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971章 汉军少有之职的右司马

第971章 汉军少有之职的右司马

推荐阅读:大博学者的二次元空之壁垒2最强雄狮封神之清平游记西门仙族名侦探世界的武者不灭武尊剑道第一仙反派就很无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小标题:从将军到右司马,是升还是降
    那黑压压的一处,乃招降的吏卒。
    看到他们,靳歙眉头一皱,长出一口气,见右司马陈胥向他这里走来,问道,“如何?”
    陈胥叹息道,“可惜,邢说之左右司马奋力厮杀,令邢说逃脱。”
    邢说的逃脱似乎在靳歙的意料之中,抓都尉难,但抓一军之将较难。
    陈胥道,“除靳都尉身得其都尉二人,司马、侯十二人,尚有降吏卒四千一百八十人。”
    靳歙有些微惊,“几何?”
    陈胥知道这个数字是比较敏感的,处理不好,一旦哗变就极为危险,“共计四千一百九十四人。”
    靳歙倒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个数字的含义,这近五千人常是一个都尉所引之兵力。
    在一支只有数万的军队中,一将之下也就三四个都尉,比如两万人下设四个都尉分领,每个都尉就负责五千人。
    五千人的兵马说少不少,说多不多,但有时会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可以扭转战局,不可不谨慎。
    陈胥道,“降卒众,如何处置?”
    靳歙道,“歙不敢独断,吾去请示汉王,请右司马严加留意降将吏。”
    陈胥一脸严肃道,“陈都尉大可放心。”
    四千多的吏卒,靳歙不敢独自处置,毕竟现在乃非常时期,稍有不慎就会烙下后遗症。
    对付降卒和降将的事情,靳歙直接推给刘邦,在这上面靳歙还是非常佩服刘邦,能够驭将,能够识人。
    看走眼的时候只是少数,而且看走眼的往往是生活多年的人,知根知底的人,压根不会怀疑。
    可对于不太知根知底之人,刘邦的眸光还是很毒的。
    话说靳歙乃都尉,为何对一右司马如此客气。
    现在说说汉国内的司马和都尉之间的关系,从大汉后来的品阶上看,都尉似乎高于司马,秩比两千石。
    郡守级别的是两千石,故而两千石又为郡守(后期改为太守)的别称,因为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
    都尉即郡尉,乃一郡之武职。管一郡者,设郡守,其下郡监,郡尉,郡监汉不常设,一郡中便是郡守和郡尉,分掌民政和军事。
    在刘邦打天下时,一郡不常设郡守,尚未到大行治理天下的时候,正在争夺天下时常设郡尉即都尉代替郡守为一郡最高官职,比如陇西都尉郦商。
    那么回过头来看司马之职,在刘邦为汉王的期间,只有左司马和右司马,并没有将领担任司马的记录。
    这如同后来只设立左丞相和右丞相,不设相国一样,刘邦麾下只有右司马和左司马。
    截止此时,汉军中任过左司马的有曹无伤、陈贺、孔聚、唐厉,四位,除去叛变被杀的曹无伤,那么汉军中目前只有三位左司马。
    最令人奇怪的是这三位左司马,皆是以左司马入汉,也就是在刘邦为汉王时,他们以左司马的身份入巴蜀。
    此时的陈胥是什么身份,将军,是汉元年即为将军的人物。
    在刘邦为汉王的元年,拜为将军的人不多,除耳熟能详的曹参、周勃、郦商、卢绾等,其余的多连都尉皆不是,比如樊哙,不过是郎中。
    也就是说陈胥在汉元年已经为将军,可谓立下的功劳绝对不小,可与曹参、周勃等人相比。
    如此一个人物,后来却以右司马东出击项羽,那么右司马之职就比较特殊。
    跟着刘邦打天下,多是爵位越来越高,武职越来越高,不太可能越做越低,顶多停滞不前。
    那么如此推断,汉元年即为将军的陈胥,不犯什么错误,不会降职,那么右司马的地位当比将军高才是。
    可根据汉的品阶来看似乎又比将军低,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右司马当与太尉有关联。
    卢绾入汉为将军,陈胥也是,待东出争天下,卢绾变成太尉,升迁,曹参也变为中尉,这是升迁的趋势,偏偏陈胥以右司马东出击项羽。
    太尉是统管汉国军政的最高武职,那么庞大的事务,定是有丞来协助,一人肯定无法完成的,必有助手。
    司马(大司马、上柱国)又相当于太尉,汉却只设立左右司马,并没有司马,又以右为尊,故而可推测此时陈胥的这个右司马进一步就是太尉。
    此时汉军中三名左司马,有且仅有一个右司马,陈胥这个右司马乃整个汉军的右司马,统管整个汉国的军政和军赋,而不是某个将领下的属官。
    左司马有数个,推测为某将军、都尉的属官,协助将军、都尉管理军政,尤其是管理辎重和执行军法。
    不过不是所有司马皆只管理军政和军赋,非常时期,还是要充当战将,引兵上战场,陈胥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角色。
    陈胥代表的是太尉,是刘邦,故而靳歙对其非常的客气。
    红日普照,树荫之下,刘邦凝视着远方不知在想什么,片刻负责传达的石奋向刘邦回报靳歙谒见。
    刘邦点点头,石奋将靳歙引来,将招降四千余吏卒如何处理的事情一五一十道出。
    击破邢说军,还俘虏那么多士卒,刘邦立刻敏锐感觉这是一次重振汉军士气的机会。
    一路被追着打,甭提多憋屈,此刻大破邢说军的胜利可以给汉军鼓舞士气,刘邦立刻对石奋道,“速请太尉卢绾,收编降卒。”
    将这些降卒交给太尉来处理,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卢绾打仗或许不在行,但处理军事要务算是一般能手。
    靳歙听的很明白,将此事交给太尉,等于再转交给陈胥来处理,东出函谷伐楚以来,诸将渐渐明白汉军中有一个非常特殊人物,那就是右司马陈胥。
    一个汉元年就已拜为汉将之人,是资历很深的老将,竟然渐渐淡出引兵杀伐的疆场,成为一名管理军赋和军政的右司马。
    起初诸将皆以为陈胥犯错而被左迁,他人越走越高,陈胥却向下走,可随着东伐的征程,逐渐意识到这右司马的特殊之处,竟然隐隐有太尉副手的迹象。
    可以说陈胥是以将军之身兼右司马之职,陈胥如何完成收编暂且不提,单表刘邦。
    大破邢说军后,汉军是南下渡睢水再向西入雍丘,还是直接西入外黄休息,刘邦征询各将吏意见。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汉室风云录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9/9930/68794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9/9930/687948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