是里应外合,韩信张耳引赵出壁垒大战,另一支奇兵撤换旗帜。
    现在内奸又跟着起哄,这可真是大大的麻烦。
    士气太重要,兵败如山倒,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势,现在经过这内奸一喊,兵不乱才怪。
    赵将气的挥剑斩杀,“自乱者斩!”
    可惜虽斩者不能禁。
    壁垒内的丁复见状正是实际,于是从内向外冲击。
    一直尾随出井陉口的韩信、张耳见赵军乱,于是下令轻装出击,以疾风之势,夹击赵军。
    在赵军大乱时,时不时亲自督战的陈馀立刻发现情况不妙,他第一时间下令保护赵王歇。
    因为陈馀知晓即便赵军大败,只要赵王还在,那么还能卷土重来。
    如果赵王歇被俘虏,那么赵地就真的完蛋,就跟魏豹被韩信俘虏一个结果。
    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陈馀的预料,他完全没想到十余万大军,怎么顷刻间兵败如山倒。
    这十万大军,其实分前四后六,前面四万驻扎在井陉口,随时准备着击出井陉口的汉军,后面六万则是由陈馀、赵王歇亲自压阵,
    是用来最后解决汉军的。
    可是没想到前面四万赵军的溃散,使得这六万尚未动的赵军也跟着大乱。
    韩信、张耳与丁复的内外夹击,使得陈馀第一时间判断出这兵败如山倒的气势,难以一挽狂澜。
    这才通知赵王歇向南撤,赵王歇表示愿与士卒共存亡不愿走。
    不过俗语道祸不单行,南面的战报也跟着传来,陈馀言,“安阳,棘蒲,已被汉王率军击破,现在攻击邯郸,如下邯郸,襄国将会危险,彼时欲回都城而不得。”
    陈馀的意思是襄国不能丢,钜鹿不能丢,现在汉王亲自率兵从南面进攻,已经逐一拔城,赵王当亦率兵南下,坐镇襄国。
    于是赵王歇才赶紧向襄国逃。
    赵王歇本想让李左车跟着他一起逃向襄国,但李左车实在不忍心这尚未动的六万赵军跟着溃散。
    加入六万赵军也跟着溃散,那就真的回天乏术,这才请命留下,协助陈馀指挥赵军。
    李左车、陈馀亲自指挥赵军迎接汉军,可惜在汉军的夹击下,赵军依旧大败,被俘虏和逃散者不计其数。
    李左车见状不妙,建议陈馀向南撤,以鄗县城(今柏乡之北)为根基,进行反击。
    泜水之上,鄗县之南布阵抵抗。
    陈馀同意,率军边战边撤,一路向泜水上撤,“赵兵溃散,心无战意,可背水以激发斗志。”
    陈馀的意思是也来个背水之战。
    李左车不太赞成,现在是兵败如山倒,而非士气高涨之时,并不适合背水列阵。
    陈馀未听,不断向泜水而来,赵卒退无可退。
    汉将韩信夹击大破赵军后,命张苍率军去追击陈馀、赵王歇。
    张苍率轻车骑一路追来,一直追到泜水之上,居然想列阵抵抗汉军。
    张苍笑道,“此时岂能背水之战……传令全军,速击,能擒杀赵王、大将者重赏,苍亲自为其表功。”
    获得军功不易,但让刘邦知道你获得军功更不易,现在张苍说他会亲自向汉王表功,那这种激励相当的大。
    汉军疾战赵军,赵兵无心再战,士气低落,又无可退之处,于是纷纷投降。
    陈馀大怒,连斩几名千人将,敦促赵兵继续作战。
    张苍招降陈馀,陈馀不降,反而继续指挥赵兵反抗,张苍不悦,觉得这么下去,数万赵兵如果真的被激发斗志,非常不妙。
    因为张苍自己率领的轻车骑才不过数千,完全和赵军兵力不对等。
    如果赵军被陈馀激起斗志,他张苍必战死于此,于是下令数百重骑兵随他亲自去击杀陈馀。
    张苍下的命令是击杀陈馀,不再是活捉。
    汉军的重骑兵也就是郎中骑兵,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在数百骑兵的冲击下,直接将陈馀围住。
    张苍弯弓射箭,只是射中陈馀的腿,他想捉个活得,让张耳亲自处决他昔日的挚友。
    等到韩信、张耳赶到,张苍已经压着陈馀来见韩信。
    再次见到陈馀,张耳心生感慨,竟不知该说些什么,陈馀怒目而视。
    张耳道,“吾与成安君乃昔日挚友,何故非要如此?”
    陈馀道,“不必假惺惺,馀与耳,自钜鹿之时已非挚友。”
    张耳长叹一声,便不再见陈馀,韩信征询张耳意见,如何处置。
    陈馀的身份较为特殊,怎么处置,即便是汉王在此,恐怕最终的决策权也是交给张耳。
    张耳请命伐赵,并动用一切资源就是要手刃灭国仇人。
    可自从见到陈馀,心里的怨恨一下子消散,不知道为何就是没有了感觉。
    非恨非怨,或许当初陈馀的选择是对的,明知道不敌秦军还要让他们去送死,
    如果当初换成他张耳率兵驻扎在钜鹿之北,他估计也不会冒险。
    那个情况下,钜鹿城内虽然紧急,然诸侯必定陆续赶到,秦军必然会分心应对诸侯,攻城必然变缓。
    可如果和秦军战,可能会死的很快。
    张耳和陈馀的恩怨,自然有当事人来解决,所以韩信也断定刘邦会将陈馀的命运决策权交给陈馀。
    张苍得陈馀,没有自作主张,交予韩信,韩信则征询张耳。
    张耳思虑片刻道,“陈馀自称代王,又兼任赵太傅,实则代、赵动乱之根本,且有将帅之才,如放虎归山,难免赵地再起战火……”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663d.com)汉室风云录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9/9930/114994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9/9930/114994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