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909章 彭城大战四

第909章 彭城大战四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小标题:欲得天下,伐楚不过初步耳
    声音虽然不大,但话语中所隐含的忧虑,还有熟悉的音调,项它听得出那是令尹项伯的声音。
    繁星点点,那眨眼睛的星辰似乎要对项伯说些什么。
    项伯抬头看凝视星空,只听公杲说道,“令尹,接下来如何做?末将可引兵去追。”
    将眼神从星空中抽回,“回西箭楼。”
    回到箭楼时,项伯心情比较低落,心头蒙上如同忽然遮月的乌云。
    乌云遮月,但月还在,令人着迷的夜并非月夜,而是乌云散去的皓月之夜。
    回到箭楼,项伯居然接到张良欲见他的消息,地点自然不会在箭楼之上。
    西城门外的一处茅屋旁,项伯非常意外的见到张良。
    二人十数月后再见,心中各有感慨,竟一时间无言以对,短暂的沉默后,张良率先打破沉默,“彭城将破,为当年救命之恩,良特来相告,望速速离去。”
    张良没有言其从汉,更没多余的话,只是表达此乃报答当年救命之恩。
    项伯心中微暖,“吾昔年杀人幸子房收留,霸上入营相助,不过报恩万分之一耳,何谈救命之恩,子房言重……”
    客气话,项伯没有办法再说下去,话锋陡转,“吾为楚令尹,逃之不义,为之奈何,可有计教吾?”
    张良道,“彭城守兵可当数十万诸侯兵否?”
    项伯非常诚实的摇头,“不抵……”
    张良又道,“昔日,汉王兵弱且无背项王之意,尚且请罪于鸿门,如今项王不在彭城无法及时请罪,况且今则不同,汉王以项王放杀义帝之贼命讨伐,此为义兵伐楚,各路诸侯响应,城不破,项王不自罪于天下,诸侯岂肯退兵……”
    项伯听出张良之意,此次刘邦伐楚并非报鸿门之私怨,乃伐项王放杀义帝之罪,如此之说,止兵绝无可能,但缓兵之计尚可思虑。
    项伯直接开口道,“项王并未杀义帝,乃义帝之为太过损楚,欲联赵、齐灭西楚而分其地,此乃灭国之谋,项王岂会坐以待毙,故而命昔日大将警示下义帝,为帝着当镇抚各路诸侯,而非因偏见而灭人国,不料警示超出预料……”
    说到这里项伯尽量为项羽找一个很好的洗白言辞,殊不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反而再承认项羽不义之举。
    项伯想传达的意思是义帝不义在前,而非项羽不仁,此谋划灭国之人即便为义帝,岂能纵容。
    张良明白项伯之意,也是直击要塞,“既有误会,当使楚汉二王面解也,如能做足诚意,以待二王和解,彭城之危或可解。”
    “诚意?”项伯不是很明白,眼眸中尽是疑惑,还在等待张良再说下去。
    张良却道,“良已为汉臣,只能言至于此。”
    临走时,张良又拿出一竹筒,并示意看完焚烧。
    看着张良等人消失在黑夜中,独留项伯一人呆呆战在那里好久,不远处的甲士远远的看着。
    那脸上同样有厌战情绪,似乎这场战斗会夺其他们幸福的生活。
    走在黑夜中的张良其实也不猜不透这楚汉之争的结局。
    张良对项羽没好感,有怨,甚至有恨,恨其杀韩成,毁其复韩之梦,故韩王成一死,他立刻入关从汉,心中有着一念,即为助汉伐楚,以告慰韩王成在天之灵。
    然伐楚的结局到底如何,是真的破城后毁其宫殿,灭楚社稷,张良不知道,但他知道刘邦乃能容纳之人,灭秦而不杀子婴即是此证。
    此次伐楚是令楚臣服于汉,如同西魏、殷、河南、韩那样臣服而国存,还是灭楚分其地。
    其中玄机,张良并非未看透,乃不忍直视那残酷的结局。
    韩王成死时,张良的确怨恨项羽,恨不能提刀攻打项羽,然真的看到各路诸侯兵临彭城下,张良又有些恍惚。
    汉与楚是否能并存,一山不容二虎,张良自是明白,昔日项羽不仁杀刘邦,封其为汉王,大封天下,无非是想共享灭秦果实。
    如果昔日项羽真如那句“彼可取而代也”一样,做皇帝,而非回到诸王并存的时代,那么刘邦必定会除之。
    从项羽的种种行为,张良分析而知项羽只为霸王,与立功之人共享天下,而非称帝以致楚行天下。
    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项羽则灭秦再造诸国,此乃反秦始皇而为之,故而不忍杀刘邦,纵使败杀田荣后,也非想并其地,首先想的还是立田都为齐王。
    可与汉王刘邦的交流中,张良隐隐探知刘邦心中之抱负,乃愿继始皇之业,一统天下,开万世太平。
    二人有着不同的抱负。
    项羽只为霸王,而刘邦志为一帝。
    不过张良知道刘邦心中志在为皇为帝,但帝皇之路并不容易,三河之地皆存留王,除却殷地乃攻打而虏司马卬外,设立郡县,其余二地,河南和西魏皆依旧保持诸侯国的形式。
    这并未如当年秦出函谷关,逐渐蚕食六国之举,秦当年是打的六国一个个覆灭,但如今除三秦大地外,各国还在,并非灭国之举,纵使塞王、翟王依旧未杀,没有还手之力,但终究还是保留着王爵,并没有彻底灭掉。
    故而在张良入关后,刘邦与之彻夜交谈,最终确定总方略,乃近降远攻,对于近距离的要尽量招降,令其加入到汉军阵营中,集中各路力量伐楚。
    意思就是能成为与汉王争天下者为楚霸王项羽,目标就是击项羽,其余的能招降拉拢,就尽量不采取灭国。
    刘邦询问为何,既然吾欲得天下,自当灭国设立郡县。
    张良只说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天下反秦纷纷自立,诸侯联合才败秦于赵地,诸侯之力不可小觑,如今项羽封各路诸侯王,一旦表现出要灭人之国吞其地,必定会惹众怒,人人为自保而群起而攻之。
    欲得天下,败强楚方为第一步,待到实现灭楚的第二步,阻挡的大树已拔,第三步才是风卷残叶。
    刘邦对此总方略较为认同,萧何掌握的那些秦书籍,他曾命人每日抽半个时辰读一读,对秦的过往还是较为了解。
    秦出函谷灭六国的艰难,刘邦甚为了解,如今山东可不止六国,欲最终一统天下,欲在有生之岁完成秦皇未尽之业,必须用不同于秦的一统之略。
    故而首选的是降下西魏,令魏从汉,不得已才攻之,幸好西魏王豹从汉击楚。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汉室风云录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9/9930/68794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9/9930/68794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