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1055章 妙计没那么复杂

第1055章 妙计没那么复杂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小标题:越是稀松平常,越是暗藏杀机
    武蒲一脸严肃的盯着单宁,“两军交战之际,选择此时渡河,不惧以奸细处斩乎?”
    单宁一脸恭敬道,“将军,吾不过一贩酒商户,尚不知汉与魏已开战,只知魏王随汉王东出函谷。”
    “贩酒?”武蒲眼睛一亮,“本将要检验一番。”
    一身华服的单宁一脸的赔笑,“那是自然,黔首懂得此规。”
    单宁挥挥手,立刻有几名壮汉,将那成排固定木罂抬来。
    富贾打扮的单宁立刻主动为武蒲打一爵酒,让武蒲来尝。
    单宁故意一脸紧张的问道,“将军,此酒味道如何?”
    武蒲扬起头,一脸的沉醉,但睁开眼则又板着脸,带着战将的威严,“嗯,不错,很醇厚,全部皆为酒乎?”
    恭敬有加的单宁说道,“皆是”。
    有酒瘾之人无酒那是相当难熬的。
    话音未落又立刻吩咐随从,“快,全打开让将军查看。”
    全部检查完毕后,单宁使个眼神,但随从没看懂,单宁不悦道,“快把酒全部抬到将军幕府。”
    武蒲一脸惊讶,“此举何为?”
    单宁赔笑道,“我不过为将军解乏,略尽一点绵薄之力。吾乃商人,此等不过付将军通行费而已。”
    这话让武蒲感到惊讶,眸中投出质疑之色。
    单宁立刻解释道,“将军,对岸吾还有数百坛酒,已有买主,要是待汉魏之战结束再运,实在损失惨重,且有为商法律令……”
    单宁话没说完,武蒲忽然道,“不必拖后,尽管运输即可。”
    单宁喜不自胜,连连拜谢,“多谢将军,为答谢将军,下趟吾命人运肉食和果蔬,犒劳将军麾下士卒。”
    闻听此言武蒲脸色微变,“此话当真?”
    单宁道,“千真万确。”
    西魏将武蒲不信,再次用质疑的眸光打量单宁,“如汉发现若助本将,此乃灭族抄家之罪也。”
    单宁心中早有应对之言,毕竟曾做过小商贩,非常理解商人的心里,“吾乃商人,无利不起早,只要将军能容许吾使这批酒运到客户手中,各种风险,吾冒得起。”
    武蒲心中暗道,“奸商果然为奸商,为利甘冒杀头之罪,既如此,不如行个方便,兄弟们正缺肉食果腹,天天跟着周叔吃五谷,连吾亦快熬不住矣。”
    武蒲寻思兄弟们跟着他不就是要过好日子嘛,混个荣归故里,思虑至此,开口道,“可以,要尽快,时急,两国交战就在近日。”
    单宁又是一副很兴奋的样子,这次倒不是故作,而是计划将要迈出成功的一步,是真的兴奋,“多谢将军,酒摆渡而来不过一两日而已。”
    单宁这种兴奋的神色让武薄确定眼前的不过是一个冒着杀头风险的商人,唯利是图。
    河水之风有些凉,河东岸边,指挥壮士装卸的单宁,心中忐忑,不知道进展是否顺利,忽然见武蒲纵马而来,单宁将一闪而逝的喜色隐藏起来,“何风竟将将军引来。”
    武蒲没有说话,示意士卒去打开木罂查看。
    单宁脸上浮现诧异和不快,“将军,这次也要验查否?”
    武蒲一脸的刚毅,不容有私的样子,“老弟,怨本将冒犯,军职在身,不得不防。”
    单宁立刻诚煌诚恐,“将军言重,将军请。”
    片刻后,甲士皆回报只有酒,别无他物。
    闻言,武蒲这才一脸笑呵呵的,也笑呵呵的离开。
    只是进幕府未过多久,又有消息来传到,言那商人又运一批。
    武蒲有些不耐烦,“怎运输如此频繁?”
    可转念一想,又能理解,自己才告诉对方,趁大战前要速度,自然会很着急。
    只是武蒲未料到竟一日连运数次,到第二日依旧在运输,开始武蒲还亲自去查,后来直接派人去查。
    直到第二日武蒲已经被搞烦,忽然他意识到自己是驻守汾阴城的战将,不是一个负责盘查过往的看门人。
    武蒲失去耐心,其负责严查运输的帐下也失去耐心。
    单宁利用这个机会,先是用酒和肉收买士卒的心,再用金玉收买武蒲帐下之将。
    仅仅一两日的时间,军中那肃然的气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欢声,是酒气,是肉香。
    河水西岸,潜藏在林间的汉军一直在默默等待,虽然是在等待,却不是百无聊赖,而是两眼放光的看着河水上的木罂来来往往。
    这种东西在夏阳随处可见,更有人将其当做酿酒之物,抛在离岸较近的浅水域,利用自然环境来酿酒。
    这种东西很寻常,尤其是一些贫苦渔农人家平时雇不起船只,就用这简单的改装木筷来渡河。
    两岸皆是如此,尤其喜欢用连城一片的木筷(上面绑着木婴或者陶罐)来摆渡。
    既比船只筑造简单,而且成本很低,造船的成本对于贫农而言,是最大的门槛。
    灌婴走进隐秘的大帐内,脸上带着兴奋之色,“大将军,计已成,武蒲已经完全忽视木罂摆渡,且守军底细已彻底摸清。”
    闻言,韩信心中一块大石落下,面色依旧寻常,似乎这一切皆在他的预料之中。
    画策仅仅为画,或画在沙盘上,或画在脑海中,或画在军心中,皆为画而已,要想落实,他的过程极为复杂。
    韩信作为三军大将,统管诸将,心中有谋略,既要会用战将,也不能脱离兵卒,要接地气,必要时要协助一些重要的节点,这是韩信自己的用兵体会。
    不需要事无巨细皆躬亲,但也不能撒手不管,这中间的平衡极为重要,不可不慎。
    太亲而无威严,太远而有疏。
    偷渡夏阳是此次击魏的一个重要节点,非常重要,韩信不会事事亲自调查该怎么渡,可必须要知情。
    要从负责先渡河探查的诸将那里获得知情。
    孔聚、陈贺是先行偷渡的两位先锋,欲相互配合渡河,二人后面接应的则是骑将灌婴。
    要做到奇袭安邑,郎中骑兵尤为重要,故而韩信选择让灌婴率骑兵从阳夏偷渡,而非从临晋正面渡河。
    为确保灌婴所率的郎中骑兵能够安然渡过,需要有先遣部队在对岸做好接应,必须要吸引对岸西魏军的注意。
    夏阳对岸的汾阴城虽然守军不多,但如果被发现终究很不妙,毕竟汾阴城太险,可谓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孔聚、陈贺亲自负责督办渡河事宜,而灌婴麾下的郎中骑将单宁也参与其中,摸索骑兵渡河的宜行方案。
    步卒渡河和骑兵渡河太不一样。
    如果方法笨拙,恐怕要数日方能渡完,可方法得当,可能半日便可。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汉室风云录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9/9930/68795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9/9930/687957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