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1031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1031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阅读:大博学者的二次元空之壁垒2最强雄狮封神之清平游记西门仙族名侦探世界的武者不灭武尊剑道第一仙反派就很无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小标题:有人欢喜有人忧,册立太子动人心
    “子不知乎?汉王今日欲立太子,一里之外允许国人瞻仰。”
    “册立太子?”
    “汉国有太子,跟国人有关系乎?”
    “愚昧无知,立太子,必定会有大赦,吾那不孝子或许能有重见天日之时。”
    “不仅有大赦,亦有减免,或许还能赐爵。”
    到处皆能听到如此的对话。
    街上颇为热闹,有摆摊卖面食的,绢缯、家居等店铺开始纷纷开张,还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更有引人瞩目的测字算卦的先生。
    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然最热闹的还是小小的酒舍和茶舍。
    无论是种地还是养家畜的,皆在酒舍里讨论着今日的大事。
    “兄弟,立太子,为何那么多车马进栎阳?”
    “以吾之见,不只是立太子,否则那么多诸侯之子汇聚栎阳,何为?”
    国人不知何时已经很自觉的从立太子之事慢慢转移到众多诸侯之子汇聚栎阳之事。
    这些经常居住在都城的国人早已练就非常毒辣的眼神,这些进城的多为少年英雄,从他们骑的骏马或者乘坐的香车,皆能推断出非富所能匹配。
    所用车马的规制绝非寻常富足人家,皆为诸侯将相家所特有。
    国人们皆知能够在关中获得食邑的又绝非寻常诸侯可比,定为汉王所倚重的枭将。
    “诸侯之子汇聚栎阳,恐怕将有一场大仗要打。”有人揣测道。
    “此话何意?”
    “吾听闻楚汉相持于荥阳,汉王回关中,还能为何?”
    “雍王?”
    ……
    王宫内,一片喜庆,似有嫁娶之事,犹盛寻常节日。
    祭天封坛,文臣诸将列队两旁,庄严而隆重犹盛汉中封坛拜将不知几倍。
    依照叔孙通制定的预立太子仪式,乃汉王临殿,群臣诸将大会,谒者引太子进殿,司空宣策,中常侍授玺绶,太子谢恩,三公称贺;朝王后,谒太庙,大赦天下。
    刘邦的意思是现在战况紧急,一切从简,所以叔孙通便将其简化成以上流程,故而除却正在围困章邯和荥阳对峙楚军的群臣诸将不能亲临外,所有在关中的皆聚集在栎阳。
    那些不能亲临的,则由其继承者来朝贺,故而才有诸侯之子连夜赶到栎阳的场景。
    这一点,刘邦本来是准备取消,一切从简嘛,但叔孙通坚持己见,意思是已经减的不能再减。
    后来刘邦和张良有过一个对话后,刘邦立刻同意,马上下达命令,命在诸侯之子在关中者皆汇聚栎阳。
    在三公称贺上,毫无疑问,丞相萧何,太尉卢绾,御史大夫周苛皆在,自然不会减。
    三人还非常兴奋,觉得有幸可以见证未来汉国的接班人,预立太子这个制度秦朝曾建制,但并没有立太子。
    其实对于立太子这件事,最终打动刘邦的一点就是认为秦之所以灭亡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及早确立扶苏为太子,让赵高钻空子。
    提出这一点的是萧何,当时刘邦询问为何要急着立太子,萧何只说勿忘秦赵高之乱。
    有三公称贺,可以确定太子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只是下面的流程出现问题,朝王后,谒太庙,大赦天下。
    谒太庙,大赦天下,这个没问题,由刘邦在,但朝王后就是犯难之事,此时的吕雉正在楚军中做人质,刘邦想让戚姬来暂代。
    戚姬自然不会拒绝,能够暂代,那是有意义的,为此可叔孙通表示此不合礼仪,太子朝的是王后,而非姬妾,给阻止。
    可围绕这个事情产生的微弱波动却慢慢形成。
    刘邦提议让戚姬来代替,这其中传递的信号不言而喻,其他文吏便开始引经据典,表示这样做可以。
    那些怀揣才华,自认尚无用武之地的人,便慢慢向戚姬靠拢,欲巴结戚姬走上康庄大道。
    这些文吏的引经据典自然被叔孙通无情的驳回,立太子可是他叔孙通第首此展现才能的时机,怎么能有纰漏。
    任何凑合皆不能行,叔孙通就是要借着立太子,打出自己的威望。
    朝王后便直接跳过,直接谒太庙,最终是刘邦下令大赦罪人。
    目前还谈不上大赦天下,刘邦的汉国还盘踞在关中,关外花落谁家尚未知。
    一切做完之后,这些诸侯之子终于松一口气,“终于可回食邑。”
    可下面刘邦的话让他们顿时脸色微变。
    话说之前萧何曾令诸侯之子集结在栎阳,坚守栎阳;不过那仅仅萧何所熟知的诸侯之子。
    还有诸多未曾熟知的,甚至仅仅有几面之缘的诸侯,立功获爵的战将很多,萧何不可能尽识。
    故而上次聚集在栎阳的不多,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萧何能调动的也就那么几个。
    可现在的情况不同,那汉王刘邦亲自下令,在诸侯之子关中者皆聚栎阳,这就大不相同。
    只听刘邦道,“寡人将太子交予萧丞相,望丞相尽心教诲吾儿,另诸侯之子凡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协同太子坚守栎阳。”
    “栎阳为卫,此乃……”
    “为何如此,吾父已为汉王提头颅拼杀,怎让吾等亦上战场。”
    “知足耳,栎阳为卫,好过关外荥阳厮杀,亦可躲过废丘之祸。”
    “甚善,父不传爵位于吾,亦可凭己杀敌立功,封侯获爵。”
    刘邦的这个命令在诸侯之子中掀起轩然大波,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
    已经确立为继承者一脸苦愁,既然已经有富贵可享,尤其是贫穷享富后,已经对生命多一层珍惜。
    如果为卫时不小心死掉,岂不大冤;可那些没希望继承父爵之人,心中欢喜,如能立功有望获爵,而且在他们看来只要不死掉必然是无穷的好处。
    册立太子的喜庆尚未退去,酒宴尚未散去,刘邦却已经准备出发。
    “父王,明日再去废丘亦可。”尚未十岁的刘盈看着唯一的亲人,依依不舍,两眼有些泪汪汪的。
    刘邦心疼孩子年少却要过早承受大人之事,但他更厌恶哭哭啼啼的男子,“勿泪,吾为子之锦衣玉食而上战场,盈儿当自勉守栎阳,若非婴孩当自强。”
    刘盈却道,“盈儿不要锦衣玉食,只愿父王安康,陪伴盈儿,盈儿想念母后。”
    刘邦有些生气,“竖子,当念国事。”
    或许是看到刘邦已动怒,周苛立刻拉着刘盈道,“太子,随臣来,太子不在,群臣诸将不敢酒食。”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汉室风云录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9/9930/68795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9/9930/68795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