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716章 时机已到

第716章 时机已到

推荐阅读:大博学者的二次元空之壁垒2最强雄狮封神之清平游记西门仙族名侦探世界的武者不灭武尊剑道第一仙反派就很无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这位被人注视的中年人正是一路奔逃的张耳,入关后军队未至栎阳,直接被拦住,为此张耳只好与贯高带十数个随从独自入栎阳城。
    张耳笑道,“入乡随俗,即入汉,当遵从汉礼节……”
    看着那迎风招展的红色旗帜,张耳率先迈步走向那里,脚步轻而缓。
    每个人的脚步是独特的,如同人的容貌,容貌可伪装和修饰,脚步声却不行。
    体重、走路姿势等等皆不同,这人的脚步很轻,身形消瘦,一阵西风吹来,他顾不得紧紧兽皮斗篷。
    脚步轻而快,呼吸却有点重。
    “子房如此急着进宫,倒是头一回。”
    刘邦看着张良迈着轻快的步子,呼吸有些急促,这是很少见到的情况。
    张良一向稳如泰山,见其走路走的呼吸有些急促,如果不是身体不适便是有要紧事。
    张良轻轻咳嗽一声,一副受风寒的样子,刘邦立刻脱下自己的貂皮斗篷,上前一步为张良又披上一层暖心衣。
    刘邦道,“天渐寒,子房可晚些进宫,如此之早,子房可有言急于告知?”
    张良道,“时机已到,可召集东出之议……”
    话未完,刘邦震惊,但多的还是喜,反复询问,回答的皆为时机未到,焦急的等待中,刘邦的耐力逐渐被打磨成,如今他不再急着东出,致力于督促各地将领尽快平定八百里秦川。
    不再过问时张良反而主动前来告知时机已经成熟,刘邦的第一反应却是,“莫非恒山王已入关?”
    张良道,“恒山王耳是否入关,臣尚不知,然楚霸王已有动向。”
    “项羽?”
    “正乃项羽……”
    彭城外,风不止,天蔚蓝,无云,黑色的旗帜如流动的浮云。
    营寨内楚军整装待发,诸将巡视,士卒各个斗志昂扬,挑战楚霸王似乎在挑战他们似的。
    人在内心皆有一个国界,自楚霸王定都彭城,这些士辛人人已经以楚为傲,一个引以为的怎么能允许他人侵犯。
    “大王,梁地仍未定矣。”
    “项襄已驰援。”
    “大王,萧公角已败逃,彭越恐非一将可制服。”
    “已有回报,项襄驰援虽晚,然已收其散卒,驻守定陶与彭越周旋,有其在,寡人放心,虽未必能败彭越,其亦不败于彭越。”
    “大王无西忧乎?”
    “亚父,郑昌已据韩地,籍儿命其特至阳城,以助河南王共塞汉。”
    “吾大王……羽儿,赵、代二地任由陈馀反叛乎?”
    直接不称王,改呼其子,其情真,其意切。
    “亚父……宽心,季布引兵北上,赵地绝不敢轻举妄动。况有项氏在梁地,赵、梁绝翻不起大浪。”
    “呜呼……”范增长长的出一口气,仿佛大雁的一声哀鸣。
    这声音项羽听后,眉头微皱,一股不太舒服的气息自腹中升起。
    项羽看到楚军一片整齐的萧杀之气,心情才稍微好些。
    范增看着项羽和诸将检阅军队的身影,内心炭火一样,抓着烫,不抓痛,他知道这次再亦无法阻止项羽的北征。
    王者,一言九鼎,除非项羽收回成命,如此是不太可能。
    范增看着天空忽然出现的白云,范增的脸色苍白,那白云仿佛一个笑脸,刘邦的笑脸。
    笑脸,刘邦的确在笑,那笑容已经使酒窝在其脸上待很长时间。刘邦很开心,拉着一个人的手不断的嘘寒问暖,那笑确实很真诚。
    使得这人激动的有些相流满面,“耳……何德何能,有劳汉王亲身驾临……”
    此泪流满面的中年人不是张耳还能是谁,张耳那双眼里除泪水,还有喜悦,但更多的是感激。
    张耳入栎阳住汉驿馆,尚未落脚,便有典客告知有人来访,诧异之中带着惊讶,看到是刘邦亲自来驿馆相接,这让张耳着实感动。
    刘邦拉着张耳同乘驷马车驾,沿着栋阳城内那笔直的青石大道行驶而去。
    黄昏,曾言黄昏是残阳的终结,但斜阳照进小窗,使美酒多一层霞瑞,照在彘肉上仿佛浇上一层的香酵,照在张耳的身上,那感觉像一只手在抚摸,女人的手在抚摸。
    曾经日夜相伴,如今已经天涯相隔,或许已经永远相隔。
    这是一场宴席,不知为何张耳总是有一种恍惚而失落的感觉,仿佛在襄国,他是东道主。
    此为刘邦亲自为庆祝张耳人关准备的酒宴,是个非常热闹的场景,而且张耳听闻此场面其余两个降王即董翳、司马欣加起来亦无法和张耳相提并论。
    无论是降王还是逃亡之王,皆非体面之事,可此刻张耳却有一种离开赵地反而更加尊贵之意。
    这次酒宴,刘邦还特地将司马欣、董翳二个降王请来。
    董翳的脸色苍白,在不久前他听到自己的长子在肤施拒降,被郦商斩杀。
    听到这个消息,董飘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还有一阵的红,那红像是怒意,又或许不过是夜晚燎炉的映照。
    董翳看到张耳,脸色浮现一丝尬色,司马欣同样的脸色忽红忽白。
    这三人不只一次见过面,张耳在此时此地看到董翳和司马欣更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感觉,曾经董翳和司马欣在钜鹿围过张耳,那个时候二人是要张耳的命。
    彼时在董翳、司马欣二人的眼里,张耳是叛贼,是要杀死,甚至车裂之人。
    三人真正见面时,董翳、司马欣已降项羽,是降将,他还是赵相,更在关中封王。
    如今再次见面,三人皆为亡国之人,张耳嘴居微动,竟不知该如何称呼对方,“塞…翟…司马将军……董将军……”
    “恒……赵相……恒山王……”
    张耳本欲呼二人为塞、翟二王,但忽觉不太适合,此刻二人已是阶下囚,称王不仅对二人有戏弄之意,似乎亦是对自己的嘲弄,更是不知如何面对刘邦。
    司马欣、董翳见到张耳亦是不知该如何称呼……称呼其为恒山王,可此刻他和自己一样皆为亡国奴,他们皆被汉王刘邦击降,而张耳被陈馀击败而逃,结局看似一样,称呼过去的名号赵相,可想想亦不对。
    赵相似乎更不适合现在张耳的身份,可看刘邦对张耳的态度,两人的关系,最后决定还是称呼为恒山王。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汉室风云录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9/9930/68792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9/9930/68792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