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959章 泰极否来

第959章 泰极否来

推荐阅读:大博学者的二次元空之壁垒2最强雄狮封神之清平游记西门仙族名侦探世界的武者不灭武尊剑道第一仙反派就很无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小标题:军制已建,渐有实效
    汉军正在与城外的魏公申徒对峙,渐渐的靳歙感觉到极强的压力。
    这个压力主要是兵力的不足,靳歙不过三千兵马,而王武则有五千人马,魏公申徒也有三千人马,共计八千人马。
    这八千人马,除去桓婴带走的千余人,以及折损,还有五千余兵马。
    反军兵力倍之,如果不是靳歙的智勇难以克制王武,最后
    打的王武无法西进。
    王武反叛之时就想着主动请缨,向西打,粮草自然是自己解决,对于这样的人,项羽自然是欢喜的。
    故而王武将根基设在外黄,如果外黄被攻略,那是相当麻烦的,再向西楚求粮草,为时已晚。
    兵马两日没有粮草,立刻就会麻烦,故而王武竟被靳歙牵制住,不敢向西。
    桓婴的几次作战没能打退汉军,这才知道靳歙在汉军中威名绝不是浪得虚名。
    兵力的压力,使得王武之队渐渐摸到靳歙的风格,这让靳歙感到压力与日俱增,欲迅速解决战斗。
    可靳歙还是低估王武的能力,王武料定靳歙的心思,没有急着与之交战,不应战。
    在焦灼之际,不知为何突然背后遭受袭击,靳歙所率之军有腹背受敌,岌岌可危的境地。
    幸军中有一人早先提出的警示而免于灾难。
    这个人物在军中提出,王武如此周旋,定是坚守待援的策略,肯定有兵马援助,而且认为不是西楚就是赵,赵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做好防备。
    此刻靳歙所率兵马本就不多,如果再分兵,有被王武分割消灭的危险,因为诸将皆认为当时王武与魏公申徒分率城内外,形成掎角之势,就是伺机对汉军来个内外夹击。
    提这个警示的是个将军级别的人物,故而靳歙又不得不考虑,思虑片刻命一军侯率汉军防备北面,也就是赵地的方向。
    此人的地位可以说比目前的靳歙还要高,或许是高处不胜寒,走到将军级别后再向前一步就比较困难。
    这人就是入汉那年就已经被拜为将军的陈胥,在攻秦入关的时期就已经立下大功,尤其是在刘邦从雍齿手里夺回丰邑时立下功劳,这是陈胥崭露头角的一战。
    在此之前,陈胥只是项梁增兵刘邦的五千人中的一卒,距离那十个五大夫将的级别差的远。
    以五大夫爵位为将之人十个,平均算下来,一将率领五百人,就是五百主级别的将领。
    这十个五百主级别的将领那是项梁借给刘邦,刘邦自然后来要还回去,但个别卒还是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就是在夺得丰邑之战中立下战功,从此陈胥获得刘邦的注意,刘邦长一双好眼睛,选中他,从此陈胥跟着刘邦。
    入汉为将军,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之时,刘邦便特提拔陈胥为右司马,为刘邦督查监管各军。
    起初汉全军上下并未设右司马之职,只设左司马,而且左司马此职也常常在二队中出现,也就是吕泽一队出现。
    刘邦一队的编制渐渐向大秦靠近,多因萧何熟知秦律,尤其在入关萧何得到秦图书律令后,刘邦一队的建制更是脱胎于秦。
    总之在刘邦的直属部队中少有司马相关之职,也没有上柱国、柱国等,而是太尉。
    司马,主管国家兵权,下设左司马、右司马,乃其副手,相当于大秦的太尉,刘邦为汉王,沿袭秦制,立卢绾为太尉。
    刘邦所属可称之为一队,但随着刘邦为汉王,又败韩信为大将,所属之军不断扩张,尤其在还定三秦后,刘邦所属的一队之名已经不复存在,唯有二队吕泽还独立存在。
    吕泽所引二队规模虽比不上刘邦直属,但力量也是不可小觑,尤其是吕泽麾下的那些老将历经百战后,简直是千锤百炼的战将,各个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如果不加以约束,吕泽的势力,他刘邦就很难完全收编,在还定三秦时还能同心协力,可是随着汉国的势力逐渐占据旧秦,在大秦帝国的基础上,汉已今非昔比,必须要进行新的调整。
    于是才有刘邦亲选信得过之人迁为右司马,为其督查吕泽系之军,便选择陈胥。
    汉王势大,不仅各路诸侯王归附,吕泽系之将也是和和美美,可汉王彭城大败后,已经能觉察出吕泽系的存在。
    可汉国之下派别太多,不可能一一同化,故而刘邦也是选择拿大放小,不让某部做大,又孤立某部形成独立性,最好可以镇守一方,单独作战。
    可以做大,毕竟老乡见老乡,终究亲切,但不能超过刘邦心中的标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邦所看重的陈胥逐渐显现出来。
    靳歙本为吕泽麾下,但却在陈胥的推荐下得到刘邦的信重,拜为别将略陇西。
    鉴于二人的关系,靳歙见陈胥有此顾虑,立刻遣一军侯照做。
    程处突然出现,的确让靳歙大惊,有些手忙脚乱,却没有不知所措,因为陈胥的确是一个好帮手。
    “究竟为何?”
    “汉军有防备……”话没说完又被打断。
    “靳歙军兵力有限,何来防备?”
    “本是如此,可……”
    本可前后夹击,灭靳歙军并非实现,不过在王武看来即便汉军有防备,灭之不过时间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觉情况不对,程处的出现兵不只是惊喜,后面居然还带着危险。
    王武震惊,“复言一次!”
    魏公申徒有些狼狈,“程处并非闻讯来援,而乃被追击至此。”
    王武立刻心中明了,心跳皆跟着加速,他意识到眼中性,“来将何人?”
    曾经作为汉将的王武对刘邦麾下的诸将还是比较了解的。
    魏公申徒道,“似是樊哙。”
    樊哙?王武震惊,樊哙这是汉将第一狠人,在何人将兵能力超强上,樊哙可能轮不上,可要是说狠劲,樊哙绝对是第一。
    能够让项羽说句真壮士也,绝非一般勇士,浑身所夹带的气势至少不惧项羽。
    敢闯帐质问项羽的能有几人?
    听闻乃樊哙率军渡河追来,王武的第一反应就是糟糕,“速命令全军,撤出外黄城。”
    魏公申徒有些不甘,“撤出?仅仅因为一介屠夫。”
    王武摇头,“屠夫?非也?屠夫岂能入关而不乱,甚至劝阻汉王勿留宿咸阳寝宫乎?”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汉室风云录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9/9930/68794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9/9930/687947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